数字化转型驱动医疗机构经济管理效能提升策略

作者: 周军

【摘要】  医院数字化转型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医疗、服务与管理流程,以提升医疗服务效率、资源匹配精准度及医患体验。当前公立医院在经济管理中面临数据孤岛、资源利用低效、流程不规范及复合型人才短缺等问题。为此,需通过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强化数据治理、构建全程数字化管理体系及加强人才培养与激励等策略,推动经济管理效能提升,实现精细化运营与科学决策。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效能提升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5)13--04

在全球数字化浪潮的大背景下,随着国家医疗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医疗行业的变革正以迅猛之势展开,医院数字化转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医疗机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机遇。经济管理作为医疗机构运营的核心环节,其稳定性和效率直接决定了医疗服务的供给质量与资源利用效率。因此,如何有效利用数字化转型驱动医疗机构经济管理效能的提升,成为当下亟待思考的重要课题。持续深入探究医疗机构经济管理提升策略,对于提升医疗行业整体竞争优势具有深远意义。

1  相关概念

医院的数字化转型是指医疗、服务和管理等多方面业务模式的质变需要借助数字化技术和数字资源持续优化医院的业务流程,最终保障安全和高效的医疗行为、精准的医疗资源匹配、满意的医患体验、创新的医院管理范式[1]。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公立医院通过引入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优化财务流程、提高决策效率,增强医院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2]。我国积极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强调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促进医疗资源的均衡配置。医院数字化转型为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质量、降低运营成本的关键路径,通过数字化手段可以实现医疗服务流程的优化、医疗数据的共享以及拓展,从而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的新要求。在医改新政推动下,医疗机构的发展模式从外延式转向内涵式、从注重收入增长转向注重成本管理、从粗放式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这使得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强运营管理成为业内共识[3-4]。

2  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

2.1  数据管理与信息化水平不足

医疗机构信息管理系统因数据源自不同部门,由不同系统生成,财务系统、物管系统、成本核算系统、绩效考核系统、内部控制系统等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缺乏有效的互联互通机制,导致数据无法共享和协同利用,形成各种信息孤岛,制约了数据价值的释放和分析结果的时效性[5]。这直接影响到成本核算、绩效评估等经济管理环节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不同规模、地域的医疗机构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型三甲医院资金投入较大,硬件设备配备充足,而基层医院一般规模较小,在数字化建设中处于较滞后的状态,配套硬件设施不足[6],如网络带宽不足、服务器性能差、数据存储分散,系统兼容性差,难以支持大规模数据的高效处理和分析,限制了数字化管理的实施。

2.2  成本控制与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成本核算不精准,如传统的成本核算方式较为粗放,无法准确反映不同科室、不同病种、不同治疗方案的成本结构,导致成本控制缺乏针对性[7]。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医用耗材浪费、设备管理不完善、能源浪费、物资积压等问题较为常见[8],例如,康复治疗设备在非高峰时段闲置率较高,同时照明、空调等设备的能耗管理缺乏精细化手段。物资管理效率低,物资采购、库存管理、领用等环节缺乏实时监控和动态调配机制,容易出现库存积压或短缺的情况,增加了运营成本。

2.3  经济管理流程不规范

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不畅,导致经济管理流程割裂[9]。例如,预算编制与执行、物资采购与使用、绩效评估与反馈等环节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影响管理效率。流程繁琐且缺乏灵活性,传统的经济管理流程往往较为复杂,缺乏动态调整能力。例如,物资采购审批流程繁琐,容易延误临床科室的需求响应。缺乏全程数字化管理,经济管理尚未实现全流程的数字化覆盖,部分环节仍依赖人工操作,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

2.4  人才短缺与能力不足[10]

复合型人才匮乏,医疗机构经济管理需要既懂财务、运营管理,又具备数据分析、系统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然而,目前此类人才相对短缺,难以满足数字化转型的需求。现有人员数字化素养不足,部分员工对数字化工具和系统的使用能力较弱,无法有效利用新技术提升工作效率。例如,一些医护人员对智能仓储系统的操作不熟悉,导致物资管理效率低下。人才激励机制不完善:缺乏针对数字化转型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员工参与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性不高,影响转型的推进速度。

3  数字化转型驱动医疗机构经济管理效能提升的策略

3.1  完善设施,筑牢数字转型根基

数字基础设施的完善,是医疗机构数字化转型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还关乎着经济管理效能是否有效提升。医疗机构内部的数字设施涉及硬件设备、网络通信、数据平台等,如若基础网络带宽不足、数据存储分散、系统兼容性较差,则会降低预算编制、成本核算等环节数据的准确性。只有创建统一化的数据平台,增强业务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效果,才能突破信息之间的独立性,助力数字化管理顺利进行。再加上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引进,可减少硬件维护成本,提升资源动态调配能力,保证经济管理的精细化效果[11]。

在医院数字化转型初期阶段,应推进数字基础设施更新进程,更好地应对相关挑战和困境。为在不同科室之间流畅、实时传输数据,搭建速度较快、更为稳定的5G网络体系;增设私有云数据中心模块,将分布在不同部门的服务器资源进行整合,不仅增加存储空间,还能加强计算能力;创建统一数据平台,借助标准化接口的形式,集医院信息系统、医院资源规划系统、绩效管理系统于一体,逐步形成经济管理数据库[12]。在对医院物资管理过程中,依托物联网技术,在医疗设备和耗材中增加RFID标签,特别是引进智能仓储系统,能自动采集和监控物资采购、入库、领用、消耗等各个环节的数据;物资成本管理和控制的过程中,能对不同科室能源消耗、设备使用情况、物资消耗等数据实时监测和分析。针对康复治疗中面临的设备闲置、用电浪费等问题,全面优化设备排版规划方案,在智能能耗控制系统的支撑下,自动调节照明、空调等设备,切实提升经济管理效能。

3.2  治理优化,释放经济数据价值

医疗机构日常运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关于收支明细、成本结构、资源使用效率等经济数据,为充分展现其利用价值,数据治理工作中,应搭建包含采集、存储、分析、应用各个环节的管理体系,保证数据权责划分的清晰性[13]。同时,制定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和安全机制,整合分散在各个部门有利用价值的数据资源,有效提升经济管理效能。特别是跨部门协同机制的搭建,可在预算管理、成本控制、绩效评估等环节,实现数据共享和充分应用的目标,最大程度上增加经济管理的科学性、精准性。

在医院数字化转型前期,应搭建系统化的数据管理体系。成立财务、信息、医务等各部门参与的数据治理委员会,清晰划分各个部门的数据管理职责,并将数据采集标准、存储格式、共享规则进行统一;引进大数据分析平台,深度挖掘经济数据的内在价值。面向现有住院患者利用算法模型,针对不同病种、不同治疗方案的成本结构进行分解[14]。

3.3  打破壁垒,实现全程数字管理

数字管理覆盖全过程,是医疗机构数字化转型提升经济管理效能的有效途径。只有打破各个科室、系统之间的限制,搭建贯彻业务各个环节的数字化管理体系,资源才能实现高效配置和动态协同目标[15]。同时,全程数字管理中,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交互机制后,可保证经济管理数据在不同环节共享,有效提升管理效率和决策的精准性。

在医院数字化转型前期,依托数字化技术,重新塑造经济管理流程,突破部门和系统之间的独立性。引进一体化医院资源规划系统(HRP),深度融合预算管理、物资采购、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模块,搭建全域覆盖经济活动的数字化管理平台[16]。优化物资采购环节,临床科室可借助系统直接提交物资需求,系统则自动匹配现有库存,参考预设规则完成预算校验工作,如需求超出预算,能触发预警启动审批流程,方便管理人员在第一时间优化资源分配情况,保证经济管理各环节的数字化和精细化效果。

3.4  育引人才,完善转型护航机制

在医疗机构经济管理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不仅要有了解财务、运营管理的专业人才,还要拥有数据分析、系统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17]。应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才能在数字化转型中增添活力,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和全新理念、技术,面向现有工作人员培养其数字化素养,逐步打造完整的人才团队。同时,秉承激励培训原则,搭建契合数字化转型需求的考核和晋升体系,既可激发人才参与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性,又能有效执行数字化转型策略[18]。

在医院数字化转型初期阶段,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拥有医疗行业数字化管理经验的人才,成立数字化转型团队。招聘大量数据分析师、信息系统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才,以承担数据挖掘和系统运维工作任务[19]。同时,注重现有人才的培养,组织开展数字化管理能力提升培训活动,邀请行业专家和技术厂商讲师,侧重于讲解大数据分析工具、智能管理系统操作等内容;设置数字化转型实践小组,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数字化转型项目,切实提升业务和技术融合能力;推出数字化人才激励机制,将数字化技能掌握程度和绩效考核进行关联,面向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晋升机会和物质奖励,全面彰显人才驱动转型、机制护航发展的价值[20]。

4  结语

数字化转型的贯彻,协助医疗机构打破经济管理中面临的种种困境,具体采用完善数字设施、优化数据治理流程、大力引进人才等策略,促使经济管理更加精细、智能。未来,医疗机构应持续探究数字化转型优势,探究在医疗机构经济管理中的实现路径,推动医疗服务和运营效率实现协同发展目标,从而推动医疗领域趋向高质量、可持续方向发展。

5  参考文献

[1] 范美玉,傅昊阳.数字化转型推动医院信息管理发展的机理与路径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23,43(2):60-63.

[2] 李雪辉,陈仪瑢,潘悦华,等.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策略探索[J].中国卫生经济,2024,43(7):14-18.

[3] 吴崇,何继春,杨元香,等.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对患者、医疗机构角色与行为的影响[J].工信财经科技,2021(1):95-108.

[4] 徐销琳.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财讯,2025(8):185-187.

[5] 阳德盛,林凤兰,孙丽红.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路径选择[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3(13):42-44.

[6] 莫宇波.当前医疗机构经济运行管理现状及对策[J].营销界,2023(12):149-151.

[7] 徐苗,宗晓琳,张弼,等.基于PEST模型的中国智慧医疗发展环境分析[J].医学信息学杂志,2024,45(3):35-39,82.

[8] 唐迩丹.Q公立医院成本控制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21.

[9] 何瓅. FB三甲医院运营管理体系优化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24.

[10] 马达飞,高翔,张俊华.我国卫生健康信息化人才队伍现状及发展建议[J].中国卫生人才,2023(3):19-23.

[11] 王娟.数字经济视角下医院运营效率与模式创新[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2025(11): 162-164.

[12] 张琳琳.数字经济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转型路径研究[J].财讯,2024(13): 183-185.

[13] 王鹭.论医院经济管理的改革创新[J].现代审计与会计,2025(1):47-48.

[14] 高秀丽.基于项目管理的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年活动实践与探索[J].中国总会计师,2023(3):183-185.

[15] 赵棠.数字化医院经济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J]. 经济师,2022(12):256,259.

[16] 邵作连,赵一川,谈许宵.医院经济管理中信息网络化管理的运用分析[J].经济管理文摘,2021(1):42-43.

[17] 李庆征.经济新常态下基层医疗机构财政税收管理路径探讨[J].广东经济,2025(6):4-6.

[18] 杨帅.医院财务数字化转型对管理效益的影响研究[J].现代商业研究,2024(4): 38-40.

[19] 李执.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的变革与策略研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4(14): 101-103.

[20] 杜雪敏,张晓晓,薛文瑜.我国医疗机构数字化转型的方向与建议[J].数字经济,2023(8): 94-98.

[2025-05-30收稿]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