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恋那碗鲫鱼冻

作者: 百夫长

最恋那碗鲫鱼冻0

《晋书·张翰传》记载:“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张翰(字季鹰,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文学家)因祸乱方兴,以思念故乡的莼菜羮和鲈鱼脍为由,辞官归乡。

近年来,随着年岁渐长,身处异乡的我时常会像张翰一样起“莼鲈之思”,而我最为想念的乃是故乡那碗晶莹、鲜美的鲫鱼冻。

小时候,为了改善伙食,父亲会隔三差五去村东小河捕鱼。等父亲归来时,我便急切地接过鱼篓,里面的鱼虾、鳅鳝活蹦乱跳,惹得祖母的狸花猫上蹿下跳。稍大一点的鱼虾,母亲会用菜油煎至金黄,又或煮一锅丰美的鱼羹。小鱼和小虾清理干净后,要么和鲊辣椒一起熬煮,做一道下饭的鲊辣椒糊小鱼;要么晒干保存起来,农忙时充当父亲的下酒菜。至于个头较大的鲫鱼,母亲会专门做成色香味俱全的鲫鱼冻。

做鲫鱼冻看似简单,实则不易。第一步,要仔细去除鱼鳞、鱼腮,摘除鲫鱼的内脏和腹内黑膜,然后清洗干净。处理鱼时不能把苦胆弄破,否则鱼肉奇苦无比,难以下咽。第二步,将菜油倒入锅内,待油热后放入鲫鱼,再用文火慢慢煎至两面微黄。煎鱼时只能用小火,以免煎糊,翻鱼时也要轻手轻脚,否则会把鱼肉翻烂,不仅鱼冻的品相不好,吃时还容易被鱼刺卡住。第三步,倒入足量的水用大火炖煮,待锅内传来“咕噜咕噜”的声音,就可放入葱、蒜、姜、盐和辣椒等调料,然后盖上锅盖继续用中火熬煮。辣椒以新鲜螺丝椒为宜,切成厚薄适中的圆形,母亲放辣椒时喜欢红绿各半,说这样搭配鱼汤才好看。十几分钟后,阵阵鱼香从锅里“钻”出,开始时若有若无,片刻即成排山倒海之势,这时再打开锅盖,鱼汤已呈奶白色。第四步,将鱼汤盛入大碗中,冬天时等到第二天清晨鲫鱼汤就会结冻,观之晶莹剔透,食之清冽爽口,不啻人间美味。

舀一勺鱼冻放入口中,初始只觉冰凉无比,慢慢地,鱼冻开始融化,口腔里逐渐有了鱼肉的香味,辣味与葱蒜味紧随而来,在口腔里“纠缠不休”。纵有万般不舍,最后还是得一口咽下,慢慢回味,剩下的竟是一种沁人心脾的甜味。终是不满足,又吃了一勺……不知不觉间,鱼冻已减了大半。

到县城上高中后,每个月底我都会回家取下个月的生活费,顺便带一点吃食。母亲知我喜好,如果是冬天,便让父亲去河里捕鱼,煮一锅鲫鱼汤为我补充营养,并备好两瓶鲫鱼冻,让我带回学校食用。

大学毕业后,我入伍去了南方,平素再难吃到鲫鱼冻。后来,我也曾让妻子从市场购回新鲜鲫鱼,依法生煎、熬煮后置于冰箱急冻,入口却再无儿时的味道。

如今,每每想起家乡美食,我依然最恋那碗鲫鱼冻,因为那味道中有魂牵梦萦的故乡,更包含着父母深沉的爱。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