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 张艺玲摘 要:本文分析当前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以期为提升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的质量管理水平,保障食品安全提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质量管理;优化对策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ood Safety Inspection and Quality Management
ZHANG Yiling
(Nanjing County Quality Measurement Inspection Detection Office, Zhangzhou 3636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food safety inspection and testing,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optimization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management level of food safety inspection and testing institutions and ensuring food safety.
Keywords: food safety; inspection and testing; quality assurance; optimization measures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日益提升[1]。食品生产企业数量不断增加,食品种类日益丰富,食品工艺流程日益复杂,食品供应链不断延伸,给食品安全带来诸多隐患和风险。为保障食品安全,必须强化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的质量管理。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是评价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的重要技术手段,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检验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直接关系到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本文剖析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以期为提升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保障我国食品安全提供参考。
1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检测人员专业技能不足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对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2]。然而,当前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普遍存在检测人员专业技能不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部分检测人员的教育背景与所从事的检测工作不匹配,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对检测标准、检测方法、操作规范等掌握不扎实,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检测需求。②检测人员对新型污染物、非法添加物等缺乏系统的认知,对新标准、新方法、新技术的学习和掌握不够及时,知识更新速度跟不上食品安全形势的变化,导致检测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③检测人员的现代检测技术应用能力不足,尤其是对色谱、质谱等大型精密仪器的操作维护和数据分析处理能力欠缺,不能充分发挥先进仪器设备的效能,降低了检测效率[3]。综上所述,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人员专业技能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的突出问题,亟待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1.2 质量控制流程执行不规范
质量控制是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保证检测数据准确可靠的重要手段,涉及样品管理、检测操作、数据处理和报告审核等多个环节。然而,当前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普遍存在质量控制流程执行不规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样品管理环节缺乏有效控制,部分机构在样品采集、运输、保存等方面缺乏统一规范,难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完整性和稳定性,甚至出现样品信息登记错误、编码混乱、交接不清等现象,为后续检测工作埋下隐患[4]。②检测操作环节缺乏有效监管,部分机构未建立完善的操作规程和记录制度,检测人员在仪器设备使用、试剂配制、样品前处理和检测条件控制等方面的随意性较大,不能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导致检测过程缺乏可追溯性和规范性。③数据处理环节缺乏必要的复核,部分机构未建立原始记录规范填写与审核制度,数据的真实性缺乏保障;计算结果未经过校对,错误率较高,部分关键数据未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的不确定度评估流于形式,数据的可靠性存疑。④报告审核环节流于形式,部分机构未建立报告多级审核制度,审核人员对原始数据缺乏必要的核查,未对报告结论的合理性进行必要的质疑和复核,对报告中的错误和不规范之处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5]。质量控制流程执行不规范已成为制约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的关键问题,亟待引起高度重视。
1.3 设备管理维护不规范
仪器设备是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开展工作的物质基础,其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然而,当前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普遍存在设备管理维护不规范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检测质量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设备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机构未建立设备台账和使用记录,设备的购置、验收、编码、存放和报废等环节缺乏规范和控制,管理混乱,难以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的可追溯管理。②设备操作规程不完善。部分机构未根据设备特点和检测需求制定明确的操作规范,缺乏对关键参数的动态监测和趋势分析,使用过程随意性大,不能有效防范人为误操作风险,难以保障设备性能。③设备期间核查不到位。部分机构未严格执行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计划,核查频次不足,内容不全面,方法不科学,未能及时发现并消除设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无法确保设备持续满足检测要求。④设备维护保养不及时。部分机构对日常维护保养工作重视不够,未建立设备维护保养操作规范,频次、内容、方法和人员等要素不明确,维护保养记录不完整,不能为设备状态评估提供客观依据,设备故障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检测进度。设备管理维护不规范问题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中较为普遍,已成为影响检测数据质量的重要因素,亟待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2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的优化对策
2.1 强化人员技能培训
强化人员技能培训是提升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质量管理水平的关键举措之一。针对检测人员专业技能不足的问题,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应制定系统化、专业化、常态化的培训方案,持续提升检测人员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①根据检测人员的学历背景、工作经历、知识结构等,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基础知识培训,夯实其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检测标准、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理论功底,使其对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形成全面、系统的认知。同时,要紧跟食品安全形势发展变化,适时更新培训内容,重点加强对新型污染物、非法添加物、食品欺诈等新风险因子的分析研判能力培养,扩宽检测人员知识面,提高其对食品安全新问题、新挑战的认知和应对能力。②充分利用多种培训形式,着力提升检测人员的实践操作技能。例如,可采取理论授课与现场演示相结合的方式,由经验丰富的专家现场讲解并示范关键控制点的操作要领;可组织检测人员赴先进实验室跟班学习,近距离观摩标准操作规范的执行情况;可开展检测技能竞赛活动,营造比学赶超的良性竞争氛围。此外,还应重点加强检测人员对新型检测技术和大型精密仪器的学习应用能力,定期开展专项技术培训,并及时更新培训内容,使检测人员能够及时掌握并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先进仪器设备效能,不断提升检测的灵敏度、精密度和通量,为食品安全把关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总之,强化检测人员技能培训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统筹谋划、持续推进、常抓不懈,不断提升检测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为确保检验检测质量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2.2 规范质控流程管理
规范质控流程管理是保障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质量的核心环节。针对当前质量控制流程执行不规范的问题,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应全面梳理和优化质控流程,明确各环节的管控重点,细化操作规范,强化过程监督,确保质控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可追溯。①加强样品管理,制定统一的样品采集、运输、交接和保存等操作规范,明确样品标识编码规则,规范样品信息登记流程,建立样品台账管理制度,对样品全周期实施精细化管控,最大限度地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完整性和稳定性,为后续检测工作奠定基础。②规范检测操作,制定详细的检测操作规程,明确界定关键参数、关键控制点、允许偏差范围等,并嵌入信息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建立检测过程执行记录和审核制度,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每一步操作赋予唯一标识,确保检测过程可追溯、可核查、可复现。③加强数据处理,制定原始记录规范填写与审核要求,建立复核、校对机制,通过信息系统对数据传输、计算、审核等环节进行严格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工录入、计算错误;同时,要加强数据分析,通过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异常点识别、偏离趋势预警等,并将分析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持续改进检测方案,提高检出率。④强化报告审核,建立覆盖采样、检测、审核和签发全过程的多级审核制度和逐级质疑机制,明确各环节责任人职责,细化审核内容和方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嵌入智能审核规则,提高审核效率,强化人机结合,有效识别报告中的逻辑错误、数据异常、描述不一致等问题,经层层把关,确保报告的规范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2.3 完善设备管理制度
完善设备管理制度是保障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质量的重要基础。针对当前设备管理维护不规范的问题,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应全面梳理设备管理的薄弱环节,制定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强化全过程精细化管控,确保设备性能的稳定和可靠。①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台账,对设备的采购、验收、编码、存放、使用、维护和报废等全生命周期进行规范管理,明确各环节的职责分工和管控要点,确保设备管理全过程可追溯、可查询、可评估。②制定详细的设备操作规程,根据不同类型设备的技术特点和检测需求,细化操作规范和关键参数设置,并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全流程监控;同时,要加强人机交互数据分析,通过采集设备运行参数,建立设备性能评估模型,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故障预警和趋势预判,为设备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例如,对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大型精密仪器,要制定标准操作程序,明确管路连接、进样方式、流速控制和柱温设置等关键参数,建立色谱柱使用和保养记录,定期开展性能考核。③严格落实设备期间核查,制订科学合理的核查计划,明确核查项目、频次、判定标准等内容,选择可溯源标准物质,采用确认有效的核查方法;同时,要加强核查结果分析,建立量值溯源体系,准确评估设备准确度、精密度、测量不确定度等特性参数,为检测数据质量提供计量学依据。④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制定设备日常维护、定期保养、故障抢修等管理制度,明确各项工作的频次、内容、方法、人员等要素,细化维护保养操作规范;建立设备维修联动机制,明确设备故障判断和处置流程,优化备品备件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检测工作的中断概率,提高设备运行效率。例如,对于生化分析仪等常规设备,要建立每日启动前点检、每周清洗保养等维护制度,定期更换反应盘、清洗液路等易耗部件,做好维护记录,确保设备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3 结语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质量管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在检测人员技能、质控流程执行、设备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通过强化人员技能培训、规范质控流程管理、完善设备管理制度等措施,可有效提升检验检测质量管理水平。未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升,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应继续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检测能力和服务水平,为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兴利,翟翠翠.浅析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食品工业,2024(13):68-70.
[2]陶丽娟.食品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食品工业,2024(10):44-46.
[3]王鑫钰.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质量管理问题与解决策略[J].现代农村科技,2024(5):155-156.
[4]刘雯.食品检验检测的常见问题与对策[J].中国食品工业,2024(7):116-118.
[5]吕蓉蓉.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质量管理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J].现代食品,2022,28(20):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