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农家椿芽鲜
作者: 徐龙宽
在乡村的植物图谱里,香椿有着独特的地位,只需轻轻触碰,那股奇香便在指尖萦绕数日不散,放入口中,更是在唇齿间开启一场鲜美的盛宴,故而备受乡人珍爱。我于房前屋后觅得一方土地,植下了几棵香椿苗,此后的日子便满心期待着它的成长。待椿芽初露,那份紧张与在意远超对枣树、花椒树的关注,生怕旁人“捷足先登”,抢先一步掰走那娇嫩的芽尖。
春风有魔力,万物都在其“轻抚”下萌动、舒展。灰褐色的香椿树干看似平凡无奇,却在顶端悄然演绎着生命的奇迹。根根直立的枝条最上方渐渐松开紧绷的姿态,缓缓舒展成几个粗壮的芽,仿若古代战士张开的矛,带着蓬勃的朝气;又似一朵绽放在春日的嫩绿或紫色的花,娇俏而醒目。
母亲是迎接椿芽的使者,她总是小心翼翼地靠近椿树,眼神里满是温柔与期待。低处的椿芽,她轻轻用手指捏住芽根,稍稍使力,椿芽便乖巧地落入掌心;长在高处的,母亲便会找来一根竹竿,一端牢牢绑上铁钩子,瞄准目标,轻轻一套、一拉,椿芽便顺势跌落。这一取一摘间,满是生活的智慧与对自然馈赠的感恩。
母亲将采回的椿芽洗净、切碎,打上几个土鸡蛋,再撒入一小撮盐,用筷子快速搅拌均匀。待油锅烧热,滋滋作响,倒入蛋液与椿芽的混合物,刹那间热气升腾,鸡蛋迅速凝固变黄,一面煎得金黄,再翻过来煎另一面。不多时,一个青葱带黄的香椿鸡蛋饼便完美出锅,咬上一口,蛋香与椿香在口腔中碰撞,满足感瞬间涌上心头。
相较香椿鸡蛋饼,我更加钟情香椿拌豆腐。将洁白如玉的豆腐切成小块,放入沸水中焯上一焯,捞出后沥干水分。香椿焯水后褪去青涩,切成细碎末,轻轻洒于豆腐之上,再淋些香油、撒点精盐,用筷子轻轻拌匀,青白相间,恰似春日里的一幅清新小画。夹一筷子放入口中,豆腐的嫩滑与香椿的馥郁交织,清新爽口,那滋味如同把整个春天含在了嘴里,满心都是欢喜。
香椿芽长成长叶后,母亲也有妙招,她用盐细细揉搓椿叶,将其腌制起来制成咸菜,封存春日的余香。若是椿芽再老些,便用来煮水,在腌鸡蛋或鸭蛋时加入,可为寻常的腌蛋添上一抹独特的风味。
椿芽只发于顶端,数量稀少,我想这便是它们的个性吧,不随波逐流,于天地间守着自己的生长法则。就像农家生活,质朴中藏着无尽的智慧,而香椿便是这智慧书页里芬芳的书签,让人眷恋,回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