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火宫殿品味长沙臭豆腐

作者: 李清

到火宫殿品味长沙臭豆腐0

古城长沙的名胜古迹众多,岳麓山、橘子洲、天心阁……它们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岁月变迁。若是来到长沙,一定要去火宫殿尝尝能让味蕾“欢呼雀跃”的风味小吃——臭豆腐。

火宫殿位于长沙市著名的商业文化街区坡子街,距橘子洲很近,是长沙的文化地标之一。火宫殿始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建筑气势恢宏,完好地保留着“一宫二庙二阁”的格局,火宫殿居中,火神庙、财神庙位居两侧,普慈阁、弥陀阁遥相呼应。屋脊之上,7个闪耀着金光的铜铸大葫芦熠熠生辉;正殿之内,3米多高的泥塑火神像威严、庄重。每年农历春节和六月二十三日的祝融大帝诞辰之日,这里都会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

火宫殿不单单是一座火神庙,还是长沙集传统民俗文化、火庙文化、饮食文化于一体的代表性场所。这里的风味小吃在三湘大地声名远扬,臭豆腐、龙脂猪血、煮馓子、八宝果饭等美食不一而足,吸引着无数食客远道而来,只为了一饱口福,其中以臭豆腐最为有名。

臭豆腐的起源可追溯到清代同治年间。当时,在长沙府湘阴县(现属岳阳市)的县城里有一家姜姓豆腐店,因一缸酱腌豆腐干放置时间过长,偶创出油炸臭豆腐这道美食。没想到,一经推出,便凭借独特的风味在县城里卖得热火朝天。到了光绪年间,姜家将臭豆腐搬进长沙火宫殿,传到第五代姜炳坤时,火宫殿臭豆腐已全城闻名。

当年,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常与同学结伴到火宫殿游玩。他吃了这里的臭豆腐后赞誉有加,说了句“火宫殿的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后来成为火宫殿臭豆腐的经典广告语。时至今日,火宫殿臭豆腐的影响力一直不减。

虽说全国各地都有臭豆腐,但火宫殿的臭豆腐却有着独一无二的风味,背后是其独特的发酵工艺和精妙的调味方式。卤水是长沙臭豆腐的灵魂所在,其配料包括豆豉、纯碱、香菇、冬笋、盐等,各种食材相互交融,经过时间的淬炼,形成了独特的风味。火宫殿的臭豆腐通常炸至外焦里嫩,外皮酥脆可口,里面的豆腐鲜嫩多汁,既有油炸食品特有的香脆口感,又完美保留了豆腐本身的嫩滑质地。初闻时臭气扑鼻,细嗅则浓香诱人,勾动味蕾。亦臭亦香的奇妙特色,正是火宫殿臭豆腐的迷人之处。当地甚至还有关于臭豆腐的民谣,“臭气旺旺嘞,吃了更健康嘞,越臭越香嘞,越吃越漂亮嘞”,让人忍俊不禁。

漫步在火宫殿和长沙街头,许多卖臭豆腐的摊档招牌上写着“X娭毑(āi jiě)”,比如 “五娭毑臭豆腐”等,这种独特的命名方式常让外地游客摸不着头脑。在湖南方言里,“娭毑”指奶奶、祖母一类的老年女性。事实上,长沙臭豆腐摊的经营者也多为中老年女性,以“娭毑”命名,蕴含着浓浓的亲切之意,仿佛让人瞬间回到家中,品尝奶奶亲手制作的美食。

在长沙的街头巷尾,臭豆腐摊随处可见,已成为市民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的火宫殿臭豆腐,更是长沙的一张美食名片,展示着这座城市独特的饮食魅力与文化风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