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各级医疗机构输血专业技术人员配置及结构状况

作者: 宋俊贞 石翠英 王凤红 张子甲 赵志宏 李茵 张淑艳

河北省各级医疗机构输血专业技术人员配置及结构状况0

【摘要】  目的  调查分析河北省医疗机构输血专业技术人员配置及结构现状。方法  2020年1-12月在河北省范围内选择68家一级医院、438家二级医院和90家三级医院为调查对象。调查医院实际开展床位数,输血科(血库)专职专业技术人员数、文化程度、职称,医疗机构年度用血总单位数等。结果  一级、二级、三级医院百张床位技术人员配置比分别为3.04、1.35、0.76,各级医院间百张床位技术人员配置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医院级别的增高,配置比逐渐降低(线性趋势P<0.05)。各级医院每千单位用血输血专业技术人员数分别为8.82、2.55、0.42,医院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医院级别的增高,每千单位用血输血专业技术人员数逐渐降低(线性趋势P<0.05)。各级医院间文化程度及职称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医院级别的升高,高学历及高级职称比例逐渐升高(线性趋势P<0.05)。结论  河北省医疗机构输血专业技术人员在学历、职称结构上还不够合理,需要进一步优化;三级医院输血专业技术人员相对工作量大,百张床位专职输血技术人员配置比和每千单位用血输血专业技术人员数均较低,需要适当增加输血专业技术人员数量。

【关键词】  输血科;专业技术人员;调查

中图分类号  R19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3)03--04

临床输血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是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建设的重要内容,输血专业技术人员配置情况和结构对临床用血安全和质量提高有重要影响,反映了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临床用血服务能力的高低[1-3]。河北省各级医疗机构按照国家《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进行了人员的配置,并完善了各项配套设施,输血科(血库)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绩[4]。本研究对河北省各级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专业技术人员的配置及结构状况进行调查,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河北省各级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水平,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20年1-12月根据地区分布特征,在河北省范围内选择68家一级医院、438家二级医院和90家三级医院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内容及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各样本医院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医院实际开展床位数、医疗机构年度用血总单位数、输血科(血库)专职专业技术人员数及其文化程度、职称等。各调查内容及标准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临床用血质量控制指标(2019年版)的通知》制定。

1.3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或构成比,组间率或构成比较采用χ2检验,医院级别之间相关性采用线性趋势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级医院百张床位输血专业技术人员配置比

一级、二级、三级医院平均每所医院开展床位数分别为88.15、315.68、1066.88,平均每所医院输血科(血库)专职专业技术人员数分别为2.68、4.26、8.10,百张床位技术人员配置比分别为3.04、1.35、0.76,各级医院间百张床位技术人员配置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医院级别的增高,配置比逐渐降低(线性趋势P<0.05)。见表1。

2.2  各级医院每千单位用血输血专业技术人员数

一级、二级、三级医院年度平均每所医院用血分别为303.53、1671.00、19456.94,每千单位用血输血专业技术人员数分别为8.82、2.55、0.42,各级医院每千单位用血输血专业技术人员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医院级别的增高,每千单位用血输血专业技术人员数逐渐降低(线性趋势P<0.05)。见表2。

2.3  各级医院输血专业技术人员文化程度构成比较

一级、二级、三级医院之间输血专业技术人员文化程度构成比较结果显示,各级医院间文化程度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医院级别的升高,高学历的比例逐渐升高(线性趋势P<0.05),见表3。

2.4  各级医院输血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构成比较

一级、二级、三级医院之间输血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结构比较结果显示,各级医院间职称结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医院级别的升高,高级职称的比例逐渐升高(线性趋势P<0.05),见表4。

3  讨论

随着《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的颁布施行,临床输血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卫生部门的重视,输血科(血库)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各级医疗机构按照要求配备了各项硬件设施和设备,也配备了输血专业技术人员。在输血科(血库)的各项建设中,人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是临床用血持续发展和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1-2]。适应输血科(血库)建设的需要,许多医学院校也开展和加强了输血医学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在开展本专科技术人才培养的同时,也培养了一批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为临床输血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6]。临床各级医疗机构对输血专业技术人才建设非常重视,经过多年的发展,一批技术水平较高的输血人才在学科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次调查发现,中专以下、大专、本科和研究生在不同级别医院的分布不同,随着医院级别的升高,高学历层次的人员比例也逐渐增多。一级医院以专科为主,中专以下也占较大比例,无研究生;二级医院以本科为主,有少量的研究生;三级医院以本科和研究生为主,有少量的中专以下人员。总体显示学历层次在各级医院较以前有了显著提高[7],也好于杨起等[8]于2013年报道的广西地区的情况。表明各级医院在人才建设上都非常重视,形成了以本专科生为主的输血专业技术队伍,但各级医院,尤其是一级和二级医院还有不少中专以下人员和较大比例的大专学历人员,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开展继续医学教育,以提升学历层次,提高工作能力[9-10]。同时发现,研究生较少,而且主要集中在三级医院,需要进一步扩大输血医学研究生教育,以满足输血科(血库)高层次人才需要。

从职称上看,初级、中级、高级职称输血技术人员在不同级别医院的分布也不同。随着医院级别的升高,高级别职称的人员比例也逐渐增加。一级医院以初级职称为主,高级职称很少;三级、二级医院以初级、中级职称为主,有一定量的高级职称。职称分布仍以初级职称为主,尤其在一级和二级医院,较以前改善不明显[7]。各级医院初级职称较大的原因可能与医院的编制有关,也可能是输血科(血库)建设起步较晚,与技术人员较新、年轻有关,也反映了技术人员编制结构不合理,尚需要进一步加强人才结构调整和建设[11]。

百张床位专职输血技术人员配置比反映输血科(血库)专职技术人力资源配置情况,评价其是否与自身功能、任务、规模相适应。本调查显示,一级、二级、三级医院的百张床位输血技术人员配置比分别为3.04、1.35、0.76。尽管三级医院平均输血科(血库)专业技术人员数较多,但百张床位输血技术人员配置比低于1,这可能与三级医院开展床位多,用血量大有关,也可能是由于技术人员配置不足,需要加大输血技术人员配备;而一级医院的配置比达到3.04,这可能与医院开展床位较少,或输血技术人员配备多有关。

每千单位用血输血专业技术人员数反映临床用血服务能力的指标,其评价输血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是否与医疗机构功能、任务和规模等相适应。本调查结果显示,每千单位用血输血专业技术人员数在一级、二级、三级医院分别为8.82、2.55、0.42。三级医院虽然平均输血科配备的专职专业技术人员数较多,但三级医院用血量远大于二级和一级医院,使输血专业技术人员相对不足,临床用血服务能力相对较弱,故三级医院应适当增加输血专业技术人员数量。相反,一级医院虽然平均输血专业技术人员数较少,但由于一级医院临床用血较少,使输血专业技术人员相对富余。

总之,本次调查发现,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明显成绩,一批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的输血专业技术人员走上工作岗位,在临床用血工作中发挥了骨干作用,对做好临床用血质量控制,确保临床用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调查中也发现,输血专业技术人员在学历结构、职称分布上还不够合理,需要进一步优化;三级医院输血专业技术人员相对工作量大,百张床位专职输血技术人员配置比和每千单位用血输血专业技术人员数均较低,需要适当增加输血专业技术人员数量。

4  参考文献

[1] 杨起,卢祖洵.广西二、三级医院输血部门人力资源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2,31(2):44-46.

[2] 焦伟,杨起,杨嘉珍,等.加强医院输血科(血库)技术队伍建设的思考[J].卫生软科学,2006(5):471-473.

[3] 柏柳,毛静馥.哈尔滨市综合医院临床输血科人力资源管理现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1,27(5):484-485.

[4] 宋俊贞,石翠英,王凤红,等.河北省三级综合性医院临床用血管理现状调研[J].临床荟萃,2021,36(2):157-161.

[5] 汪强,高蕾,颜珂,等.输血医学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初探[J].中国输血杂志,2016,29(6):646-648.

[6] 查占山,臧艳,顾海慧,等.输血医学研究生教育现状及发展策略[J].中国输血杂志,2015,28(8):957-959.

[7] 刘建辉,王凤红,贾桂丛.河北省医疗机构输血科建设现状调查与探讨[J].河北医学,2015,21(7):1217-1220.

[8] 杨起,卢祖洵.医院输血科的资源配置与运行管理——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实证数据[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3,30(4):226-229.

[9] 章昊,卢亮,邬旭群,等.输血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和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18):82-86.

[10] 禹莉,张军,郝艳梅,等.改革输血医学人才教育模式的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18,31(10):1202-1204.

[11] 陈倩.加强输血医学技术队伍建设的思考[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4,16(4):437-439.

[2023-01-03收稿]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