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联合互动教学模式在影像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郭静 闫瑞 陈苗
【摘要】 目的 探讨师生联合互动教学模式在影像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榆林职业技术学院2020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60名学生,根据组间均衡匹配的原则及按学号奇偶的形式分成两组,各30名学生。对照组采取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观察组的学生采取了师生联合互动教学模式。对比两组学生考试结果分数、学生对于教学模式评价的结果。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更高,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学生,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更佳,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师生联合互动教学模式是一种高效的、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师生的学习热情和主体性的高效能的教学方式。这样可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和高综合素质的影像技术人才。在图像诊断技术教学中采用师生联合互动教学模式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关键词】 影像诊断学教学;师生联合互动教学模式;效率
中图分类号 R44;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3)03--03
影像诊断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临床学科。目前的医学影像诊断教科书和方法因其技术的快速发展而滞后。新的技术和理论在现有的教材中体现较少,教材的更替相对较慢,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影像技师的要求。传统的医学影像学诊断是教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不仅学生积极性不高,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思维,而且团队协作能力和师生的凝聚力较低[1]。师生联合互动教学模式是由陕西职教学会提出的一种课程模式,注重学生的自主性,由几名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共同探讨教师提出的问题,查阅相关问题的文献、内容,学习相关知识。把学习知识置于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途径学习问题背后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基于此,本研究针对医院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实施师生联合互动教学模式,探讨师生联合互动教学模式的优势,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榆林职业技术学院2020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均衡匹配的原则及学号奇偶数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学生。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17~21岁,平均年龄19.0±1.6岁。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18~21岁,平均年龄19.0±1.7岁。两组学生性别、年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教学方法
本研究的教学材料选取急腹症、骨关节创伤及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等方面,摘自《医学影像诊断基础》一书。
1.2.1 对照组 该组学生的教学模式为传统教学。开展教学授课均由同1名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
1.2.2 观察组 学生则采用师生联合互动教学模式,主要包括:
(1)教师准备:将病例影像图片、临床资料及有关规定,编入 Word文件,于课堂开始之前的1周内分发至各小组。
(2)学生准备:例如影像技术、图像处理、图像说明、诊断及辨证;原因、病理学、病历、综述、课上演讲等,在每一份资料的最后,都要写上各自所在班级的名字和学号。
(3)课堂讨论:在每次上课的第1、2、3个课时中,每个小组的演讲者都会向学生解释个案,而其它的学生则会做一些附加的探讨;每位同学的演讲时间大约为20分钟,由老师们依据所提交的资料和所做的演讲进行打分。第4课时,教师会在同学们讲话后做一个总结和评论,然后,老师通过对学生讲述过程中出现的有争议性的问题进行讲解,同时提醒学生注意重点和难点内容,确保每个同学都能正确地把握到相关的内容。
1.3 观察指标
(1)实验考试:影像诊断考试内容包含:化脓性骨髓炎1例、正常病例1例、股骨头坏死1例、骨软组织损伤2例,脊柱结核1例、骨肿瘤2例。教师按照统一的评分标准对60张试卷进行批改、记分,并对考生的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学生评价:课堂后,以不记名的形式对60位同学进行投票问卷调查,将下列问题记入:①对这节课的内容有没有浓厚的兴趣;②是否充足的学习时间;③学习的过程有没有困难;④在这种教学法下学生的自主思考水平有多高;⑤学习的有效性能否得到改善。使用量表自我评估5 级方法:非常肯定为5分,肯定为4分,不确定为3分,不肯定为2分;非常不肯定为1分。
1.4 数据分析方法
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分析。以“±s”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两组均数比较行t检验,率比较行χ2检验。当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实验考试成绩对比
相较于对照组,采用师生联合互动教学模式的观察组学生试验考试得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教学模式评价结果对比
从表2数据显示可以看出,师生联合互动教学模式更受学生青睐,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影像诊断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一门科学,它能够反映人体的形态、机能的改变。影像诊断是从形态学的角度来研究,通过对图像的基本形态进行分析,了解和把握病情的发展,可以为患者迅速确定准确的治疗方案[2]。传统教学模式基本是惯性套用固定模式,以人的身体作为研究的核心,从患者的生理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正常结构、异常和功能的变化,将多个领域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展示了基础医学和影像医学的有机统一;由于影像诊断学研究的覆盖面很大,使得临床诊断学的教与学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而且这种方法对临床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不利,也不能促进影像医学的发展更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影像医学人才。因此,探索新的教育模式是很有必要的。
近年来,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是目前国内外临床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也常用于影像诊断教学,即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 PBL教学。PBL的教学方式可划分为提问—假定提问—搜集材料—证明假定—归纳5个步骤[3]。与本课题研究的教学模式相类似,以复杂、有意义的问题为中心,以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探究问题的相关知识,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问题的探讨。PBL教学法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蔡德春等[4]研究结果表明将PBL和翻转课堂结合起来应用于医学临床或者课堂教学,不但能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能促进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在传授基本知识和理论的同时,要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例如查阅资料、整理总结、小组合作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同时,PBL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具有很高的灵活性,要求老师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课堂反馈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教学模式也需要不断满足医疗技术发展的需求。曲凡勇等[5]通过对医学影像学实习生开展数值分组对比研究,实验组采取PDCA循环叠加PBL教学方式,参照组采取PBL教学方式,结果显示PDCA循环叠加PBL教学模式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与理论测试的成绩,影像学图像学测试分数值和影像学报告书写作分数值。与参照组相比,放射检查的评分更高;在激发学习兴趣、加强团队合作能力、提升学习能力、培养问题分析、培养问题解决、培养言语表述、培养阅片和提升理论专业知识等方面,实验组均优于参照组。PDCA循环联合PBL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与本研究的结果相似,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师生联合互动教学模式的交互学习方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测试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学生对合作学习的效果更好。这一发现与其它有关的文献有类似的结论[6]。在影像诊断技术专业实习中,学生不仅可以快速地提高自己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增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适应社会的发展,形成自己的学习模式。因此,师生联合互动的教学方式有助于今后的职业发展。
在这一研究中,存在着对教材选择的困惑与疑惑,如选择何种教材、怎样设计合理的评价方法等;如何强化学生获得知识和规划学习的时间。所以,正确把握好每一个环节,才能使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模式得以顺利实施。在课前和课后,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告诉学生下一节课要讲的是什么,通过文献、网络等,让他们了解到更多的东西,并在课堂上提问。在教学中,老师必须严格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指导学生思考。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很重要,可以引进特定的案例和重点知识,所介绍的案例必须具有真实性、代表性和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能够自由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使他们的知识得到升华和强化,同时也能使他们在实习期间对影像技术的认识有所提升;让同学们把问题带到不同的工作岗位,由本岗位的医护人员来回答,使其更具说服力和可信度。
师生联合互动教学是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在此模式下,教师的教学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这样可以更好地培育出更优秀、全面的影像诊断医务工作人才。在影像诊断学中,师生联合互动教学模式具有很好的优越性。
4 参考文献
[1] 周国兴,栾金红,马宝柱.基于超星学习通的医学影像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22,8(28):118-121.
[2] 赵燕凌,梁欢欢,邰杨芳,等.问题导向型教学在医学影像学中的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22,24(9):716-718.
[3] 廖欣,童娟,杜霞,于静,等.基于病例的PBL教学在放射影像学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2,21(8):988-991.
[4] 蔡德春,刘惠平,黄睿澜,等.PBL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0(11):38-40.
[5] 曲凡勇,钟皓.PDCA联合PBL在医学影像学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0(4):43-44.
[6] 晏颖,温宇,胡文清,等.医学影像多元化高效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32):101-104.
[2022-11-02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