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哺乳期妇女摄入状况与母乳中含量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 杨月 戴楠 丁叶 秦蕊 胡漫丽 武洁姝 汪之顼
摘要:目的:探讨哺乳期妇女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摄入情况与母乳中PUF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于南京市纳入110名产后30~50天的健康哺乳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进行3天膳食调查(即时性图像法),用膳食数据库计算能量及各PUFA摄入量。采集母乳后,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母乳PUFA水平。应用SPSS 26.0对PUFA摄入与母乳5种PUFA水平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对象日均能量摄入为2 044.28 kcal,ω-6和ω-3两种PUFA占能量的百分比分别为6.28%和0.89%,亚油酸(LA)、α-亚麻酸(AL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日均摄入水平为14.61、1.83、50.94 mg/d,LA摄入量和花生四烯酸(ARA)的摄入量间呈现强的正相关性(r=0.656,P<0.01)。母乳中LA百分含量为23.76%、ALA为1.63%、ARA为0.53%、DHA为0.16%、二十碳五烯酸(EPA)为0.08%。ALA、ARA、DHA摄入量分别与母乳中ALA、ARA、DHA含量有一定正相关(P<0.05)。EPA摄入量与母乳中DHA含量以及DHA摄入量与母乳中ALA含量均呈一定正相关性(P<0.05)。结论:南京市江宁区哺乳期妇女除DHA摄入量较低,其余PUFA摄入量适宜。母乳中EPA和DHA水平偏低。PUFA的摄入与母乳中PUFA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哺乳期妇女;膳食;母乳;多不饱和脂肪酸
乳脂中约有90%为脂肪酸,对婴儿近期和远期健康发挥重要作用,尤以PUFA最为显著[1-6]。PUFA可通过外界食物提供,也可由必需脂肪酸亚油酸(LA)和α-亚麻酸(ALA)在机体内合成,然而,婴幼儿的发育还不完全,其合成能力较弱。因此,对纯母乳喂养儿来说,母乳是其获取PUFA的重要途径。哺乳期母体的膳食营养状况不仅影响其自身健康,还通过乳汁的量和质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7-8]。目前,国内外已有多项关于哺乳期妇女膳食与母乳脂肪酸的相关性研究,因种族、饮食文化等的差异,其研究结果并不一致。2018年拉脱维亚一项研究表明,食用鱼类可增加母乳中DHA的水平[9]。我国一项三城市产后乳母膳食与母乳研究也表明,DHA膳食摄入量与母乳DHA浓度呈显著正相关[10-11],但2019年波兰的一项研究表明,短期膳食中ω-3PUFA的摄入量并不能影响母乳中ω-3PUFA含量[12]。本研究通过调查南京市江宁区哺乳期妇女膳食PUFA的摄入情况及其与母乳中PUFA的水平的相关性,为哺乳期妇女合理摄入PUFA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8年12月—2019年1月,在南京市江宁区妇幼保健院招募产后30~50天的健康哺乳期妇女,共110人。按照知情同意原则,所有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得到南京医科大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1)20~40周岁产后30~50天的健康哺乳期妇女;(2)单胎妊娠,足月儿,出生体重≥2 500 g;(3)目前纯母乳喂养。排除标准:(1)乳母患有任何已知或未知的传染性疾病、恶性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性疾病、精神疾病,或任何妊娠期并发症以及乳腺相关疾病;(2)怀孕或哺乳期间吸烟饮酒等,素食饮食者;(3)目前正在或过去30天内参加其他研究项目。
1.2方法
1.2.1基本信息与PUFA摄入情况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与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访谈,记录其一般信息,如年龄、学历等基本情况、孕前及孕期情况、生产情况、产后情况以及婴儿的出生情况、健康状况和喂养情况。同时,询问家庭主要烹调油以及营养素补充剂摄入情况,特别是富含PUFA的营养素补充剂,详细记录品牌种类与名称以及服用的剂量。采用即时性图像法[13],调查研究对象3天的膳食情况。要求研究对象分餐单独进食,每次进餐前,将装有食物的餐盘置于印有背景坐标和外围红框线的餐盘背景纸上,并在食物旁附上便签,详细记录食物名称与成分。餐前、餐后用手机或相机分别从正上方、前45°、后45°3个角度对食物进行拍摄,确保整个外围框线都在拍摄范围内;三餐之外的加餐也需进行同样的拍摄。完成后要求研究对象将图片传输给调查人员,由经专业训练的膳食评估员参照课题组制定的《图像法膳食评估食物图谱》,与获得的食物图片比较,对膳食进行估量;将食物估量的原始数据录入EpiData数据库中以验证估量的准确性;估量结果统一录入基于《中国食物成分表(2018)》[14]建立的膳食评估数据库,对数据库中部分食物缺少的脂肪酸数据,采用美国食物成分数据库[15]进行补充,得到较为完善的食物脂肪酸数据库,再结合调查得到的补充剂摄入情况,计算PUFA的摄入量,并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的相关参考水平进行比较。
1.2.2母乳采集及母乳PUFA水平分析乳汁样本在上午07∶30—09∶00使用同一品牌的电动吸奶泵进行采集。采集10~15 mL后置于聚丙烯管中,储存于实验室的-20 ℃低温冰箱,1周后移至-70 ℃冰箱等待检测分析。采用经Röse-Gottlieb等[16]改进的方法提取乳脂,应用气相色谱仪测定乳汁中PUFA水平。步骤:(1)脂肪的提取,取5 mL母乳,加入1 mL的氨水(25%~28%),充分混合后放入(65±5)℃的水浴锅,加热20 min,取出后冷却至室温,分别加入5 mL乙醇,10 mL的乙醚和10 mL石油醚,充分混匀后静置2 h,吸取上清液于离心管。将第一次脂肪提取过程中的乙醇、乙醚、石油醚用量减半,重复操作,进行第二次提取,将得到的提取液与第一次提取液合并,氮吹除去溶剂,得到脂肪。(2)脂肪酸甲酯化,取30 mg脂肪到离心管,加入800 μL正己烷,500 μL氢氧化钾-甲醇溶液(2 mol/L),振荡2 min,加入无水硫酸钠除去少量水,离心后取上层有机相,膜过滤后用气相色谱仪分析。(3)色谱条件:气相色谱仪,Agilent7820A(美国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配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采用DB-Fast FAME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μm)。升温程序:起始柱温80 ℃,维持0.5 min,然后以40 ℃/min升温至165 ℃,维持1 min,再以2 ℃/min升温至220 ℃,维持2 min;进样口和氢火焰检测器温度均为250 ℃;载气为氮气;流速为20 mL/min;分流比100∶1。
1.3质量控制
调查员和膳食评估员需经统一严格的培训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入正式调查。调查员需形成统一标准规范的访谈方式(研究项目的介绍、基本信息的询问以及膳食调查方法的说明)和乳样采集方法;采集中所用的器械、容器都经严格消毒且单人单次使用;乳样经统一储存,应用统一检测方法进行测定。调查员需与研究对象建立联系,及时解决调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收到膳食记录和照片时,及时与研究对象进行核对,对于膳食记录信息有误或缺失或膳食图片不符合要求者,调查员及时与研究对象联系重新记录或补拍图片,保证膳食调查的可靠。基本信息采用Epidata双轨录入,膳食由2名评估员进行评估,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1.4数据分析
对哺乳期妇女基本信息、PUFA摄入量以及母乳中PUFA的水平进行统计描述,定量资料正态分布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D)表示,非正态分布数据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edian±IQR)或百分比(%)表示。评估PUFA摄入量与母乳PUFA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用Spearman相关分析。所有统计检验均为双侧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判断标准。使用SPSS 26.0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研究对象基本信息
参与本研究的哺乳期妇女平均年龄为31.00岁,平均身高160.00 cm,孕期增重平均为15.00 kg。所有调查对象的平均孕周为改为(39周+6天),自然分娩率为58.18%。孕前BMI、产后BMI、胎次等统计结果见表1。
2.2膳食PUFA摄入情况
2.2.1PUFA的摄入情况该研究中哺乳期妇女的能量日均摄入为2 044.28 kcal,低于哺乳期妇女能量需要量(EER),总脂肪供能比为34.77%E。如表2所示,LA和ALA的日均摄入水平分别为14.61、1.83 g/d,摄入量较适宜。EPA和DHA除平日膳食摄入外还有相关补充剂的摄入,DHA仅通过膳食摄入,平均摄入量仅为38.89 mg/d,通过DHA补充剂的摄入,23.64%的乳母可达到推荐量。LA与ALA的比值约为7.84:1,约85%的乳母ω-6PUFA和ω-3PUFA摄入量达到参考水平。
2.2.2PUFA摄入量间的相关性分析如表3所示,LA与ALA、ARA、EPA间均有一定的相关性(P<0.01),其中,LA与ARA摄入量间呈强相关(r=0.656>0.6,P<0.01)。ALA和ARA间的相关系数为r=0.414(0.4<r<0.6,P<0.01),呈现中等强度的正相关。ARA与DHA间的相关系数为r=0.275(0.2<r<0.4,P<0.01),可认为这两者间存在弱相关。EPA和DHA摄入量间相关性不显著(P>0.05)。
2.3母乳中PUFA水平
如表4所示,总PUFA占总脂肪酸的27.88%,母乳中5种PUFA中LA的相对浓度最高,为23.76%,ARA的平均水平为0.53%。母乳ω-3PUFA中,ALA的相对浓度为1.63%,EPA和DHA含量相对较低,分别为0.08%和0.16%。母乳中ω-6PUFA与ω-3PUFA的比值的平均水平为13.37∶1。
2.4PUFA摄入量与母乳PUFA水平间的相关性分析
由表5可知,ALA摄入量与母乳ALA含量呈一定的弱正相关(r=0.218,P<0.05);ARA摄入量与母乳中ARA含量呈一定的弱正相关(r=0.218,P<0.05);EPA摄入量与母乳中DHA含量呈一定的弱正相关(r=0.233,P<0.05);DHA摄入量与母乳中ALA和DHA含量有正相关性(r=0.211和r=0.205,P<0.05)。其余PUFA摄入量与母乳中PUFA含量间无关联(P>0.05)。
3讨论
由于我国产褥期传统饮食习惯的限定,许多家庭都会选择让产妇多食用“下奶”食物,较少选择水果、蔬菜等生冷食物。本研究也发现,多数乳母较多地食用鲫鱼汤、鸡汤、骨头汤等,平均每日摄入的能量和脂肪含量较为适宜。由各PUFA摄入量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可见,LA与ALA、ARA、EPA间均有一定的正相关性,这可能与乳母的饮食习惯有关。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显示,城市居民膳食脂肪酸主要来自植物油[18-19],主要指大豆油、葵花籽油和花生油[20]。这些植物油中LA的含量很高,且含有一定的ALA。本研究调查中的哺乳期妇女家庭用油多为葵花籽油、大豆油和色拉油,因此,其膳食LA和ALA的平均每日摄入量均能达到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推荐水平,且LA/ALA在5∶1~15∶1之间,比例较为合理。本研究中涉及的人群DHA的摄入量偏低,与长春产后乳母研究[21]结果相一致,低于波兰乳母膳食DHA的摄入水平[12],可能原因是波兰沿海,当地人食用海产品较多,而南京市江宁区离沿海较远,相对海产品摄入较少;且本研究中的多数乳母在产后并没有服用DHA补充剂。
母乳PUFA对婴儿的健康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而国内不同地区母乳PUFA含量不尽相同。近年来,国内部分地区报道的成熟乳中PUFA的百分含量范围为22.04%~34.63%[22-25],本研究母乳中PUFA占总脂肪酸的27.88%,处于较高水平;LA、ALA的百分含量分别为23.76%、1.63%,与2016年呼和浩特[23]、2015年河南洛阳[24]的研究结果较为接近;LA/ALA的平均水平为15.16∶1,与已报道的地区相比(10.86~22.86)[22,24,26],比例偏低,这可能与本研究母乳中ALA水平偏高有关。该地区乳母为保证自身的泌乳量,每日都食用各种汤类,用油也较多,因此,母乳内ALA含量较高。本研究中母乳EPA含量接近于河南洛阳[24]、江苏句容[26]的相关研究结果,但低于我国杭州、兰州、北京三城市母乳水平的研究报道结果[25]。与全国部分地区报道的百分范围为0.19%~0.53%相比较[10-11,22-26],本地区母乳中DHA含量为0.16%,处于较低水平,低于淡水地区句容(0.41%)[26],低于沿海城市威海和湖泊城市岳阳(0.43%和0.38%),略低于同属内陆城市的包头(0.28%)[11]。这些不同的结果与食用海产品有很大的关系[9]。本研究中南京市江宁地区的哺乳期妇女对富含DHA和EPA的海产品和淡水鱼的摄入情况不如沿海湖泊城市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