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食品检测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意义及未来发展方向

作者: 孙旭辉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由原来的数量型变为质量型,对食品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品检测是确保食品安全的有效途径,对消费者的生命健康、食品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围绕食品检测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意义,探究了食品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以期为食品安全和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食品检测;食品安全;发展方向

Exploring the Significance of Food Testing to Food Safety and Its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SUN Xuhui

(Laiyang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Laiyang 2652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sustained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people’s consumption concept has changed from the original quantity type to the quality type, and there are also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food safety. Food testing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ensure food safety,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eople’s life and health, the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food industry and society. Focusing on the importance of food testing to food safet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in food testing, in order t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food safety an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Keywords: food testing; food safety; development trend

食品在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需求多样化的同时,对食品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众所周知,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从而给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和市场秩序带来安全隐患。食品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途径,食品检测技术的水平也正朝着更加先进的方向发展。食品检测在食品生产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食品安全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目前食品检测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并对食品检测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1 食品安全现状和食品检测的意义

1.1 食品安全的现状

食品安全通常包括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可持续安全。其中,食品质量安全主要包括食品是否污染、是否有毒,食品添加剂是否过量违规、食品标签是否规范等一系列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食品安全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更关系到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我国非常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并通过立法形式从法律层面对食品生产者和销售者的行为进行约束,这一举措使我国的食品安全得到了保障,使我国的食品产业朝着专业化、健康化的方向稳步发展[1]。

近年来,有关食品安全的事件频频发生,无论是染色粉丝、瘦肉精、黑心月饼,还是地沟油、三聚氰胺问题都表明食品安全隐患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2-4]。①食品安全监管不到位,且各职能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存在职责不清、权责不一的问题,导致监管不力,行政效率低下。②食品原料存在农药、化肥、抗生素、激素以及其他有害物质的不规范使用甚至滥用的问题。③食品添加剂过量、滥用非食品加工用化学添加剂、使用劣质原料以及将一些不达标的塑料包装应用到食品包装中等问题。④转基因食品、酶制剂和益生菌等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不当应用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⑤食品生产企业法律意识淡薄、责任意识不强,尤其一些小作坊业主自律意识较低、素质偏低,导致其加工生产的食品在卫生、质量等方面不达标,降低了食品的安全性。

1.2 食品检测的意义

食品检测作为强化食品安全管理、规范食品行业标准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在目前食品仍然面临着较大的潜在风险与隐患的情况下,具有积极的影响与作用。①食品检测是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的最直接手段。借助食品检测这一手段可以有效防范食品生产企业的不法行为,加强食品企业的自律管理,规范生产企业的行为,从食品的生产源头把控食品安全工作,从而为消费者提供食品安全的保障。②避免检测的漏洞,让食品的生产和销售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最终形成食品行业的良性循环。③完善食品检测行业的管理体系,形成规范化的食品安全检测行业标准,从而推动食品市场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④食品检测是行政执法的重要方式,可有效避免通过检查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查验食品真伪等传统监管方式带来的弊端,从而严格控制食品安全,充分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维护社会的稳定。

2 食品检测存在问题

2.1 缺乏完善的食品检测制度

虽然国家已经从法律法规层面不断完善食品检测的相关规定,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法规中的相关规定缺乏实用性,使得食品检测工作缺少法律依据,难以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缺乏推进食品安全检测的强制性措施以及相应的监管和惩罚制度,导致部分地区因对食品检测的认知不够、重视程度不高,在推行食品检测制度上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使得相关法律法规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故。

2.2 食品检测标准不完善

与食品质量标准相比,食品安全检测标准还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食品安全检测的覆盖面比较狭窄,与检验方法不匹配,导致标准的适用性较差、食品检测数据不合理,从而对检测结果产生不利影响,不利于食品安全的鉴定。②部分现行标准比较陈旧,已不能适应目前的实际需求,不能有效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③多种食品遵循同一检验标准,导致只能对共性指标进行检验,不能精确判断其特殊性,限制了检验作用的发挥。例如,菜籽油分别用检测玉米油、大豆油和花生油的标准进行相关的检验判定,得到的结论均为合格,并没有其特征指标。④相同的食品存在多种检验标准,且检验方法不同,阻碍了检验工作的开展。以苹果为例,进行检测时既有国家标准,也有农业农村部推出的一系列标准,如无公害标准、绿色标准以及果形外观等级标准等,同时还有商业部颁布的苹果的销售质量标准,同一种水果就有5个行业标准。⑤还有一些食品检测标准缺乏操作性,比如在花生油的生产标准中明确规定了不得混合其他食用植物油或非食用油,也不能添加任何类型的香料和香精,但实际进行检测时,对于掺假、添加香料香精等问题并没有给出相应的检验手段和判断依据。⑥与国际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标准的指标设置不科学。

2.3 食品检测人才匮乏,检测技术落后

食品安全检测是对专业要求比较高的一项工作,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性以及工作素养具有较高的要求。目前不少县级基层政府缺乏专业性人才,同时还存在检测人员工作懈怠、对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要性认知不够等问题,而检测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职业操守等都会对检测数据的科学性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因素均不利于食品安全保障和食品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在食品安全的检测技术方面,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检测技术相关研究与应用还比较落后,许多食品检测技术及方法还没有研发成功,如蛋奶类和鱼类等系列食品中导致过敏病症的蛋白检测技术还是空白。

3 食品检测工作的发展对策

3.1 完善食品安全检测法律法规,健全食品安全检测标准

为保障食品安全检测和监管工作的顺利实施,必须有针对性地制定符合食品行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制定食品安全检测的强制性措施,以及严格的惩戒制度,不仅能为食品检测工作的有效进行提供理论依据,还能引导食品安全检测向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5];食品检测的管理者也需进一步加强监管工作,时刻监督食品检测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开展情况,对于不规范的检测行为应及时制止。

要健全检测标准和动态更新机制,对目前已有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进行比较分析、深入研究、重新进行合并归类及调整,对不适用的一些标准进行修订,修改完善其中的不足,补充其中所欠缺的实用性和具体性的条例,增加标准的可操作性;食品检验部门还要及时总结国家新出台的政策和措施,并依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检验标准和规范,对已经确定的尚无具体标准的不安全因素应及时制定与其相符的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从而保证检测人员的检测工作有章可循,为食品检测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6-8];努力提升食品安全的标准等级,构建一套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能与国际食品检测标准接轨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3.2 培养食品检测专业人才,增强其业务能力

食品检测相关工作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素养直接影响食品检测的质量和水平。而在实际的食品检验工作中,受限于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或基本的工作素养等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屡见不鲜。因此,食品检测部门必须提高检测人员的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专业化检测水平,才能适应日益复杂的食品检测工作的新要求和新形势,确保食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1)加强食品检测相关人员职业素养的培训工作,通过定期组织各种讲座、培训活动,使其对食品安全、食品检测的重要性和意义有更深刻的了解,提高自身对食品检测工作的认识;进一步熟悉食品检测的工作流程和具体步骤,能灵活面对食品检验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强化其业务素质,提升服务质效。

(2)为了促进食品检测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政府及相关部门还应通过“传帮带”模式,定期组织检测人员对食品检测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加强新老工作人员的沟通与合作;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选派在职检测人员进行短期培训、学习和交流,更新其专业知识,提高其专业技能;聘请行业内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高的专家,采用“理论授课+现场实训+交流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互动交流,让出去者“取回真经”,让进来者“传经送宝”,从而促进食品检测队伍整体能力的全面提升。

(3)结合当前食品安全和食品检测管理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通过与职业院校、专业培训机构和规模以上企业优质师资力量进行对接合作,加大食品检测专业人才的培养。

(4)加大食品检测工作的考核力度,要在不同的环境中测试食品检测相关人员的水平和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融会贯通。在考核工作人员时,要提高准入门槛,用高标准、严要求来要求工作人员,重视其学历和教育,注重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

(5)调整、改革食品相关企业的人事管理制度和办法,引入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满足现代企业要求的绩效考核方式,为食品检测人员进行攻坚克难工作提供绿色通道,从而激励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3.3 积极引入先进检测设备,应用先进检测技术

食品检测设备和食品检测技术是进行食品检测的重要媒介和基础。因此,为提高食品检测的质量,食品安全检测的相关企业除了要定期对现有检测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外,还需持续引入科学、先进的检测设备,以扩大检测的范围,提高检测的科学性。同时,还应适当加强食品检测设备的研发,将机械自动化引入其中,有效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以及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此外,还应积极引入各种先进检测技术,对引入的检测技术加以强化学习和创新,使之符合我国食品安全检测的实际需要,并且能利用先进的检测技术以及检测设备提升食品安全检测水平,在此基础上构建良好的食品检测体系[9]。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