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油渣记忆
作者: 向墅平
有一个周末去逛街,接近午饭时分我信步走进一家美食馆。服务员笑吟吟地送上菜谱,一道“油渣炒白菜”赫然入目,令我怦然心动,于是毫不犹豫地点了这道菜。不一会儿,这道菜就被端上桌,油渣散发出久违的香气,我像个孩子一样,有些失态地、迫不及待地伸出筷子,夹了几粒油渣送入口中。就在那一瞬间,关于油渣的美味记忆在我的脑海中浮现。
我的儿时是在乡下度过的,那时经济条件不太好,一日三餐基本都是咸菜和稀饭,偶而吃到一次油渣,就足够我欢呼雀跃一整天。
那时,一到年底父母就会把喂了一年的肥猪杀掉,给国家上交一半后,留下的一半自家食用。对于肥肉的部分,母亲会用菜刀剔下肥膘,用水洗净后放到菜板上切成小块儿,用来炼猪油、炸油渣。
干这种活儿时,常常是父母一起配合,父亲在灶膛口烧柴火,母亲在灶台上操作,我和胞弟则双双站在灶台边全程观看,只为了第一时间吃到我们心心念念的猪油渣。
柴火熊熊,“舔舐”着锅底。当铁锅慢慢升温后,母亲将肥膘倒入锅里,开始翻炒。过了一会儿,肥膘就发出“嗞嗞”的声响,猪油渐渐渗出来,阵阵香气也从锅里散发出来,撩拨着我和胞弟的心。只见那原本白亮亮的肥膘慢慢“华丽变身”,缩变成焦黄的小粒,渗出的猪油越来越多,香气越来越浓郁,引得我们兄弟俩直咽口水。
母亲看着我们眼馋的样子,一边笑话我们一边用小铁铲铲起少许油渣,放到事先擦净的灶台上让我们兄弟俩先尝为快。我和胞弟常常顾不上烫,急火火地把油渣送入嘴中,微烫的油渣在牙齿的轻咬下发出“咔嚓咔嚓”的脆响,一股温热的油脂跟着喷涌而出,溢满口腔。舌尖轻抿,酥脆、香糯的油渣瞬间化开,味蕾有一种说不出的享受感。尤其是那香味,氤氲于口里、于鼻息,还直贯心底。
我和胞弟还没等嘴里的嚼完就又伸手去抓,既顾不得手上流油,又顾不得热油烫嘴,只管享受油香醉人的美好时刻。
父亲熄火后,母亲用勺子将那些猪油舀入油坛里,待到晾凉凝固后封存起来,以备日后烹调菜肴时取用。那些油渣晾凉后母亲也会存起来,在以后的日子里时不时给我们做上一顿油炸炒菜解解馋。
母亲会用油渣炒各种菜,如油渣炒青椒、油渣炒白菜、油渣炒土豆丝、油渣炒四季豆、油渣炖粉条等。当菜被端上餐桌时,里面那些星星点点的油渣就是我和胞弟争夺的对象,父母就微笑地看着我们,自己却不怎么吃油渣。
如今,当我再次看到油渣炒白菜时,便会想起一家子津津有味吃油渣菜的情景,舌尖和心灵都得到了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