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味不同的米粉肠
作者: 王吴军
这个世界上,有些东西是俗而好吃的,比如米粉肠,因为它是米制品,做好后形似猪肠,故得此名。米粉肠这个名字虽然听起来有点俗,但味道却是极好的。在南方的许多地方,米粉肠是最有市井味道、最得民心的早餐,是不可缺少的早晨美食。
翻阅清朝人写的杂记之类的书籍发现米粉肠历史悠久,在清朝时期就已经有小贩挑着担子沿街叫卖。现如今,卖米粉肠的大多是小店,见缝插针地处于街头巷尾。
做米粉肠的过程是很有看头的。先往一只圆形簸箕里刷上薄薄的一层油,再舀起一勺事先兑好的米浆浇上去,拿起簸箕左右摇动一下,让米浆更加均匀些。接着把簸箕放在锅里隔水蒸,因为簸箕里的米浆水很薄,所以眨眼间便熟了。蒸熟了的米浆凝固成了像白布一样的粉皮,用筷子沿着簸箕的边缘划上一圈,提起粉皮的一边,向中间卷过去,卷成猪肠形状就可以了。
然后把米粉肠装在盘子里,左手拿着米粉肠,右手拿着剪刀,顺着一个角度把它斜剪成一截一截的,几下就能剪出一盘,接着洒上熟油、生抽、甜面酱、香辣酱、芝麻酱,放入几粒黑白芝麻点缀一下,一盘晶莹剔透的米粉肠就可以吃了。
俗话说“千人千味”,为了满足不同人的喜好,美食也需要创新,有的地方便研发出了带馅的米粉肠。这种米粉肠的馅料非常讲究,将红萝卜、白萝卜、猪肉、虾米、荸荠、韭菜、豆角等剁成碎末,用五香粉调好味后炒熟,先将其放在蒸好的米粉肠上,再将米粉肠卷起来。卷好的米粉肠肥肥的、圆圆的,隐约透出五颜六色,吃的时候淋上熟油和豆豉油就可以了。
还有一种米粉肠虽然同样是用米浆做出来的,但是这种米浆不是用米粉兑水制作而成,而是先用隔夜的井水浸泡大米,第二天再用大石磨磨出浆来,这种米浆的米香味极为浓郁。蒸好后也不是卷起来,而是像叠棉被那样叠成长条状,最后用刀将粉皮横切成带状。这种米粉肠也不是蘸着各种调料吃,而是放进锅里和别的配菜一起炒,类似于炒凉皮,这种吃法滋味更加丰富,由于加了很多配菜,量也非常大。
同为米粉肠,烹调方式不同滋味便不同,就如同人生,不同的过法便有不同的感受和结局。但无论是想像只加了熟油、生抽、甜面酱之类简单调味料的米粉肠一样,平平淡淡地过一生;还是想像加了各种配菜经烈火烹油爆炒的米粉肠一样,轰轰烈烈地过一生,都没有对错之分,只要遂了自己心愿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