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面点的创新策略研究
作者: 郭志慧摘 要:中式面点是我国烹饪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时代的浪潮席卷全球,传统中式面点的传承与弘扬面临着巨大挑战。本文探讨中式面点存在的问题,阐述中式面点创新的内涵、必要性以及重要意义,提出中式面点的创新策略,旨在使中式面点种类更具全面性。
关键词:中式面点;创新;策略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Strategy of Chinese Pastry
GUO Zhihui1,2
(1.Jiangsu Tourism Vocational College, Yangzhou 225000, China;
2.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499, China)
Abstract: Chinese past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ooking. As the tide of the new era sweeps across the world, the inheritance and promo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astry faces huge challeng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hinese pastry,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necessity and significance of Chinese pastry innov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innovative strategy of Chinese pastry, aiming to make the types of Chinese pastry more comprehensive.
Keywords: Chinese pastry; innovative; strategy
中式面点品种繁多,风味独特,其较强的兼容性和便捷性使中式面点主食化的趋势日益突出。中式面点随各地区的饮食文化而各具特色。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式面点产品也需要不断创新,结合新时代的饮食理念,适应更多消费者的饮食需求。
1 中式面点存在的问题
中式面点是用各种粮食(米、麦、杂粮)、豆类、果品、鱼虾以及根茎类为原料,经过调制、成型(上馅)、熟制的各种小吃和正餐宴席的各式点心[1]。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高质量的饮食方式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更注重食品的营养健康与安全卫生。然而,中式面点在现代饮食观念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严重阻碍中式面点在餐饮市场上的发展。
1.1 营养不均衡,缺少科学搭配
传统的中式面点品类繁多,如以包子、花卷和面条等为主的主食类中式面点,以月饼、汤圆和年糕等为主的传统佳节类中式面点,以京果、桃酥、麻团和油墩子等为主的零食小吃类中式面点,这些各具特色的中式面点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食品。但在其加工制作上,面点操作者仅仅考虑到传统的口味及需求,添加大量的糖类和油脂以增加其独特的味感。因此“重油重糖”成为中式面点最突出的特点,经常食用会造成人体营养不均衡,严重的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1.2 产品缺乏标准化体系的支撑
中式面点使用的原料和调辅料种类繁多,且不同地区和风味特色对原料的要求各不相同。例如,广式点心追求高品质原料,而川式点心则需要大量的香料、调味品,这种多样性增加了标准化的难度。中式面点的制作流程较为复杂,包含多个步骤和环节,中式面点师会依赖个人经验和感觉进行操作,因个人手艺有所不同,最终产品的质量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此外,中式面点供应链和管理体系存在滞后性,在原料的采购上往往根据面点师的主观经验判断其质量的优劣,未经过标准化流程管理,导致中式面点质量难以统一。
1.3 从业人员缺少专业素养
师傅带徒弟是面点技艺传承的主要方式,大量面点从业者有一定的技术功底,但未经过专业系统的培训和学习,只接受过简单教育,专业素质不够成熟[2],缺乏科学营养搭配以及安全卫生意识,在中式面点制作中存在许多问题。部分面点行业经营者由于成本控制,不愿高薪聘请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开展面点的制作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式面点的发展。
2 中式面点创新的重要意义
2.1 中式面点创新的内涵
中式面点创新是指在传统的中式面点制作的基础上,添加新原料,采用现代烹饪工艺和方法,对中式面点不断改良与研究而成的新中式面点产品。中式面点的创新体现在造型、味道、品类和功能等方面。通过大胆创新,可以使中式面点适应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2.2 中式面点创新的必要性
2.2.1 适应更多的消费人群
传统中式面点味厚重香甜,广受老年消费者的喜爱,但对于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人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要加速对中式面点功能性及营养性的研究,不断改良产品的健康保健与功能营养,以适应更多的消费人群。
2.2.2 推动中式面点的发展
中式面点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从面粉的选择、馅心的搭配、成型的手法以及烹饪方法等方面都可以进行改良。随着消费者个性化意识不断增强,方便、快捷、健康和美味已成为消费趋势。中式面点结合现代元素及工艺创新出更多新的产品,不仅符合当代人们对美味健康的需求,还有助于形成中式面点市场化。另外,在中式面点创新过程中,选择安全环保的食材及包装物,在制作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卫生监管措施,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才能站稳餐饮市场,更好地推动中式面点的发展[3]。
2.3 中式面点创新的重要意义
中式面点是我国烹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及弘扬中式面点文化是当代人的使命和任务。通过中式面点产品的不断创新,不仅可以传承和发扬中华饮食文化,还有利于拓宽面点市场,使产品多样化,更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在创新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挖掘有利的资源,为中式面点开拓新市场,带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3 中式面点的创新策略
随着人们饮食观念逐渐趋于健康化、便利化,传统的中式面点在原料选择及工艺等方面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中式面点必须要贴合新时代市场特征进行改良与创新,才能适应更多的人群,从而推动中式面点可持续发展。
3.1 更新饮食观念,融入营养健康元素
中式面点香酥可口,但其高油、高糖、高盐的特征使人们在日常饮食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式面点师需在原料、配方、工艺等方面进行不断创新与改良,制作出适应更多消费者的中式面点产品。
3.1.1 原料选择
在原料的选择上,可适当添加具有特殊功能性的原料,不仅使面点具有特殊的保健功效,还能丰富中式面点品种。在面皮的调制上,可添加蔬菜汁、果蔬粉等天然营养食材以调配不同的口味,采用低脂低碳水含量的杂粮粉来替换常用小麦面粉等原料,适当地降低精白米面的摄入。在馅心原料上可选用药食同源的野菜和鲜花原料,如蒲公英、荠菜、槐花和玫瑰花等,以适应更多的消费人群。
3.1.2 配方优化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传统中式面点的配方需要进一步优化。例如,在面团调制上,可适当增加杂粮粉或果蔬粉的比例,调制营养健康且有特色的面团,既能够丰富面团的风味特色,又能够使面点营养均衡。在调制馅心上,常用的纯肉馅心可适当调整肉泥的肥瘦比例,或添加菌菇类原料或药食同源的野菜、蔬菜类原料进行调配。在传统的素馅调制时,常添加大量的动物油脂和糖类等调辅料以追求味蕾的丰润可口,在配方优化上可适当减少动物油脂的比例或采用橄榄油等植物油脂进行替换。
3.1.3 工艺改良
传统中式面点制作工艺通常采用手工操作,其更注重手工技术的传承。在发扬传统手工技术的基础上,需结合现代的饮食观念,可引入先进的机械设备和技术手段,在面团调制上通过智能一体化设备进行监测,能有效保证面团的营养成分及品质。在加热方式上,可采用先进的烹饪技术和设备。此外,使用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手段,如智能化生产线、精准控温等,能够提高面点的制作效率和品质的稳定性[4]。
3.2 结合饮食文化,注重造型艺术
我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中式面点的制作工艺承载着各种传统习俗和礼仪,但在面点造型设计上有所欠缺。因此,在传承饮食文化的基础上,要注重中式面点的造型艺术,这样既能够加深人们对中式面点的印象,又能够促进中式面点的发展和创新。
3.2.1 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在中式面点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在面点的造型上融入传统民俗技艺,如泥人、糖艺、面塑;在风味上挖掘地方特色原料和调辅料,如使用地方特有的植物、谷类、果品等;在制作工艺上借鉴传统的手工艺技术,如手工拉面、手工糕点制作等。通过融入传统文化,能够更好地开拓面点市场,以适应中式面点多样化发展。
3.2.2 注重造型简洁富有创意
在造型设计上,可汲取自然界的灵感,将高山、河流、树木和花卉等自然元素融入面点制作之中,要对面团进行巧妙塑造,创造出造型别致、栩栩如生的面点作品。还可尝试将传统的中式面点与现代简约风格相结合[5]。此外,中式面点师还可根据不同年龄段的消费人群制作有特色造型的中式面点。例如,根据儿童喜爱的卡通动漫,制作富有创意的造型包子、饺子和饼类等,这些面点产品不仅新奇可爱,还会吸引更多小朋友对面点的兴趣。
3.3 面向国际展示,促进文化交流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式面点发展逐渐走向国际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开始关注中式面点,其在国际餐饮市场的地位也越来越高。通过举办国际、国内各类美食活动、美食展示及论坛或面点技术大比武,可以增进人们对中式面点的全面了解和喜爱,为中式面点的创新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与前景。
3.3.1 国际化口味调整
在国际化口味调整上,积极学习西式面点制作的精华,在保留中式面点独特的饮食价值和魅力的同时,融入西式面点的制作特色。对国内外市场进行充分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制定中式面点风味特色标准,丰富我国中式面点风味特色,最大限度地适应现代化人群的饮食需求。
3.3.2 中外饮食文化交流
中式面点需要不断开拓新思路,在制作上可融合国外的先进制作工艺和思想。例如,国际餐饮部门通过组织中外美食大比拼、讲好饮食文化故事等活动,更好地促进中外饮食文化交流,将国外优秀饮食文化与我国饮食文化有机融合,打造富有特色的现代化中式面点产品,从而使中式面点适应更多消费人群,为拓宽中式面点市场提供更有效的途径。
3.4 注入专业人才力量,培养创新意识
中式面点的创新离不开优秀人才队伍的支撑,具有创新意识的面点技艺人才是中式面点得以延续和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6]。各大职业院校应结合市场需求,开设富有竞争力的专业,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业性人才。在中式面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应着重强化职校生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从而培养出一批富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人才。在中式面点行业发展过程中,应大量注入这类高技能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企业应针对中式面点师的实际水平进行专业培训,通过培训增强其专业素养以及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服务中式面点行业。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在岗位应聘过程中应重视其专业对口性以及工作经验。例如,是否学习过中式面点的相关专业及课程,或有无中式面点师等级证书及行业实习经验等。通过了解应聘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培训,从而提升中式面点师的职业素养、营养卫生以及知识技能水平。②在提升中式面点人才专业性的同时,还需重视中式面点人才的创新能力。例如,各大面点行业之间可举办面点创新大赛活动,激发中式面点师的创造力,从而更好地开拓中式面点市场。
4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饮食观念的转变较大。中式面点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结合消费者需求进行不断创新。结合营养保健观念、现代烹饪工艺等元素,开发与创新多元化、个性化的中式面点产品,适应更多的消费需求。
参考文献
[1]邵万宽.中式面点工艺与实训[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9.
[2]柯奕婷.中式面点制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J].现代食品,2016(7):36-37.
[3]潘杨.中式面点创新开发新方向研究[J].现代食品,2023(12):23-25.
[4]黄凤娇.中式面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探索研究[J].中国食品工业,2024(12):44-46.
[5]郑海棠.中式面点的造型与制作规范分析[J].现代食品,2024,30(12):46-48.
[6]袁洋.中式面点的继承与创新策略探讨[J].现代食品,2021(19):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