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体质指数农村居民膳食摄入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的关联性分析
作者: 修雪燕 迪娜•木合亚提 木海热姆•杰力力 吕梅霞 赵静 韩加
摘 要:目的:了解不同体质指数(BMI)农村维吾尔族居民膳食摄入水平与胰岛素抵抗(IR)相关指标的关联性。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8年8月—2019年9月在新疆和田县开展的膳食营养与肥胖相关性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将纳入的552例研究对象,按不同BMI水平分为体重正常组(148例)、超重组(142例)、肥胖组(242例),分析不同BMI水平居民膳食摄入水平与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相关性。结果:调查人群中,男性188名(34.1%)、女性364名(65.9%),平均年龄为(46.2SymbolqB@12.6)岁;3组人群BMI、腰围、臀围、腰臀比、SBP、DBP、TC、TG、HDL-C、LDL-C、FBG、FINS及HOMA-I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类食物摄入量与IR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体重正常组面食类摄入量与FINS、HOMA-IR呈正相关,水果类摄入量与FINS呈正相关,油脂摄入量与HOMA-IR呈正相关(P<0.05);超重组面食类、油脂摄入量与FBG、HOMA-IR呈正相关,大米摄入量与FBG、HOMA-IR呈负相关,水果类摄入量与FBG呈负相关,而薯类摄入量与FINS呈正相关(P<0.05)。各类营养素摄入量与IR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体重正常组能量、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B1、维生素B2、铁及锌的摄入量均与FINS呈正相关,能量、维生素B1和锌的摄入量与HOMA-IR呈正相关;超重组维生素C的摄入量与FBG呈负相关;肥胖组维生素C的摄入量与FINS呈负相关(P<0.05)。结论:和田县维吾尔族居民膳食结构尚不合理,且与IR相关,今后应加强健康教育,指导居民合理膳食,适量增加大米和蔬菜水果摄入,减少精加工小麦粉和油脂摄入。
关键词:维吾尔族;膳食摄入;体质指数;胰岛素抵抗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报告(2020年)》[1]调查表明,我国居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普遍存在,膳食结构尚不合理。不合理的膳食结构是导致肥胖、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2]。胰岛素抵抗(IR)被认为是肥胖等慢性病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3]。膳食是影响IR的重要环境因素。近年来,维吾尔族居民代谢综合征(MS)的发生率高 [4],且肥胖和IR是其主要致病因素[5]。因此,肥胖防治成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和田县位于新疆南部,当地居民饮食具有明显地域特色。本研究旨在分析和田县不同体质指数(BMI)农村居民膳食摄入水平与IR相关指标的关联性,为合理指导居民膳食,防治MS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来自2018年8月—2019年9月在新疆和田县开展的膳食营养与肥胖相关性调查。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按不同BMI水平,将552例研究对象分为体重正常组148例、超重组162例、肥胖组242例。纳入标准:年龄为25~65岁;在调查地区居住超过5年。排除标准:严重疾病(如肝、肾、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等)、孕妇、哺乳期妇女。肥胖判断标准:根据卫生行业标准WS/T 428—2013《成人体重判定》[6],体重正常范围为18.5 kg/m2≤BMI<24 kg/m2、超重范围为24 kg/m2≤BMI<28 kg/m2、肥胖范围为BMI≥28 kg/m2。
1.2 方法
1.2.1 膳食调查 调查前,经由统一训练的调查员向调查对象介绍调查目的和内容,取得调查对象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再进行调查。一般情况调查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月收入、学历、婚姻状况等基本信息。膳食调查采用食物频率问卷(FFQ)结合24 h膳食回顾法。FFQ针对17大类93种食物进行调查,包括面食类、大米、薯类、杂粮、蔬菜类、水果类、畜肉类、禽肉类、鱼类、奶类、蛋类、油和盐等食物,收集研究对象各种食物的食用频率和摄入量。24 h膳食回顾法记录24 h内摄入的全部食物类型和数量。使用各种食物图谱和食具,便于判断研究对象食物摄入量大小。
1.2.2 体格检查 调查员按照统一标准和方法进行测量,测量指标包括身高(cm)、体重(kg)、腰围(cm)、臀围(cm)和血压(mmHg),重复测量2~3次,取平均值。
1.2.3 实验室检测 采用BS-4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深圳迈瑞公司)检测空腹血糖(FBG)、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LD-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采用BS-800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深圳迈瑞公司)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OMA-IR=FBG×FINS/22.5。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营养计算软件V2.7.5.8(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与北京飞华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录入调查对象每日详细食物摄入量,计算导出平均每日各类食物和营养素摄入情况。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均数SymbolqB@标准差(xSymbolqB@s)进行统计描述,组间分析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采用Pearson进行各类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调查居民中,男性188例(34.1%)、女性364例(65.9%);平均年龄为(46.212.6)岁。3组人群BMI、腰围、臀围、腰臀比、SBP、DBP、TC、TG、HDL-C、LDL-C、FBG、FINS及HOMA-I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体重正常组相比,超重组和肥胖组BMI、腰围、臀围、腰臀比、TC、TG、HDL-C、LDL-C、FBG、FINS水平及HOMA-IR均明显升高(P<0.01),肥胖组SBP和DBP上升(P<0.01);与超重组相比,肥胖组BMI、腰围、臀围、腰臀比、DBP、TG、LDL-C、FINS水平及HOMA-IR明显上升(P<0.01)(表1)。
2.2 各类食物、营养素摄入量与IR相关指标的相关性
各类食物摄入量与IR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体重正常组面食类摄入量与FINS、HOMA-IR呈正相关,水果类摄入量与FINS呈正相关,油脂摄入量与HOMA-IR呈正相关(P<0.05);超重组面食类、油脂摄入量与FBG、HOMA-IR呈正相关,大米摄入量与FBG、HOMA-IR呈负相关,水果类摄入量与FBG呈负相关,薯类摄入量与FINS呈正相关(P<0.05)。
各类营养素摄入量与IR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体重正常组能量、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B1、维生素B2、铁及锌的摄入量均与FINS呈正相关,能量、维生素B1和锌的摄入量与HOMA-IR呈正相关(P<0.05);超重组维生素C的摄入量与FBG呈负相关(P<0.05)。肥胖组维生素C的摄入量与FINS呈负相关(P<0.05)(表2)。
3 讨论
IR是指胰岛素的效应器官(如脂肪组织、骨骼肌、肝脏、血管内皮细胞及动脉平滑肌细胞等)对正常剂量的胰岛素产生低于正常生物学效应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IR的发生与肥胖程度密切相关,且是导致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7]。肥胖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糖脂代谢异常,进一步加重IR程度[8]。本研究结果显示,较体重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TC、TG、HDL-C及LDL-C明显升高,肥胖组SBP和DBP上升,提示超重肥胖人群多伴有IR和糖脂代谢异常,而肥胖人群还易发生高血压。
饮食可通过对IR、炎症等生物机制影响代谢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不同食物因营养及植物化学物含量不同,对糖代谢的影响也不同。在各类食物中,谷类对碳水化合物影响最大。据报道[9],维吾尔族居民精加工粮食摄入增多,粗杂粮摄入减少。精加工粮食加工时会损失大量营养物质(如维生素、膳食纤维等),且碳水化合物含量丰富,摄入过量碳水化合物会影响体内糖代谢,降低胰岛素敏感性,从而加重IR程度[10]。本研究中,体重正常组和超重组面食类摄入量与HOMA-IR呈正相关,证明随着面食类摄入量的增加,IR的发生风险上升;超重组大米摄入量与FBG、HOMA-IR呈负相关。国内外对大米摄入量与糖代谢的研究结论尚不一致。Villegas等[11]研究结果显示:大米摄入量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日本的一项前瞻性研究也显示相同结果,即糖尿病的患病风险随着大米摄入量的增加而增加[12]。而Fei Dong等[13]报道,大米摄入与2型糖尿病患病呈负相关关系。此外,本研究中超重组薯类(主要是土豆)摄入量与FINS呈正相关。薯类含有丰富的淀粉,过多摄入可能会对葡萄糖代谢产生负面影响。据报道[14],食用土豆与FBG浓度增加、IR和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有关。本研究还显示,体重正常组和超重组油脂摄入量与HOMA-IR呈正相关,证明较高油脂摄入是导致IR的重要因素。维吾尔族喜食抓饭、烤包子、烤肉等含有大量油脂的食物[9],而高浓度游离脂肪酸可抑制β细胞分泌胰岛素,还可引起外周组织的“脂毒性”作用[3]。超重组水果摄入量与FBG呈负相关,其他各类食物未见相关性。
在各类营养素中,B族维生素缺乏会影响能量代谢,使IR、肥胖、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的发生概率增加,这可能与MS的发生机制有关[15]。维生素B1以辅酶形式参与体内葡萄糖代谢,在高糖条件时,大量维生素B1可使转酮酶的活性增加,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并改善胰岛素的分泌,维生素B1缺乏可导致胰岛素合成和分泌功能障碍[16]。有研究报道[17],补充较高维生素B1与降低MS风险有关,而本研究中膳食维生素B1摄入量与HOMA-IR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体重正常组与其呈正相关,超重肥胖组未见相关性,还有待进一步分析。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的水果类有助于改善IR和控制血糖[18]。膳食纤维随食物进入消化道,吸附体内部分葡萄糖,从而降低消化道中葡萄糖的浓度,此外膳食纤维还能改善神经末梢组织胰岛素的需求量,以减少胰岛素的分泌,从而调节血糖水平[19]。维生素C能清除体内过多的自由基、降低IR程度、改善胰岛β细胞分泌和合成功能[20]。本研究中超重组维生素C摄入量与FBG呈负相关,肥胖组维生素C与FINS呈负相关,与其他报道一致[19]。此外,微量元素紊乱也可导致机体氧化应激水平升高,从而可能促进IR、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21]。铁作为强氧化剂可催化多种细胞反应,增加细胞氧化应激水平,损伤胰岛β细胞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本研究显示,体重正常组铁的摄入量与FINS呈正相关,提示较高的铁摄入水平可能使机体发生糖代谢异常。锌是一种重要的微量营养素,具有多种生物功能。锌通过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影响胰岛素受体水平,从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22]。有研究证实[23],锌的补充剂可以改善IR,而且可能影响与IR相关的一些危险因素。4周的锌补充对健康的黑人和白人青少年女孩早期的胰岛素水平没有影响[24]。本研究中,锌的摄入量与FINS和HOMA-IR呈正相关,与上述研究不一致,这与居民红肉摄入量是否有关还有待进一步分析。有文献报道[25],摄入大量肉类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和肥胖,而肥胖是空腹血糖受损和IR的一个风险因素。
综上所述,调查居民膳食结构尚不合理,且与IR相关。今后应重视膳食营养对疾病的影响,加强营养宣教力度,提高居民健康素养,以减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发布会图文实录[EB/OL].(2020-12-23)[2021-04-19].http://www.scio.gov. cn/xwfbh/xwbfbh/wqfbh/42311/44583/wz44585/Document/1695276/1695276.htm?from=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