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浓浓爱意的肉盒
作者: 王玫
在我的记忆深处,肉盒是一种承载着无数温暖与亲情的珍贵美食。小时候,每次父亲从城里回到家,都会小心翼翼地捧回一小包肉盒。那肉盒呈圆形,外皮金黄,泛着诱人的光泽,单单是瞧着,便令人垂涎欲滴。轻轻咬上一口,最先感受到的是外皮的酥脆,紧接着,浓郁的肉香裹挟着鲜香的汤汁瞬间于口中弥漫开来。肉馅鲜嫩多汁、咸香适宜,还夹杂着些许葱姜的清香,每一口都令人陶醉其中。
母亲看着我们意犹未尽的模样,眼神里满是温柔与无奈,轻声说道:“爷爷奶奶年岁大了,他们吃肉盒的机会越来越少,而你们往后吃肉盒的时间还长。”年幼的我们虽有些失落,但也懂事地点点头。母亲把剩下的肉盒仔细包好,拿去给爷爷奶奶吃。等我们到了爷爷奶奶家,却发现他们也舍不得吃,执意留给我们。一家人就这样相互推让,小小的肉盒在亲人间传递着浓浓的爱意。
为了能让我们时常吃到肉盒,心灵手巧的母亲便决定自己动手做。她先将新鲜的五花肉细细剁碎,再加入适量的水、葱姜末、盐等调料,然后顺时针不停地搅拌,直至肉馅变得粘稠、上劲,调料的香气也与肉香完美交融。随后,母亲开始和面。将面粉倒入盆中,缓缓加入温水,用筷子搅成絮状,再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团。在面团静置醒发时,母亲把洗净的白菜切碎,用纱布挤去水分,放入调好的肉馅中搅拌均匀。等面团醒发好,母亲将其搓成细长条,再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接着把剂子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圆形面皮,放上满满的一勺馅料,然后如同变魔术一般,手指灵巧地翻飞,将面皮慢慢合拢,捏出漂亮的褶皱,一个饱满的肉盒就大功告成了。
母亲把包好的肉盒用手掌轻轻压得略微扁平,在锅中倒入适量的油,待油温适中,把肉盒置于锅中以小火慢煎。不多时,锅里就散发出诱人的香气。伴随“滋滋”的声响,肉盒的外皮逐渐变得金黄,母亲不时地翻面,保证每一面都煎得恰到好处。
做好的肉盒热气腾腾,香气扑鼻。母亲总是先让我们给爷爷奶奶送去,看着爷爷奶奶接过肉盒时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我们也感到无比高兴。等回到家,我们姐弟仨便迫不及待地吃起来,爸妈总是满脸带笑地看着。我们让他俩也吃,可他们却说自己不喜欢吃肉盒。长大后我才明白,那是父母对孩子深沉的爱,他们总是把最好的都留给孩子。
如今,生活日益富足,肉盒早已不再是稀罕之物,但每次品尝肉盒,那些与家人共度的温馨时光总会浮现心头。那一个个小小的肉盒,恰似岁月的沉香,在时光的长河中愈发醇厚,承载着我们一家人的爱与温暖,成为我生命中最为珍贵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