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溯源系统在保障食品安全中的作用探讨

作者: 李晨晓

摘 要:本文阐述了食品溯源系统在源头管控、过程监控、流向追踪和消费端保障等方面的重要功能,分析了当前食品溯源系统应用面临的数据采集难度大、建设和运营成本较高及复合型食品溯源管理人才短缺等挑战,提出统一数据采集标准、加大资金投入以及加强食品溯源人员综合素养培训的措施,提升了食品溯源系统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食品溯源;食品安全;源头管控;过程监控;物联网

Discussion on the Role of Food Traceability System in Ensuring Food Safety

LI Chenxiao

(Ningxia Yinchuan Dingjin Food Co., Ltd., Yinchuan 750000,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on the important functions of the food traceability system in source control, process monitoring, flow tracing,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It analyzes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of the food traceability system, such as the difficulty of data collection, high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costs, and shortage of talent in complex food traceability management. 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unify data collection standards, increase funding investment, and strengthen the comprehensive literacy training of food traceability personnel, thereby improving the application effectiveness of the food traceability system.

Keywords: food traceability; food safety; source control; process monitoring; internet of things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食品供应链的日益复杂,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不仅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也动摇了社会对食品行业的信任。因此,有效监管食品安全,确保食品在供应链各个环节中的可追溯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食品溯源系统作为一种技术手段,能实时监控食品从生产、加工到流通的全过程,确保每个环节的可追溯性和透明度。尽管食品溯源系统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深入探讨食品溯源系统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并分析其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以期为完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提供参考。

1 食品溯源系统在食品安全保障中的作用

1.1 进行源头管控,确保原材料安全

对食品原材料进行源头管控是食品溯源系统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步骤。通过对原材料的来源、生产过程、种植环境及加工条件进行全程追溯,可有效阻止不合格原材料进入生产环节。食品溯源系统通过集成区块链和物联网技术,实时记录原材料从农田到消费者餐桌每个环节的数据,包括农药使用情况、肥料施用情况、环境监测数据等[1]。这些数据信息能确保农产品在源头上达到食品安全标准,从而避免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进入食品链。通过溯源系统,生产企业能对原材料供应商进行严格筛选,及时检测和控制不合格原料的进入。

1.2 加强过程监控,规范生产加工环节

在食品生产过程中,规范化的生产加工环节至关重要。食品溯源系统通过实时监控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确保每个环节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溯源系统可以集成物联网技术和生产设备的数据采集功能,对加工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加工时间和添加剂使用情况等关键数据进行精确记录和实时传输[2]。这不仅能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也便于生产企业根据监控数据及时调整生产参数,避免因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导致食品安全隐患。溯源系统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避免了人为干预和信息篡改的可能,保障了加工过程的透明度。对于生产企业而言,溯源系统能提供科学依据,有效规避由于生产不规范造成的质量问题,提升产品的可追溯性。

1.3 进行流向追踪,保障运输储存安全

食品在从生产厂到消费者手中的流通过程中,运输和储存环节是食品易受到污染和变质的关键节点。食品溯源系统通过对食品流向的实时追踪,确保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落实。溯源系统利用传感器和无线网络技术,能实时监测运输途中温湿度等关键参数,确保食品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因环境变化而导致质量损失[3]。例如,肉类和乳制品等温控食品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严格保持低温条件,溯源系统可以实时监控运输车辆的温度变化,当温度出现异常时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纠正措施。

1.4 进行消费端保障,维护消费者权益

食品溯源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提供透明的消费端保障,确保消费者能知晓食品的来源和加工过程,维护其权益。消费者通过扫描食品包装上的二维码或条形码,便可查阅该食品的溯源信息,包括生产厂家、原料来源、加工流程和运输条件等[4]。这一透明的追溯机制使消费者在选择食品时可以根据安全标准做出知情决策,从而提升消费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当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溯源系统可以迅速追溯问题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全过程,明确责任主体,及时召回问题产品,减少对消费者健康的危害。

2 当前食品溯源系统应用面临的挑战

2.1 食品供应链环节多,数据采集难度大

食品供应链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仓储运输到最终销售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涉及大量的生产、物流和信息流动。在这种复杂的供应链结构中,食品溯源系统面临着极大的数据采集难度。①不同环节的数据来源多样且分散,从农田到餐桌涉及的参与方众多,包括农民、种植公司、加工厂、物流公司及零售商等。各环节之间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导致数据在采集、传输和整合过程中存在不一致性[5]。②许多环节缺乏自动化设备或技术手段,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业在数据采集上依赖人工录入,易出现数据丢失或错误,进一步影响了溯源系统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2 溯源系统建设和运营维护成本较高

食品溯源系统的建设和运营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对于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①溯源系统的建设涉及硬件设备、软件开发、网络通信设施等多个方面的投入。企业需要在多个环节部署传感器、二维码扫描设备、温控监控系统等硬件设施,同时要开发或购买专门的溯源软件平台,这一系列投资需要较长时间的资金回流期[6]。②溯源系统的长期运营和维护也需要持续的投入,其包括定期更新系统软件、数据存储和处理的费用、设备的保养和更新、系统安全保障以及技术支持等。此外,溯源系统的高运行成本还源于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处理要求。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溯源系统需要建立庞大的数据中心,进行大规模的数据存储和分析,这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对于中小型食品企业而言,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是导致溯源系统建设和运营难以持续的关键所在。

2.3 缺少复合型食品溯源管理人才

食品溯源系统的建设和有效运行离不开专业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然而,当前溯源领域面临的重要挑战是复合型食品溯源管理人才较为缺乏。食品溯源系统不仅涉及食品安全管理,还需要处理大量的技术数据,因此相关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多学科的知识背景。然而,当前许多从事食品溯源工作的人员仅具备单一领域的专业知识,缺乏跨学科的能力[7]。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溯源系统的设计、数据采集、传输与分析等工作日益复杂,单纯依靠传统的食品安全专业人才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8]。同时,食品溯源系统的操作、维护和管理需要对硬件设备、软件平台、数据处理和网络安全等多个领域有深入了解,而当前缺乏相应的跨学科培训体系,这也导致食品企业和监管部门难以培养出符合要求的人才。

3 提高食品溯源系统应用效果的建议

3.1 统一数据采集标准并应用智能物联网技术

食品溯源系统的有效运行依赖于各环节数据的标准化与智能化。因此,食品企业应当推动整个供应链的数据采集统一,确保从原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每个环节信息能实现无缝衔接和高效传递。①企业应加强与供应商、物流企业及相关监管机构的协作,共同制订和实施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确保每个环节的数据都能被准确记录并快速上传至中央系统[9]。②企业应当加大对智能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利用传感器、射频识别标签、智能摄像头等设备实时监测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如温湿度、加工时间和生产环境等[10]。这些智能设备不仅能有效提升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实时性,还能通过自动化的方式降低人工干预的误差,提升整个溯源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3.2 加大资金投入用于系统建设和运营维护

提高食品溯源系统的应用效果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支持,食品企业必须加大对系统建设和运营维护的资金投入力度。①为了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转,食品企业不仅需要采购先进的溯源硬件设备,如传感器、数据采集终端和信息存储服务器,还需建设完善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平台。这些基础设施的投资是食品溯源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②企业需要在系统的维护与更新方面持续投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溯源系统的功能和性能需要不断优化和升级。例如,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企业可能需要对现有的溯源系统进行技术改造,以提高数据透明度和防篡改能力[11]。因此,企业应制订长远的预算规划,确保系统的持续发展。除了技术投入外,资金还应用于员工的培训和人才引进,保障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专业管理。

3.3 加强食品溯源人员综合素养培训

要确保食品溯源系统的顺利运行,企业必须加强对相关人员的综合素养培训。①企业应当为操作人员提供针对溯源系统的技术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溯源系统的基本原理、功能操作及数据采集等基本技能。质量控制人员、物流人员等其他部门的相关人员也需要了解溯源系统的运作流程,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②企业应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在数据分析、系统管理、风险识别和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知识,使其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溯源系统中的信息,提升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12]。此外,随着行业标准和法规的不断变化,企业还应定期组织培训,帮助员工及时掌握新的法规要求和行业发展动态,确保食品溯源系统能在合法合规的框架下运行。

4 结语

综上所述,食品溯源系统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源头管控到过程监控,再到运输储存和消费端保障,溯源系统的全面应用可以大幅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然而,当前系统的实施仍面临数据采集难、建设与运营成本高、人才短缺等多重挑战。企业应加大投资、优化技术架构,并加强人员培训,以应对日益复杂的食品安全形势。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相关政策的逐步完善,食品溯源系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高效。

参考文献

[1]张欣成,李姚矿,梁睿昕.基于区块链的食品溯源机理与路径探索[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4(1):90-98.

[2]韩婕.食品检查与食品溯源体系的建设与发展[J].现代食品,2024(10):136-138.

[3]陆秋俊.物联网技术在食品溯源中的应用研究[J].物联网技术,2019,9(11):83-85.

[4]任奕帆,仇志伟.数学算法在食品溯源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J].核农学报,2022,36(8):1711-1712.

[5]贾翁力,李秀林,刘汗青,等.食品溯源方法分析研究[J].食品工业,2022,43(10):186-189.

[6]通旭明,袁艳红,牛佳宁,等.基于二维码的食品安全溯源技术的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20(1):153-155.

[7]杨信廷,李瑞,李金辉,等.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农业食品溯源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24,45(20):20299-20310.

[8]白春艳,刘石鑫,樊志鹏,等.食品溯源体系建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22(21):191-193.

[9]王虹,王成杰,杨旭,等.进口食品追溯体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1,47(13):303-309.

[10]赵汝晴,唐彩丽,杨华凤,等.国内外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及对广东种植业的启示:以在食品溯源方面的应用为例[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11):67-69.

[11]于坚,孙嘉笛,纪剑,等.区块链技术在食品溯源体系中的应用[J].食品工业科技,2021,42(15):377-382.

[12]曹裕,李青松,胡韩莉.基于消费者行为的食品溯源信息监管策略研究[J].运筹与管理,2020,29(8):137-147.

作者简介:李晨晓(1996—),男,回族,宁夏银川人,本科。研究方向:食品质量与安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