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做包坨的甜蜜时光

作者: 游黄河

难忘做包坨的甜蜜时光0

我的故乡是湖北通山县,在故乡的很多吃食中,我最忘不了的就是包坨。

在老家,家家户户都会做包坨。包坨的做法和外形有些类似汤圆,只是里面的馅料和汤圆不同。在通山,红薯是最普通的食物,包坨最主要的原料就是红薯粉。把红薯打成粉晒干,用开水调和好(水越热,包坨皮就越有弹性),揉成面团后分成小剂子,再擀成像饺子皮一样的皮。擀包坨皮的动作一定要快,不然不容易擀开。

我们家制作包坨的时候,全家人会一起上阵。母亲最不怕烫,就算是用开水和的面,她也能迅速地把一张张皮擀好。我们就在一边,把早就准备好的馅料放到皮里。早些时候家里条件不太好,只能用白菜和萝卜作馅,后来生活条件好了,馅里就有了香菇、肉末、粉条、腊肉、虾米、花生仁等丰富的配料。这些馅料要先炒熟,没有炒熟的话后期得蒸很长时间。

蒸熟的包坨最好趁热吃,冷了红薯粉就好像是生的,口感不是很好。那时,我们家会一次性蒸很多包坨,放在一个大竹篮子里,我放学回家就悄悄拿上一个,跑到外面去玩。等到没有人的时候,我就狠狠地咬上一口,虽然有些生,好像没有煮熟的米饭,可我依然吃得不亦乐乎,一个包坨吃下去肚子就半饱了。

包坨也可以煎炸一下再吃。先把包坨放到锅里煮熟,再把油烧热,放上一些葱花、大蒜、辣酱,然后把包坨放到锅里炸,直到颜色变黄就可以吃了。咬上一口,外皮脆脆的,里面却是软软的,香气扑鼻。

包坨还可以用来做汤。先把包坨放到油锅里炸一下,接着另取一个汤锅,里面加入鲜汤料,煮沸后把包坨放进去,等到它们一个个浮上水面,就可以捞起来吃了。

要是喜欢重口味的,还可以把煮熟的包坨放到锅里爆炒一下,再加入自己喜欢的作料,吃起来更有滋味。

圆圆的包坨寓意着吉祥与团圆。过年的时候,我们还会在一个包坨里放入一枚硬币,谁吃到了,寓意一整年都会有好运气。

时光荏苒,我虽已离乡多年,但始终难忘故乡的包坨,更难忘家人们一起做包坨时的那份温馨与甜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