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方储备粮承储单位加强质量管理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作者: 尤子敬摘 要:储备粮质量管理贯穿于粮食入库至轮换出库全过程,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工作。本文以解读相关政策文件要求和粮油库存质量检查内容为重点,结合库存检查所发现的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粮食储备;质量管理;粮食安全;扦样
Reflection and Suggestions on Strengthening Quality Management in Local Grain Reserve Units
YOU Zijing
(Zhangjiakou Grain and Oil Quality Testing Center, Zhangjiakou 075000, China)
Abstract: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grain reserves runs through the entire process from grain storage to rotation and outflow, and is the fundamental work to ensure food security. The article focuses on interpreting the requirements of relevant policy documents and the content of grain and oil inventory quality inspection, and proposes targeted improvement measures based on the common problems found in inventory inspection.
Keywords: grain reserves; quality management; food security; sampling
粮食储备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压舱石,数量真实、质量良好是各级粮食储备的根本要求。储备粮质量管理贯穿于粮食入库检验、平仓验收、春秋普检、监督检查和轮换出库全过程,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于2024年6月1日正式实施,为各级各部门做好粮食安全相关工作提供了根本性法律保障。《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办法》《政府储备粮食质量安全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对储备粮质量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承储单位应不断完善粮食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粮食质量全流程管控体系,明确内部各部门岗位间质量安全管理责任,全方位保障储备粮质量安全。本文以解读相关政策文件要求和粮油库存质量检查内容为重点,结合笔者历年赴各地承储单位开展检查调研所发现的共性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为承储单位开展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帮助。
1 政策文件解读
本文以《河北省地方储备粮食质量安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为例进行政策解读[1]。《办法》旨在全面保障地方储备粮油质量安全,全方位规范各级各部门依法开展粮食质量管理工作和相关监督检查活动。
1.1 明确各级各部门主体责任
《办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加强对地方储备粮管理工作的领导;粮食和物资储备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地方储备粮实施监督检查。《办法》明确了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进一步强化了地方行政监管部门在储备粮管理有关活动中的领导和监管责任。储备粮管理工作关系着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办法》规定,地方储备粮食承储企业履行粮食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这进一步明确了地方储备粮承储单位的主体责任,要求依法依规开展粮食储备工作,体现了粮食管理部门加强储备粮质量管理的法治意愿。
1.2 强化粮食质检制度的重要性
《办法》规定,承储企业采购地方储备粮,应当按照规定进行质量检验;定期开展质量指标和储存品质指标检验;未经检验的粮食不得销售出库。质量检验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性工作,可为有关部门开展储备粮动态管理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办法》对储备粮质量检验的时间节点、项目内容、质检单位及结果要求有明确细致的规定,强调粮油检验工作要贯穿于储备粮入库、验收、储存、出库的全流程,进一步强化了粮食质检制度的重要性。
1.3 健全粮油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办法》规定,承储企业应具备与承储任务相适应的检验仪器设备、检验场地以及相应的检验人员;建立健全粮食质量管理制度;及时建立逐货位质量安全档案。科学规范的制度是承储企业做好粮食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有关单位应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对储备粮检验、保管等资源等进行有效协调配置,使各部门各岗位明确职责,不断提升工作实效,确保粮食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数据真实、材料完整、全程可追溯。
2 粮油库存质量检查内容简介
为全面确保库存储备粮油质量安全、防范安全风险,国家和省级粮食和物资储备主管部门每年都会组织力量对各类粮油库存情况进行细致的库存检查,针对企业账务、实物、质量管理及仓储安全管理开展全方位梳理。笔者发现部分承储单位在面对全面检查时难以理清头绪,不知如何开展准备工作,提供的相关材料也往往不尽如人意。以下就质量管理检查内容做简要介绍,以期帮助承储企业理清质量检查思路,做好日常管理和迎检准备工作。
2.1 现场质量检查与扦样
以现场感官检验为主,检查粮食外在质量品质,入仓整体检查粮食的色泽是否鲜亮、气味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暗沉发黑、变质结块及杂质异常堆积等情况。结合企业储粮实际,综合考量粮食品种、储粮性质、存储年限等因素,随机选取货位进行扦样。对色泽、气味异常的粮食进行重点单独扦样。
2.2 检查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着重检查企业是否按规定开展粮食入库环节质量检验工作;是否严格执行销售出库质检制度;是否及时建立质量档案,档案记录信息是否全面、准确、完整;储存期间是否定期开展粮食质量及储存品质检验并如实准确记录,轻度不宜存的粮油是否及时开展出库轮换工作等。
2.3 检查自检能力情况
检查自检能力情况主要查看承储单位是否具备与承储粮油品种相匹配的检验检测条件,包括人员、场地设备、试剂以及检验设备是否按规定进行检定或校准等;对不具备自检能力的检验指标,是否按规定实施委托检验,是否存在虚假检验等。
承储企业可根据以上检查内容完善制度统筹安排,逐条梳理细化分工,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有的放矢,抓重点、强落实,合理配置检验设备,不断提升自检能力,做到逐货位精细化档案管理,真实全面地记录粮食质量情况。
3 承储单位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扦样环节
①部分企业对扦样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高,仓库保管员和扦样辅助人员对扦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扦样要求学习不到位,导致其在扦样过程中操作不规范,特别是在分层取样环节,容易发生错误,如自上向下取样、边拔杆边扦样等,造成样品的代表性不足,检验结果失真。②未按照检查要求提前准备好扦样工具,如缺少必要的安全防护工具,扦样辅助人员不足、接电线长度不够、未配置分样板等也会影响扦样工作进度。
3.2 日常管理环节
①储粮专卡内容填写错误、不规范。有的企业单位名称发生变更但专卡未及时更新,与系统分解登统表名称不一致;有的代表数量填写错误,如仓房内储存小麦数量为2 030.325 t,但专卡中误写为
2 030.235 t;有的样品等级和容重数值不符,如专卡上玉米等级为一等,但容重为712 g·L-1。②粮食质量档案不健全,不能完整反映粮食从入库到出库的质管全过程。部分企业存在检测项目漏检现象,如出入库检验报告只有质量指标和储存品质指标,未检验食品安全指标;有的企业未按要求定期开展逐货位春秋普检,或普检档案中只有检测结果记录单,未附检验原始记录。③缺少必备的检验仪器设备。有的企业同时承储小麦和玉米,却只有一台小麦容重器;有的单位未购置电子天平、谷物选筛等必备检验仪器;有的企业容重器、水分测定仪未按规定进行检定和校准。④个别企业对粮油检验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合理分配人力资源,造成专业检验人员数量不足、水平参差不齐,储备粮质量安全存在风险隐患。
4 储备粮质量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4.1 加强业务学习,充分认识扦样工作的重要性
扦样必须具有代表性,否则检验结果再准确也毫无意义。承储单位要加强业务培训和实操练习,使扦样人员熟练掌握扦样操作步骤,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规范操作。要组织人员认真学习《政府储备粮油质量检查扦样检验管理办法》[2],准确掌握分区、分层、按点,先下后上逐层扦样的基本要求。重点学习分层取样这一易错环节的具体内容。其中,对于粮面高度在5 m以上的高大平房仓,扦样层数分5层,第1层距粮面20 cm左右,第2层为堆高的3/4处左右,第3层为堆高的1/2处左右,第4层为堆高的1/3处左右,第5层距底部20 cm左右。
4.2 注重细节,做好扦样准备工作
①承储单位要及时提供截至检查时限的货位明细表及仓房分布图,准确注明储粮性质、品种、承储数量和入库时间等必要信息。②安排满足工作需要的扦样人员,一般需要4~5人,其中1人控制扦样器,2人配合下探扦样杆,1人负责布线,1人负责接样转运,保障扦样工作有序开展。③配置好扦样必备工具,如安全帽、安全绳等安全防护工具;购置质量合规的扦样器、接样盆、编织袋及分样板,以便在仓房内完成分样和封样工作;接电线的长度应确保可扦取到仓房边角区域的样品。④要科学合理布置工作粮道,方便检查人员到达仓房边缘实际测量仓房面积和扦样区域中心点开展扦样工作。
4.3 重视储粮专卡的管理工作
储粮专卡记录着储备粮的“身份信息”和质量变化情况,是粮食储备过程中进行质量追溯和安全管理的重要依据。承储单位要重视储粮专卡的日常管理,安排专人定期检查更新专卡信息,准确写明仓号、粮食品种、储粮性质、入库时间、数量、仓房大小和质量检验情况,做到字迹清晰、填写规范,确保储粮专卡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4.4 健全质量档案管理,全流程保障粮食安全
①严格落实粮食质量安全检验规定。粮食入库期间做到逐车检验,把好粮食收储质量第一关[3]。粮食入库平仓后应及时委托专业粮食质检机构开展包括质量指标、储存品质和真菌毒素、重金属等主要食品安全指标在内的入库验收检验。每年定期开展春秋普检,逐仓房、逐货位检验粮食质量和储存品质指标参数,及时掌握粮情变动信息[4]。粮食出库检验应委托粮食质检机构进行扦样检测,未经质量检验、未取得质检报告的储备粮食不得销售出库。②按规定及时建立逐仓房、逐货位粮食质量安全管理档案。档案信息应真实准确、全面完整,要附有封面、目录和粮情信息,按时间顺序归档入库逐车检验、粮食平仓后自检、入库验收检验、储存期间春秋普检、出库检验及历次库存检查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完整保存全流程质检报告和检验原始记录。
4.5 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自检能力
承储企业应根据储粮实际,合理分配人员岗位,确保质检员专业素养和人员数量能够满足实际工作需求,定期组织质检人员学习检验标准和仪器操作方法,不断提升检测能力,保障储备粮质量安全。配备与储粮品种相匹配的检验检测条件,包括实验场地、仪器设备、化学试剂,充分利用优质粮食工程配套的快速检验仪器设备,如近红外谷物分析仪、不完善粒检测仪、真菌毒素快速检测系统等,客观真实地分析粮食质量情况。粮食检验常用的仪器设备要按要求定期开展计量检定和校准工作,确保仪器使用状态良好可靠[5]。
4.6 强化储粮仓房日常管理
仓房内要按规定安装防虫网和防雀网,保管员要依规定期检查粮仓整体环境,重点查看墙角、窗边等易出问题的区域,发现漏雨、板结、气味异常、受潮生霉、杂质聚集和发热虫害等情况,应第一时间上报主管领导,及时通过投药熏蒸、仓内翻倒、机械通风和清除杂质等措施解决风险隐患。
5 结语
粮食安全重于泰山,不仅重在种与收,更重在储和管。新时期,做好储备粮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各级地方储备粮承储单位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为根本,不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储备粮的压舱石作用,为保障粮食安全、护航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河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河北省地方储备粮食质量安全管理办法[EB/OL].(2021-09-26)[2024-05-26].http://lswz.hebei.gov.cn.1761347651.proxy.sxxw.net/jlzw/tzgg/202109/t20210926_52763.html.
[2]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政府储备粮油质量检查扦样检验管理办法[EB/OL].(2023-03-27)[2024-05-26].http://www.lswz.gov.cn/html/zcfb/2023-04/11/content_274352.shtml.
[3]陈娟.储粮质量管控措施分析[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22,38(3):4-6.
[4]周海军,余波,蒋俊浩.储备粮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分析[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3,48(6):76-78.
[5]朱其才,王新.创新粮食质量管理 确保粮食质量安全[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16,32(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