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味无如淡味长
作者: 陈莉
有一次和家人聚餐,点了一桌丰盛的菜品后我和先生商量着再加一道汤,翻着菜单时突然看到“鸡蛋白汤”几个字。我愣了一下,指着问先生:“你看,这是不是家常喝的那种鸡蛋白汤?”他瞥了一眼笑着说:“当然啦,大鱼大肉吃完,来一碗鸡蛋白汤最舒服。”我点点头,却忍不住心里发笑,小时候被视作“最无味”的那碗汤,居然也登上了高级餐厅的菜单。
小时候,母亲每天都会烧上一大锅冒着白汽的鸡蛋白汤。鸡蛋白汤的做法再简单不过,先将一勺面粉用冷水搅成稀糊,等锅里的水烧开后,一边搅拌一边把面糊倒进锅里,片刻后打入一颗鸡蛋,用筷子轻轻搅动,锅里便荡漾起层层蛋花。做鸡蛋白汤时不放油盐和其他调料,那时的我只觉得它寡淡无味,没有半点吸引力。
吃饭时,母亲总是给我们每个人盛上一大碗,边递边说道:“你看,豫剧大师马金凤每天都喝这个,既能保护嗓子,又能滋阴养胃、延年益寿!”我皱着眉头说:“又是白汤,我不想喝!”母亲耐心地哄我:“看,我给你盛的蛋花最多!”说着,把装了半碗鸡蛋的白汤递到我跟前,我只好勉强吃掉鸡蛋,把汤水都剩下了。
上了大学后,我习惯在外面吃各种大油大肉的饭,饭后再来一杯甜腻的奶茶。母亲常打电话问我:“在外面吃饭,喝汤了吗?没有白汤,也要喝点米汤,喝了不会上火。”我总是敷衍地回答:“喝了喝了!”
近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口味逐渐变得清淡,开始渴望那一碗简单的白汤。有一次回家,母亲给我做了她拿手的鸡蛋白汤,我贪婪地大口大口地喝着,头一次喝出了白汤中的清甜和淡淡的麦香味。
最近读英国作家扶霞·邓洛普的《君幸食》,她提到大米白粥时这样写道:“粥,是中国人的终极心灵食物,最适合食用它的人群包括婴儿、老人和病号,以及任何需要用这清淡、细腻而柔滑的饭食来舒缓和安抚心灵与肠胃的人。千百年来,人们一直觉得粥是具有疗愈和药用效果的食物。”
我想,就如白粥一样,那碗简单的鸡蛋白汤于我来说也是一种心灵的抚慰,它们虽然没有浓烈的滋味,但却能时时安抚我的肠胃和内心。《菜根谭》中说“浓处味常短,淡中趣独真”,如今的我终于明白,母亲煮的那碗鸡蛋白汤清淡无华,看似简单、平凡,却蕴藏着岁月最深沉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