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 田妍

摘 要: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探究食品微生物污染的危害,阐述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为食品安全保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食品安全检测;微生物检测技术;应用;分析

The Application of Food Microbe Detection Technology in the Safety Detection

TIAN Yan

(Zhuanglang County Market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 Bureau, Pingliang 744600, China)

Abstract: Food microbiological detection technology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field of food safet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harm of food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describes the food microbial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food safety detection, and provides strong technical support for food safety.

Keywords: food safety detection; microbiological detec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alysis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食品安全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食品微生物污染的危害

1.1 食物中毒

细菌、霉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在食品中繁殖产生毒素,食用后可导致食物中毒,表现为呕吐和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有些食物中毒病原体如沙门氏菌会导致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食源性疾病如大肠杆菌感染会导致严重的肠道疾病,甚至危及生命。食物中毒是由摄入了含有有害微生物或其毒素的食物引起的急性疾病,细菌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肉毒杆菌、霍乱弧菌等,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食品,尤其是在食品处理不当或存储条件不适宜的情况下;病毒如诺如病毒、肝炎A病毒等,通常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播,但也可以通过受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人体;真菌及毒素如黄曲霉毒素,可以由某些真菌在食品上生长而产生,常见于谷物和坚果类食品。

1.2 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最常见的表现是肠道感染,包括腹泻、呕吐、腹痛等症状,病原体有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食源性疾病如沙门氏菌感染会导致发热、头痛、全身乏力等全身症状。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入含有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的食物或水而引发的疾病。慢性疾病如幽门螺杆菌,可以导致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严重者可能导致胃癌。食源性传染病包括由细菌(如大肠杆菌O157:H7、李斯特菌)和病毒(如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这些疾病可以引起严重的肠道感染,可能需要住院治疗,并可能导致脱水、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食源性细菌对抗生素的抗药性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抗药性细菌通过食物链传播,可能会导致人体感染且更难治疗,并增加医疗成本。免疫力低下的人,如艾滋病患者、化疗患者和老年人,对食源性病原体的感染风险更高,且症状可能更严重。

1.3 食品腐败

由于受到细菌、霉菌或其他微生物的污染,食品会产生腐败,人们食用后会引起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病,导致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此外,受到微生物污染导致的食品腐败,会使食品的营养价值下降,维生素含量减少,蛋白质分解等,影响食品的营养品质。食品腐败还会导致食品变质而无法食用,造成经济损失,特别是对于食品加工行业和食品销售商,腐败的食品若未被正确处理,会导致环境污染。

2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

2.1 传统微生物学方法

2.1.1 细菌培养法

细菌培养法主要用于检测食品样品中的细菌[1]。该方法是通过选择合适的检测培养基,如一般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差向培养基,并将细菌接种于培养基表面,使其在适当的培养条件下快速繁殖。然后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菌的菌落形态和结构,进一步进行细菌的鉴定和分类。细菌培养法的优点是能够准确地检测食品样品中的细菌种类和数量,对于一些常见的细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2.1.2 快速检测法

快速检测法通常包括生物化学法、光学法和免疫学法等技术,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快速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这些方法对于快速监测食品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食品污染问题的扩散[2]。

①生物化学法。生物化学法通常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观察和判断,对于快速、初步判断食品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有一定的帮助。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②光学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光学法是一种常用的快速检测方法,其是利用光学原理来快速鉴定和检测食品样品中微生物的存在和数量,主要包括生物膜检测仪和光学免疫传感器等技术。光学法的检测度快、灵敏度高,通常只需几分钟到几十分钟的时间完成检测。光学免疫传感器是利用光学检测技术结合免疫学原理,通过检测食品样品中微生物的特定抗体或抗原来进行微生物检测。这些光学方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具有检测速度快、操作简便、结果直观等优点,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以及对微生物存在与否进行初步判断。③免疫学法。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免疫学法主要是利用免疫学原理和技术,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样品中的微生物。常见的免疫学法有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层析法等。ELISA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来进行微生物检测;免疫荧光法是利用标记了荧光物质的抗体来识别和检测微生物。这些免疫学方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样品中的微生物,并且可以进行高通量自动化检测。

2.1.3 培养基涂布法

培养基涂布法能够快速鉴定食品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培养基涂布法的原理是在特定的培养基上,将食品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并培养以形成单独的菌落,通过观察菌落的形态、颜色、大小等特征,可以初步鉴定微生物种类。培养基涂布法能够检测食品中的细菌、酵母菌、霉菌和致病菌等,但检测时间较长,通常为数天或数周[3]。

2.2 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

2.2.1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4]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细菌、病毒和真菌等。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是一种利用DNA聚合酶和目标微生物DNA特异性引物,快速扩增微生物DNA序列的方法。PCR技术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2.2.2 基因测序技术

基因测序技术可以鉴定食品样品中存在的微生物种类和种群结构,过程如下。①采用DNA提取方法提取食品样品中微生物的DNA。②利用PCR技术对DNA进行扩增。选择特定的基因片段如16S rRNA基因或内转录间隔区域,通过扩增这些特定基因片段,可以获得关于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信息,然后对PCR产物进行净化,去除杂质,以确保测序结果的准确性,并将净化后的PCR产物送到测序平台进行测序。③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测序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序列拼接、物种鉴定、进化分析等,最终获得微生物多样性和组成的信息。基因测序技术能够提供更为全面且细致的微生物信息,包括微生物种类、数量、多样性等,对于深入了解食品中微生物的存在情况、来源和可能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利用基因测序技术比较食品中不同批次或不同来源的微生物基因组序列,能够追溯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5]。

2.2.3 蛋白质质谱技术

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蛋白质质谱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分析方法。蛋白质质谱技术是通过对微生物蛋白质的质谱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快速鉴定食品样品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从而实现快速检测,并进行定量分析。蛋白质质谱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帮助鉴定食品样品中存在的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从而保障食品安全。

3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3.1 食品安全监管方面

监管部门需要对市场上销售的各类食品进行检测监管,确保其微生物污染符合卫生标准,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6]。若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时,快速、准确的微生物检测技术可以帮助监管部门迅速进行反应,发现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查明问题来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以及扩散,保障公众健康。此外,利用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得到的科学的检测数据,可以帮助监管部门制定和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法规,推动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和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7]。

3.2 供应链管理方面

供应链管理需要确保从供应商处获取的原材料符合安全及质量要求,而微生物检测技术能够对原材料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标准。在供应链中,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可以用于对各个供应商提供的原料和成品进行检测,评估其产品的卫生安全水平。与供应商进行合作前、合作中和合作后的微生物检测可以帮助企业选择可信赖的供应商,确保供应链的安全可靠[8]。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可用于对供应链中的食品进行追溯和溯源。通过微生物检测技术可以确定食品是否受到了微生物污染,并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定位问题批次,采取有效的食品召回和问题处理措施,保护消费者健康和企业品牌形象[9]。

4 结语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食品安全管理和检测体系的建立,各类先进技术的应用为食品微生物检测提供了更为准确、快速的手段,为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和保障公众健康提供了有力支持[10]。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保障食品质量,降低食品污染带来的健康风险,同时有助于提升食品行业的监管水平和品牌信誉。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应用不断推陈出新,为人们的餐桌安全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从快速检测方法的创新到自动化系统的引入,这些进步显著提升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帮助行业及时发现并控制微生物风险[11]。然而,面对不断演变的微生物威胁和复杂的食品环境,持续的研发和标准化工作仍然是未来的重点。未来,人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制定更加严格的标准和指南,以适应全球化食品安全挑战。同时,通过教育和培训,提升食品从业人员的微生物安全意识和技术能力,也是确保食品安全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知识的理解,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将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安全、透明的食品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文娟.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食品,2022(3):113-115.

[2]张彩凤,闫珍,范阳璇.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J].现代食品,2021(23):99-101.

[3]黄文千,卢崇南,陈飞,等.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智慧健康,2021,7(20):1-3.

[4]路伦.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J].中国食品工业,2021(12):64-65.

[5]许英.食品检验中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实践研究[J].食品界,2021,92(3):125.

[6]王文国.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运用探索[J].中国食品,2022(18):74-76.

[7]严亮.食品检测分析中仪器分析法的应用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2(17):24-25.

[8]蔡奕凡.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食品工业,2022(16):76-78.

[9]赖宣丞,云奋,聂宏骞.食品检测机构参与司法体系的法律思考[J].食品工业,2022,43(8):227-230.

[10]王坤,王春雷,范香翠.基层食品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食品工业,2022,43(8):277-280.

[11]杨灿.食品检测中运用化学仪器分析技术的研究与质控措施探讨[J].中国食品工业,2022(15):101-103.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