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外营养支持对结直肠癌化疗患者作用的研究
作者: 袁伟 陈文锋 杨小娟 王佳丽 王海 王静霞
摘 要:目的:探讨肠内外营养支持对结直肠癌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免疫状况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2月—2021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20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患者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P>0.05)。在化疗的基础上,2组患者均接受膳食指导,对照组患者经口摄入能量不足部分采用经肠外营养补充,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肠内联合肠外的方法补充。比较2组患者营养状况、免疫状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化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P、PA、ALB水平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IgG、IgM、IgA升高水平也较对照组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861,P=0.027),白细胞下降、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伤及骨髓抑制发生例数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结直肠癌患者化疗期间,给予适当的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状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结直肠癌;肠内营养;肠外营养;营养状况;不良反应
营养支持治疗现已广泛用于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加快疾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疾病预后[1-5]。本研究探讨肠内外营养支持对结直肠癌化疗患者的影响,以更好的改善结直肠癌治疗现状。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8年2月—2021年3月经临床及病理已确诊为结直肠癌,且需行结直肠癌术后辅助性化疗的200例结直肠癌患者。纳入NRS 2002评分≥3分,已知情本研究,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有合并重要脏器严重疾患,严重感染性疾病,有精神、神经异常及拒绝加入本研究的患者。经纳入和排除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男性60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为(60.97±7.951)岁,BMI为(19.85±1.114)kg/m2,肿瘤直径大小≤5 cm者60例,>5 cm者40例,肿瘤分化程度为低、中、高者分别有45、34、21例,TNM分期为T1-T2者59例、T3-T4者41例,平均NRS 2002评分为(3.62±0.789)分;对照组男性58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为(61.12±7.853)岁,BMI为(19.86±1.118)kg/m2,肿瘤直径大小≤5 cm者61例、>5 cm者39例,肿瘤分化程度为低、中、高者分别有48、32、20例,TNM分期为T1-T2者53例,T3-T4者47例,平均NRS 2002评分为(3.74±0.872)分。2组患者出生性别、年龄、BMI、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及NRS 2002评分均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表1)。
1.2 干预方法
2组患者均采用mFOLFOX6化疗方案,奥沙利铂(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40817)85 mg/m2,ivgtt,第1天;亚叶酸钙(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4300)400 mg/m2,ivgtt,第1天;5-FU(远大医药黄石飞云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138)400 mg/m2,微量泵静脉泵入,第1天,1 200 mg/(m2·d)×2 d(46~48 h总量2 400 mg/m2)持续ivgtt。化疗每2周为1周期,共12周期。对照组患者在行化疗期间,经临床营养师行NRS 2002评估和了解患者膳食习惯的基础上给予膳食指导,让患者经口自由进食,能量不足部分采用补充性肠外营养补充,包括10%葡萄糖、氨基酸、结构中长链脂肪乳,适量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6、钾等微量营养素及电解质。观察组患者能量不足部分则采用肠内联合肠外的方法补充,肠外制剂与对照组相同,肠内营养制剂选择肠内营养乳剂瑞能(华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72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经口或经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补充,初始剂量从500 mL/d开始,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适量增加。
1.3 观察指标
在化疗前1 d及化疗结束观察1 d后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IgG、IgM及IgA水平。观察患者在行化疗期间,是否出现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肝功能异常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记录并及时处理。比较2组患者血清营养指标及免疫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6.0,计数资料用频数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2组患者化疗前后营养状况变化情况
2组患者化疗前血清TP、PA、ALB水平无差异(P>0.05),化疗后均较前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清TP[(69.31±1.978)vs(67.66±2.124)]g/L、PA[(256.23±3.598)vs(224.49±4.580)]mg/L及ALB[(36.90±2.047)vs(34.71±1.552)]g/L改善情况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表2)。
2.2 2组患者免疫指标变化情况
2组患者化疗前血清IgG、IgM及IgA水平无差异(P>0.05),化疗后均较前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清IgG[(11.94±0.992)vs(10.16±0.948)]mg/L、IgM[(1.96±0.131)vs(1.41±0.128)]mg/L及IgA[(2.91±0.187)vs(2.34±0.199)]mg/L改善情况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表3)。
2.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由表4可知,观察组患者发生白细胞下降9例、消化道6例、肝功能损伤5例、骨髓抑制1例,共22例发生不良反应,反应率为22%;对照组患者发生细胞下降12例、消化道12例、肝功能损伤8例、骨髓抑制3例,共35例发生不良反应,反应率为3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1,P=0.027)。
3 讨论
结直肠癌是一种严重威胁我国居民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的恶性肿瘤,造成了严重的社会负担。由结直肠癌导致的死亡病例18.71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8.01%[1],如何有效地降低我国结直肠癌疾病负担是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在结直肠癌治疗的众多手段中,化疗为重要手段之一,可有效抑制病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2]。但患者在接受化疗中也会对肠屏障造成损伤,影响机体对肿瘤的免疫监控功能,引起患者食欲下降,膳食摄入减少,造成一系列如恶心呕吐腹泻、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等不良反应 [6-7]。相关研究报道,结直肠癌患者营养指标与化疗预后息息相关[8]。即化疗可通过影响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状况,增加不良反应发生,进而影响化疗效果和疾病预后。
近年来,肠内营养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逐渐凸显,在患者存在胃肠道功能的情况下,肠外营养支持已逐渐被肠内营养所代替。一方面,肠内营养治疗更适合人体生理特征,利于调节蛋白质代谢及合成作用,为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提供必须的能量;另一方面,肠内营养具有维持肠道菌群稳定,促进肠蠕动,提高肠道消化分泌能力,维持正常的胃肠道功能等优点[9]。尤其对于结直肠癌患者,因疾病和手术影响,胃肠道功能受到严重影响,但仍保存一定的消化吸收功能,此时行化疗,患者在化疗药物的影响下,使得患者食欲、消化、吸收等受到严重影响,若不及时利用残存的消化道功能,则会使肠道功能恢复速度减慢,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疾病预后。相关研究也显示,在结直肠癌患者化疗期间行肠内营养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减少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9-10]。但有关研究显示,对于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在肠内营养摄入达不到标准需要量的情况下,行必要的肠外营养支持,可更好的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免疫功能[5]。本研究发现,在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行化疗期间给予个体化的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降低情况。白蛋白由肝脏产生,不仅与患者营养状况相关,与机体免疫功能也密切相关,其血清水平对患者预后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前白蛋白在体内储存很少,生物半衰期仅1.9天,故其水平是反映营养状况的灵敏指标。另外,患者血清IgG、IgM及IgA水平也得到有效改善,即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状况均得到有效恢复。
mFOLFOX6化疗方案是临床上一种常用的结直肠癌化疗方案[11]。奥利沙铂具有细胞毒性,5-FU通过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而抑制DNA的合成,亚叶酸钙与氟尿嘧啶并用提高氟尿嘧啶的疗效,从而达到较好的抗肿瘤作用。但奥利沙铂、5-FU及亚叶酸钙会引起骨髓抑制,使白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还会造成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腔炎、腹痛腹泻等消化道不良反应,以及肝功能损伤等的不良反应。在本研究中发现,经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给予患者充足的能量物质和抗氧化微量营养素可有效降低患者白细胞下降水平,减少消化道不良反应和肝功能损伤,改善骨髓抑制情况,从而间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疾病预后。李慧青等[12]研究也直接得出,在NRS 2002营养评估的基础上,经肠内及补充性肠外给予患者适量营养,不仅可改善营养状况,也更好地改善了患者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角色功能。
综上,在结直肠癌患者化疗期间,给予适当的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状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郑荣寿,孙可欣,张思维,等.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19(1):19-28.
[2]侯丁丁,赵力.Ⅱ~Ⅲ期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方案[J].医学信息,2021,34(18):6-9.
[3]张晓云,孙京,刘金英.足量营养支持改善肿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和营养状况[J].现代肿瘤医学,2021,29(16):2887-2890.
[4]邹晴晴.化疗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胃癌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处方药,2021,19(8):66-68.
[5]宋海涛,戴咏梅,徐艳.营养风险筛查及肠内外序贯营养支持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J].肿瘤药学,2021,11(3):366-371.
[6]郝菁华,董莹,马继鹏,等.扶正护膜汤对结直肠癌术后应用mFOLFOX6化疗的减毒增效作用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21,37(5):71-74.
[7]闫韶花,许云,闫蕴孜,等.口服中药改善结直肠癌辅助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1,23(5):1598-1609.
[8]贺艳玲,蔡华,张军玲,等.晚期结直肠癌营养指标与化疗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020,7(3):295-300.
[9]王朝霞.复配益生菌肠内营养对结直肠癌化疗所致肠屏障功能障碍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9,18(3):468-470.
[10]刘娇,冯觉平.早期肠内营养对结肠癌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6,38(6):888-890.
[11]王淑萍,郑秋惠.精芪升白汤联合FOLFOX6方案辅助化疗直肠癌的疗效观察[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9,47(1):33-3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