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库巴曲缬沙坦在高血压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 程呈 赵明

【关键词】 高血压;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4)01-5-03

高血压是一种危险系数较高的疾病,当人体长时间处于高血压状态,会对多种靶器官造成损害,进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目前高血压尚不能彻底治愈,但可以通过多种方法保持血压的稳定[1]。临床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较多,但对于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究其主要原因与以下两种因素有关:一是患者对高血压知识认知不足,不能充分认识到降压的重要性,导致自我管理意识比较薄弱,服药断断续续,再加上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血压不稳定;二是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再加上治疗过程比较漫长,患者依从性逐渐降低。沙库巴曲缬沙坦应用于心力衰竭治疗取得了确切的疗效。有研究表明,沙库巴曲缬沙坦对人体多个靶器官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且具有明显的降压效果。本文对沙库巴曲缬沙坦在高血压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沙库巴曲缬沙坦的作用机制

沙库巴曲缬沙坦通常应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且疗效确切。目前,该药物并不作为治疗高血压的主流药物。有研究表明,沙库巴曲缬沙坦具有双重降压机制,当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不佳时,可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2]。该药物进入人体后可分解为沙库巴曲和缬沙坦。脑啡肽酶可水解血管活性肠肽以及保护心血管的因子,而前者可对脑啡肽酶进行抑制,阻断血管紧张素,促使脑啡肽的多种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如利尿、抑制心肌纤维化。临床将脑啡肽分为3 个亚型,即A 型利钠肽、B 型利钠肽和C 型利钠肽。前两者对环磷酸鸟苷结合受体起到激活作用,该受体一旦被激活,可对肾髓质集合管的作用产生抑制,阻止其对钠离子的吸收,从而使人体中的钠离子随尿液排出体外。与此同时,还可以借助前两者,使细胞内的钙离子水平降低,促使动脉扩张。另外,A 型利钠肽与B型利钠肽还能够对迷走神经产生刺激[3],使其传入纤维,从而对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以及交感神经系统起到抑制作用,促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C 型利钠肽对钾通道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使血管扩张,同时,其也能够对心肌纤维化起到抑制作用,从而到达降低血压的目的。

2 沙库巴曲缬沙坦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

2.1 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

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方面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沙库巴曲缬沙坦能够有效降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且无因不良反应而终止研究的病例。与奥美沙坦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的降压效果更为理想,能够有效降低收缩压,且持续降压作用明显。另外,沙库巴曲缬沙坦能够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信号通路,有效改善内皮功能紊乱和炎症,对长期高血压心肌重构有益。由此可见,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高血压更加安全,耐受性更强[4]。

2.2 在降低收缩压中的应用

有研究显示, 如果人体收缩压长时间处于120mmHg 以上,可增加患者死亡风险[5]。收缩压平均值长期处于120~129mmHg 时,可有效降低心肌梗死或卒中风险,且停药风险也较低[6-7]。由此可见,收缩压控制是否理想与心力衰竭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有直接关系。熊杰等[8] 将106 例高血压( 收缩压≥ 180mmHg或舒张压≥ 110mmHg) 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口服治疗( 每次30mg、每日1 次),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口服治疗( 每次200mg、每日1 次),两组连续治疗6 个月,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观察组血压、肾功能、心功能指标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炎性因子及N 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沙库巴曲缬沙坦能够有效降低中高度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2.3 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

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治疗老年高血压方面的优势也不容忽视。临床通常将≥ 65 岁的高血压患者归类为老年高血压,定义标准为收缩压≥ 140mmHg,舒张压< 90mmHg。老年高血压具有血压值波动大、昼夜节律异常、体位性血压变异等特点,且常合并其他疾病,如心力衰竭、冠心病、糖尿病,治疗难度增加。老年人普遍存在调节机制弱化、动脉管壁硬化等情况,导致其血压变异大。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相比,老年高血压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3 ~ 4 倍。另外,老年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可加大对其肝肾功能的损害,使药动学受到影响,从而引发不良反应,甚至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如何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重难点。有学者研究发现,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优于替米沙坦,且两种治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相当[9]。另外,沙库巴曲缬沙坦更有助于改善收缩压较高的老年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由此推断,高血压的发生与水钠潴留以及RAAS 激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同时,还可以延迟多种血管活性肽的降解,促使血管平滑肌舒张,从而将水钠快速排出体外。此外,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主动脉硬化及弹性明显减退,舒张期主动脉回缩力减小,动脉硬化是导致收缩压升高的重要诱因。沙库巴曲缬沙坦具有舒张血管的作用,能够减轻大血管僵硬程度,使降压过程更加安全、更加有效。

2.4 在盐敏感性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

在盐敏感性高血压治疗方面,沙库巴曲缬沙坦也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盐敏感性高血压是指因高钠饮食而引起的高血压,这部分患者每天盐摄入量在12 ~ 15mg 以上。有研究将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螺内酯片+呋塞米片+ 氯沙坦钾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8 周。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呈下降趋势,但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10]。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影响高血压控制效果的重要因素,高血压患者尤其要控制盐分摄入。由于沙库巴曲缬沙坦的排钠作用显著,且该药物能够对交感神经兴奋起到抑制作用,可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另有研究发现,通过适当的增大沙库巴曲缬沙坦的服用剂量(不得超出400mg/d)可使血压的降幅更大,且患者并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其中包含高血压合并肾脏功能不全者[11-12]。由此可见,与奥美沙坦酯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的利尿效果更为理想,能够使患者体内的钠快速排出体外,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使用更加安全。

2.5 在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中的应用

沙库巴曲缬沙坦在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中同样发挥着显著优势。一般的降压药物进入人体后会使肾髓质血流随着血压的降低而减少,不利于钠的排出,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降压药物的功效。沙库巴曲缬沙坦能够在平滑肌细胞中直接发挥作用,促使血管进一步扩张,从而增大肾髓质血流量,进而促进钠的排出[13]。对于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降低肾小球滤过速度,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和RAAS 是治疗的关键。沙库巴曲缬沙坦可以利尿排钠,促进水电解质的平衡,降低肾小球内压力,减缓肾小球滤过率衰退,既可以很好的保护肾脏,又能够达到降压的效果。在心血管及肾脏中,RAAS、交感神经系统等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除了可以阻断RAAS 和调节利钠肽系统外,还可以增强其他血管活性肽,即该药物可抑制其他血管活性肽的降解,对左心室重构起到改善作用。由于肾上腺髓质素和缓激肽均属血管扩张剂,由血管内皮细胞分泌而来,可以增加肾血流量,促使肾脏的利尿、利钠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同时,还可以激活NO,进而合成酶,使细胞内的NO 数量增加,增强二聚体蛋白活性,促使环尿苷酸依赖性蛋白激酶活性提高,使心室重构发生逆转。在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以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各种神经元中均存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可使血管紧张素Ⅱ数量降低,既能够抑制高血压的发生,又能够预防心室重构。另外,沙库巴曲缬沙坦还可以对心室- 血管耦合起到改善作用[14]。心室- 动脉僵硬度增加是心室-血管耦合失调的常见表现,该现象的发生与动脉收缩压、脉压升高显著相关,脉波速度过快也可能是诱发因素。与RAAS 阻断剂降压效果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的降压效果更为理想。由于血压降低程度与心室-动脉僵硬度呈线性负相关,即血压下降幅度越大,心室- 动脉僵硬程度越小,由此可以推断,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室重构具有改善和预防作用,同时,还能够抗心肌纤维化,促使心脏舒张功能有效改善[15]。

3 结语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高血压主要以控制血压为主,以保持患者血压的稳定,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能够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肾功能,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也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由此可见,沙库巴曲缬沙坦在高血压治疗中优势显著,且安全有效,更易被患者接受。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