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某地区孕妇贫血状况及其特征分析
作者: 刘赫洋
【摘要】 目的 了解北京市某地区孕妇贫血患病率及其分布特征。方法 选取2021年6月- 2021年12月于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建档的3765例孕妇为调查对象,按照孕周期划分为3组,妊娠期≤12周为孕早期共571例,妊娠期13周至27周为孕中期共1338例,妊娠期≥27周为孕晚期共1856例。分析孕妇贫血的孕期及年龄分布特点。结果 调查孕妇孕期贫血检出率为10.39%,其中孕早期贫血发生率1.58%(9/571),其中1人中度贫血;孕中期贫血发生率12.26%(164/1338),其中2人中度贫血;孕晚期贫血发生率为11.75%(218/1856)其中29人中度贫血;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25岁组贫血发生率为10.08%(12/119);随后各年龄组贫血发生率依次为7.75%(90/1162)、11.36%(190/1673)、12.21%(99/81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北京市某地区孕妇贫血患病率为10.39%,孕、中晚期及30岁以上孕妇贫血患病率较高。
【关键词】 孕妇;血红蛋白;孕期贫血;年龄
中图分类号 R5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3)03--03
孕妇贫血是我国临床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国家对二胎、三胎政策的放开,孕妇贫血防治将受到更大的关注。孕期贫血对母体和胎儿有健康有重大负面影响,可损伤胎盘循环,进而导致胎儿缺氧引发胎儿呼吸窘迫症,这是引起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1-2]。本研究对在医院建档的孕妇进行调查,分析孕妇贫血患病率及其分分布特征。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将2021年6月- 2021年12月于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建档的3765例孕妇为调查对象。培训诊断标准:根据国际诊断标准[3],妊娠期Hb<110g/L即诊断为贫血。根据Hb水平划分为轻度贫血(100~109g/L)、中度贫血(60~99g/L)、重度贫血(30~59g/L)、极重度贫血(<30g/L)。
1.2 实验室检验方法
采集不同孕期的孕妇新鲜EDTA-K2抗凝全血2ml,使用SysmexXN-1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相应试剂,进行血红蛋白检测,1小时内检测完毕。检验设备每日室内质控均在控。
1.3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孕妇贫血的孕期分布
调查孕妇孕期贫血检出率为10.39%,其中孕妇孕早期贫血发生率1.58%(9/571),其中1人中度贫血;孕中期贫血发生率12.26%(164/1338),其中2人中度贫血;孕晚期贫血发生率为11.75%(218/1856)其中29人中度贫血;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孕妇贫血的年龄分布
孕妇<25岁组贫血发生率为10.08%(12/119);随后各年龄组贫血发生率依次为7.75%(90/1162)、11.36%(190/1673)、12.21%(99/81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WHO全球检测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患有贫血的孕妇占32.4%[4],根据中国妊娠期贫血流行状况来看,中国孕妇贫血患病率在10%至40%,不同地区贫血发生率差别较大[5]。本研究对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清华大学玉泉医院进行建档的孕妇检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整体贫血发生率为10.39%,由于地域,经济条件对血红蛋白含量均有影响[6-7],本地区与全国贫血发生率相比较低,符合现存实际状况。进一步研究得出孕中期和孕晚期贫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孕早期且血红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孕早期。孕期贫血发生率不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孕期血浆增长与红细胞增长不均衡导致的“血液稀释”。正常情况下,血浆增长发生在红细胞增长前且增长量高于红细胞增长,因此从孕早期开始血红蛋白含量开始降低,孕晚期血浆增长量趋于平稳,红细胞不断上升,所以血红蛋白水平开始上升[8-9]。目前,国内外各卫生机构均采取措施来改善孕期贫血现状,有其他文献报道摄入铁和叶酸补充剂会影响血红蛋白含量[10],此方法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孕妇贫血治疗方法之一,部分未被诊断为贫血的孕妇也会进行摄入来预防贫血发生。除上述治疗措施外,汉族、孕前身体质量指数(BMI)高、维生素C水平高和血糖水平高均是孕妇贫血的保护因素[11],我们可以针对上述影响因素做好对应的预防措施。
此外,本研究对孕妇贫血和年龄之间相关性做出分析,推断出最优孕育年龄应在25至30岁之间,此年龄段孕妇血红蛋白含量最高同时贫血发生率最低。根据此次研究数据可以看出,孕妇年龄分布呈现高龄化趋势,因此在国家提倡三胎政策的背景下,应同时加强对适孕年龄的宣传,减少因年龄带来的风险,在相应年龄段做出合理的理疗保健干预。
4 参考文献
[1] Jwa SC, Fujiwara T, Yamanobe Y, et al. Changes in maternal hemoglobin during pregnancy and birthoutcomes[J].BMC Pregnancy Childbirth,2015,15:80.
[2] Zhang XJ, Wang YH, Gao S,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gestational glucose,lipid metabolism parameters and fetal distress[J].Zhonghua Liu Xing Bing Xue Za Zhi,2016, 37(6):876-879.
[3] 张凤芝,马爱国,江佃,等.贫血孕妇铁与维生素A营养状况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2):205-206.
[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lobal health observatory.http://apps.who.int/gho/data/node.main.ANEMIA1?lang=en.2017-08-30
[5] 刘晓曦,扆运杰,冯羿凯,等.中国妊娠期贫血流行状况分析[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21,32(3):210-215.
[6] Organization WH. Iron deficiency anaemia: assessme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 guide for programme managers[J].Geneva Switzerland Who,2001,21:42.
[7] Organization WH.Hemoglobin concentrations for the diagnosis of anemia and assessment of severity[EB/OL].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1.
[8] Hytten F. Blood volume changes in normal pregnancy[J].ClinHaematol,1985,14(3):601-612.
[9] Fraser R.Nutrition in pregnancy[J].Practitioner,1990,234(1490):586-590.
[10] Dawson EB, Mcganity WJ. Protection of maternal iron stores in pregnancy[J].J Reprod Med,1987,32(6 Suppl):478-487.
[11] 戚敏杰,高莉,王轲,周昇昇,等.孕妇贫血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20,31(9):1204-1208.
[2022-07-24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