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计量法的国内外农产品质量追溯研究

作者: 薛文凯 柳正元 杨开良 高俊峰 段劼

基于文献计量法的国内外农产品质量追溯研究0

摘 要:目的:通过分析CNKI和WOS数据库中有关农产品质量追溯的文献,总结国内外农产品追溯研究情况,为农产品及其他产品的追溯研究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联合国对农产品的定义,结合我国特有农产品种类,检索CNKI和WOS两个数据库中的农产品质量追溯文献,使用文献计量法对国内外农产品追溯发展历程、主要研究机构、研究国家、主要作者、发表期刊、追溯技术等进行分析。结果:我国农产品质量追溯研究发文量远超国外,且发展较快;虽然发文量中国居世界第一,但影响力不如国外,而个人影响力较高;国内外农产品质量追溯研究对象及追溯技术不尽相同;国内农产品质量追溯研究多从产品源头正向追溯,而国外多注重从产品本身开展逆向追溯研究。结论:应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追溯研究整体水平,关注国际先进农产品追溯研究机构,扩展可追溯研究农产品种类,大力研发高水平可追溯技术。

关键词:农产品;可追溯体系;文献计量法;研究进展

开展农产品质量追溯是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也在逐渐提高。然而,一些经销商为了利益,以次充好,把劣质甚至是有毒农产品投入市场,对民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1]。国外发达国家从爆发“疯牛病”后逐步重视并开始了对农产品质量追溯的研究,认为追溯是保障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重要手段[2-6]。进入21世纪后,国际社会对农产品产运销全过程的追溯需求日益提高。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可追溯性”(Traceability)定义为:“Traceability is the history,application or location of an entity by means of recorded information”,即对追溯对象所处环境、应用场景、流通历史等信息进行记录,使用各类标识码对追溯对象的来源及流向进行追踪[7-8]。我国对农产品质量追溯定义为“指运用信息化的方式,跟踪记录生产经营责任主体、生产过程和产品流向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满足政府监管和公众查询需要的管理措施”[9]。研究发现,95%的农产品质量问题是掺假[10],此外是标注虚假原产地[11]。国外最早使用传统标签来追溯农产品流通,例如射频识别码(RFID)和条形码等,但由于此类技术并非完全可靠,近年来逐渐发展为使用化学分析、色谱光谱分析、同位素分析、DNA分析技术和扩增技术等手段来进行农产品追溯[10,12-15]。这些技术可以识别农产品个体及其差异,可以有效保障产品质量。近年来,还有利用先进纳米技术来追溯不同食品流通[16]。近年来,追溯系统开始应用于各行各业,例如汽车、飞机等工业品生产商使用追溯体系来追踪质量不过关的产品[17]。我国非常重视农产品质量追溯工作,并于2017年建立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农业农村部)。国内已有学者从我国农产品可追溯参与者主体的角度进行了综述,也有学者对国外可追溯食品研究进行了综述,但系统使用文献计量法来全面分析国内外农产品质量追溯的研究还未见到。本研究基于文献计量方法对WOS和CNKI中有关国内外农产品质量追溯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使用数据挖掘、信息分析、可视化展示等方法,对国内外农产品质量追溯领域的现状、趋势、热点等问题进行分析,为农产品及其他产品质量追溯研究及管理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文献数据分别选择了2个国际主流的文献检索数据库作为文献分析来源。从中国知网(CNKI)中检索中文文献、从Web of Science(WOS)中检索英文文献。为全面了解国外研究情况,选取了其中的“所有数据库”,该库包含了韩国、俄罗斯、西班牙、葡萄牙等语言的索引文献。

1.2 数据采集

数据收集时间跨度为2020年12月31日前所有年份。检索日期为2021年1月6日。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定义的关键词(FAO):agri* OR agro* OR farm* OR food* and corresponding specific foods,including livestock OR husbandry OR dairy OR fruit OR grain OR cereal OR meat OR pork OR beef OR chicken OR fish OR vegetable OR grape OR wine OR rice OR coffee OR oil OR horticulture OR maize OR wheat OR potato OR soybeans OR cassava OR tomato OR barley OR cotton OR apple OR sugar cane OR sugar beet。在搜索中国文献时,对有些农产品采用了多个关键词进行检索,例如“生猪”、“猪”和“猪肉”,“乳制品”和“生鲜乳”,“牛”和“牛肉”、“水稻”和“大米”。同时,参考了农业农村部颁布的相关文件,增加了我国几类特色农产品关键词,例如“茶叶”和“茶”等。

1.2.1 CNKI数据库检索式和检索结果 中文文献检索范围为CNKI总库,去除所有外文文献,同时去除会议、报纸等记录,只选取期刊和学位论文。

检索式:篇名=(追溯)And关键词=农业+农产品+农场+食品+牲畜+畜牧业+乳制品+牛奶+生鲜乳+奶粉+羊奶+奶酪+水果+谷物+肉类+猪+猪肉+生猪+牛+牛肉+鸡肉+羊肉+水产品+蔬菜+葡萄+葡萄酒+大米+水稻+咖啡+油+园艺+玉米+小麦+马铃薯+大豆+木薯+番茄+大麦+棉花+苹果+糖甘蔗+甜菜+茶叶+茶。

根据上式共检索出文献850条。通过对这些文献进行逐文筛选,筛去与农产品追溯体系没有直接关系的文献,最终确定为807篇。

1.2.2 WOS数据库检索式和检索结果 英文文献检索范围为WOS中的“所有数据库”,包含了1985年及以后的文献。

检索式:TI=(traceability)And KP=agri* OR agro* OR farm* OR food* and corresponding specific foods,including livestock OR husbandry OR dairy OR fruit OR grain OR cereal OR meat OR pork OR beef OR chicken OR fish OR vegetable OR grape OR wine OR rice OR coffee OR oil OR horticulture OR maize OR wheat OR potato OR soybeans OR cassava OR tomato OR barley OR cotton OR apple OR sugar cane OR sugar beet。

根据上式共检索出文献225条。通过对这些文献进行逐文筛选,去除与农产品追溯体系没有关系的文献,最终确定为167篇。

1.3 文献计量法

文献计量法以文献计量学为理论基础。文献计量学是以文献或文献相关媒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学、统计学等计量方法、研究文献和文献工作系统的数量关系和规律,以及探讨科学技术动态特征的一门科学[18]。文献计量法是借助文献的各种特征数量,采用数学与统计学方法来描述、评价和预测科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图书情报学分支学科[19-20]。

1.4 数据处理方法

借助数据库的可视化分析功能对检索结果按国家、机构、来源、作者等进行归类分析。利用CNKI进行中文文献分析,利用WOS进行英文文献分析,再将两个数据库的文献进行对比分析。图片参考源于CNKI数据库网站提供的在线分析数据以及WOS数据库提供的在线分析检索结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国内外农产品追溯研究年度变化

在分析国内外农产品质量追溯文献发表量时,为了真实反映国外研究对象,通过逐篇分析,从WOS检索结果的167篇文献中单独挑选出了40篇文献。这40篇外文文献的研究对象是国内农产品追溯情况,将其与剩余的127篇WOS外文文献及807篇CNKI中文文献进行发表量年度分析。由图1可知,全球关于农产品质量追溯的研究大致开始于2000年。国内外研究起步时间接近,但发展趋势不同。国外最早关于农产品质量追溯的文献发表于2001年。随后发文量呈上升趋势,但变化较为平稳,2017年发文量达到最高,为18篇。国内最早的农产品质量追溯文献发表于2004年,发文量2005—2010间呈快速增长趋势,2011年短暂下降,在2011—2013年间出现发文量高峰,2013年后呈波动下降趋势,2013年为发文量最大值,该年度共发表81篇。

2.2 国内外农产品追溯主要研究国家及机构分析

2.2.1 全球农产品追溯主要研究国家 以WOS检索结果为依据,按国家排名,由表1可以看出,中国农产品质量追溯领域发表的文献量排名第一(47篇,27.98%),意大利排名第二(46篇,27.38%),西班牙排名第三(13篇,7.74%)。其中,除了中国、马来西亚和巴西外,其他国家都属于发达国家。从文献总被引频次来看,意大利远超其他国家,总被引频次为1 415次;我国排第二,文献总被引频次为677次;美国发文量总被引频次为251次,排第三。文献篇均被引频次排前三位的国家分别是德国(57次)、葡萄牙(38次)和意大利(31次)。我国文献篇均被引频次为14次,排第八。从总被引频次和篇均被引频次来看,意大利在农产品质量追溯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表1)。

2.2.2 国内外农产品追溯主要研究机构 分别从WOS及CNKI中按研究机构进行检索并排序。WOS数据库中总发文量排名第一、第二的机构均是我国研究机构及院校,分别是中国农业科学院(CAAS)和中国农业大学(CAU),发文量分别是13篇、6篇。排名第三至第五位的研究机构发文量均为5篇,分别是意大利埃德蒙·马赫基金会、意大利农业经济研究和分析理事会、法国国家农业研究所。CNKI中总发文量排第一的机构是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发文31篇,排名第二至第五位的机构分别是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使用总被引频次及篇均被引频次分析以上机构发文影响力。由表2可见,WOS数据库中我国CAAS发文总被引频次排第一,为252次。发文总被引频次排第二至第五的机构分别是法国INRA、意大利CREA、中国CAU、意大利FEM。从篇均被引频次来看,法国INRA排第一,篇均被引38次,第二至第五依次为意大利CREA、中国CAU、意大利FEM和中国CAAS。综合来看,法国INRA和意大利CREA研究影响力较强,篇均被引频次均超过35次。CNKI数据库中,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称“国家农业信息中心”)总被引频次排第一,为1 293次。第二至第五位依次为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篇均被引频次排第一的机构是南京农业大学,篇均被引45次,第二至第五位依次为国家农业信息中心、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综合来看,国家农业信息中心和中国农业大学在农产品质量追溯研究领域影响力较强。

2.3 国内外农产品质量追溯研究主要作者分析

2.3.1 国内农产品质量追溯主要作者分析 考虑到我国专家学者的部分研究文献会以英文发表,为了全面分析国内农产品质量追溯研究的作者情况,本研究在提取了CNKI中文作者信息外,还提取了WOS中以国内农产品为对象的文献作者。由表3可见,CNKI数据库中农产品质量追溯发文量排名前10的作者中有4人来自国家农业信息中心,有3人来自高等院校,有2人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1人来自中国农业部。发文超过10篇的专家均来自国家农业信息中心,分别是钱建平25篇、杨信廷22篇、孙传恒14篇、刘学馨13篇。其他6位作者发文均低于10篇。仍使用总被引频次和篇均被引频次来分析以上作者发文影响力。总被引频次排名前四的作者也均来自国家农业信息中心,总被引频次均超过500次,其中排名第一的是杨信廷,总被引频次为1 197次。排名第五至第八位的专家发文总被引频次均超过100次。从篇均被引频次来看,中国农业大学乔娟排第一,篇均被引频次为65次,国家农业信息中心的孙传恒和杨信廷篇均被引频次分别排第二和第三,排名前六的作者发文篇均被引频次均超过40次。综合来看,国家农业信息中心杨信廷在本领域研究影响力较强,发文总量、总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分别排第二、第一、第三。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