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非遗螺蛳粉零售业数字化转型路径探究
作者: 黄蕾 黄绍凯 张莹 杨洪兴 李璐
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广西柳州螺蛳粉这一地方性特色食品产业正面临传统销售模式无法适应消费者新需求的严重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互联网+”时代下柳州螺蛳粉零售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建议采用先进的数字技术构建一个高效的网络社群生态,以突破传统零售业的限制,确保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柳州螺蛳粉产业概况
广西柳州的螺蛳粉是当地知名小吃,其手工制作技艺入选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推动了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益,已成为推动柳州市经济与乡村发展的关键力量。
具体来看,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柳州螺蛳粉的年快递量首次突破1亿件,成为广西首个快递量破亿的单品。《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的构建与产业基础的强化——广西柳州市螺蛳粉工业振兴的新探索》被选为2021年全国14个巩固脱贫成效和推进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之一。柳州螺蛳粉的全产业链为社会提供了超过30万个就业岗位,帮助5500户贫困家庭和2.8万名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
尽管柳州螺蛳粉产业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仍面临产业链不完善和高端人才缺乏等问题。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如何实现柳州螺蛳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该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柳州螺蛳粉零售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
(一)数字化转型是螺蛳粉零售业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互联网+”时代,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各行各业创新的关键力量,柳州螺蛳粉在零售领域同样迫切需要进行数字化转型。这是因为传统零售模式存在多种局限性,如销售方式单一、市场覆盖有限以及消费者体验不足等,数字化转型能够助力螺蛳粉零售业突破这些限制,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和盈利潜力。
比如,数字技术能为螺蛳粉零售业开拓更宽广的市场视野和更多样化的销售途径,促进行业创新,利用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等数字平台,螺蛳粉能够触及更广泛的消费者。此外,数字技术还能为螺蛳粉零售业提供精确的市场分析和营销策略,协助企业深入洞察消费者需求和市场动态,推进品牌建设和营销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
(二)数字化转型有助于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
螺蛳粉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区特色,但随着现代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竞争的愈发激烈,这一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面临着严峻挑战,而数字化转型可以为螺蛳粉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新的机遇和途径。
比如,数字化转型可以帮助螺蛳粉非遗文化实现数字化保存和传播。通过应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将螺蛳粉制作工艺、文化内涵等信息进行数字化记录和保存,避免传统技艺失传或消失。
目前,国内多位学者对非遗文化的数字化转型进行了课题研究。2021年,刘智伟和郝延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字化转型的途径分析》中分析了非遗项目数字化转型的含义及必要性。研究显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体系的关键部分,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维护和继承力度将有助于激发非遗的生机,从而充实我国的文化继承体系。研究建议相关部门提升对非遗项目数字化变革的关注水平,充分理解其紧迫性,并且从非遗的推广、维护和继承等方面着手,提升数字技术的融入程度,确保非遗数字化变革获得成功。
2023年,翁蓉在《柳州螺蛳粉产业数字化转型》中分析了柳州螺蛳粉的发展现状,指出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规模逐年扩大,数字化转型成为该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柳州市根据企业发展阶段的差异,分类分级推动螺蛳粉产业数字化转型,树立了部分标杆企业,普及了数字化理念,多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起步,柳州螺蛳粉产业将继续依托数字技术实现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同年,崔琳和曾峰在《数字化转型对零售业企业绩效的影响》中利用双重差分方法,分析了数字化转型能否影响企业绩效及其作用渠道。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短期内可能会抑制零售企业的绩效,但长期来看会提升零售企业绩效。这些实证结果,为我国零售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依据和信心。
三、柳州螺蛳粉零售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与困境
(一)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较弱
柳州的预包装螺蛳粉产业在推动产业深度融合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但目前来看,尚未充分发挥出整个产业链的协同效应。以原材料生产环节为例,生产规模有限,工业化水平较低,腌制竹笋、腌制豆角等初步加工环节的自动化水平不高,影响了生产效率、产能和产品质量,限制了产业整体生产水平的提升。
另外,在产业链中下游,即螺蛳粉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服务环节,也存在协同不足的问题。各环节间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和合作,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同时,销售服务环节缺乏创新和定制化服务,无法充分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二)需求驱动型供应链建设不足
目前,柳州市的多数螺蛳粉销售公司虽已建立起较为完整的供应链体系,但在建立需求驱动的数字化供应链方面仍显不足,导致供应链效率不高、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并在需求预测、供应商对接、订单处理和物流效率提升等方面能力不足。
在供应链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与螺蛳粉生产企业之间的沟通存在障碍,缺乏数字化管理工具,导致原材料采购成本增加且库存积压,增加了螺蛳粉生产企业的运营成本和经营风险。在供应链中游,螺蛳粉生产企业与设备供应商、包装材料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同样缺乏数字化支持,延缓了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影响了螺蛳粉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供应链下游,螺蛳粉销售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沟通不畅,使得销售企业难以及时掌握消费者需求和市场动态,从而难以制定精确的营销策略和库存规划。
(三)数字化商业生态体系不健全
目前,柳州螺蛳粉产业的数字化商业生态尚不健全,在产品开发、技术革新、销售途径、顾客互动以及供应链管理等多方面的融合存在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企业难以找到恰当的合作伙伴和有效的解决策略,阻碍了数字化转型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是本土具备数字化技能和专业知识的人才较为匮乏,具有行业经验和实战能力的高端人才更是难求,企业难以构建起自己的数字化专业团队。
四、柳州螺蛳粉零售业数字化转型的新路径
(一)全环节融入数字技术
螺蛳粉企业要提高大数据技术在研发、生产、物流、销售等关键环节的应用,以实现两者的协同增效。
在原料种植阶段,可以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螺蛳、酸笋等原材料的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精确管理,从而提升原料的产量和品质;在产品开发阶段,运用数字化工具深入分析产品的配方、口感和营养价值,开发出更贴近消费者需求的创新产品;在生产加工阶段,采用全自动化计量包装机、快速灌装机、巴氏杀菌设备以及酸笋木耳分装机等自动化机械,实现高效生产;在物流配送阶段,借助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对物流配送过程的实时监控和优化;在销售阶段,通过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等数字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声誉。
同时,螺蛳粉企业需要清晰界定线上和线下的功能。线上平台应专注于产品展示、在线销售、营销推广和客户服务,线下店面则应专注于提高消费者体验和塑造品牌形象。通过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实现两个渠道的互补,增强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二)构建数字化商业生态
柳州螺蛳粉零售商需加速构建数字化商业生态,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这就要求从产品开发到消费者接触,从销售渠道到供应链管理,全面规划并执行数字化转型策略。对此,资源和能力各异的企业可以通过内部重组或寻求外部合作伙伴的方式来满足特定的业务需求。
另外,数字化转型需要汇聚不同层级的人才,企业应当分层次、分类别地实施全员培训计划,强化人才培养和招聘,建立数字化人才库。也可与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组织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的数字化专业人才,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
综上,螺蛳粉是柳州特色小吃,其特有的“酸臭味”能给食客带来独特的感官体验,让人印象深刻。伴随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螺蛳粉零售方式已经难以顺应“互联网+”时代的洪流,螺蛳粉行业必须积极寻求数字化转型路径。通过全环节融入数字技术、构建数字化商业生态,可以助力螺蛳粉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进而不断扩大销售渠道,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基金项目:广东培正学院学生科研项目“‘互联网+’时代下非遗螺蛳粉零售业数字化转型路径探究——以广西柳州螺蛳粉为例”(pzxk2324c070)。
作者简介:黄蕾(2004—),女,汉族,广东汕头人,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前端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