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补气说鲈鱼
作者: 胡献国
鲈鱼,又名四鳃鱼、花鲈、鲈板,是我国常见的经济鱼类之一,也是发展海水养殖的品种之一。
中医认为,鲈鱼性味甘、平,入脾、肺、肾经,有健脾补气、益肾安胎之功,适用于头目眩晕、腰膝酸软,以及妇女妊娠水肿、胎动不安等。《食疗本草》言其“安胎、补中”;《随息居饮食谱》言其“开胃,安胎,补肾,舒肝”;《嘉枯本草》言其“多食宜人”。
营养分析表明,鲈鱼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及核黄素、尼克酸等,鲈鱼血中还含有较多的铜元素,其能维持正常造血功能,参与铁的代谢和红细胞生成,维护中枢神经系统的健康,促进正常黑色素形成及维护毛发正常结构,调节胆固醇及血糖代谢,故可降脂、降糖。如果体内缺乏铜元素,可通过食用鲈鱼来补充。鲈鱼肉中还含有丰富的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可以聪脑、益智。
下面介绍5则关于鲈鱼的食疗方,以供选用。
1.鲈鱼肉粥。原料:鲈鱼肉150克,大米50克,花椒粉、姜末等调味品适量。做法:鲈鱼肉洗净后切细备用。大米淘净后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至粥熟时放入鲈鱼肉,调入花椒粉、姜末等调味品即成。每日1剂,可补气健脾,适用于脾虚乏力、妊娠水肿、胎动不安等。
2.生姜苏叶鲈鱼。原料:鲈鱼1条,姜、葱、醋、盐、黄酒、苏叶等调味品适量。做法:鲈鱼去鳞和杂刺,洗净后切块儿,放入砂锅内,加姜、葱、醋、盐、黄酒、清水适量,武火烧沸后,转文火煮至肉熟,下苏叶,再煮一二沸,食鱼饮汤。每日1剂,可和胃止吐,适用于妊娠呕吐、妊娠水肿、胎动不安,以及术后伤口难以愈合等。
3.莼菜鲈鱼汤。原料:鲈鱼1条,莼菜、木耳、调味品适量。做法:将莼菜、木耳发开,择净备用。鲈鱼去鳞和杂刺,洗净后切块儿,放入热油锅中煎香,加入适量清汤煮沸,而后下莼菜、木耳、调味品等,煮熟即成。每日1剂,可健脾利湿,适用于大便溏泄、小儿疳积等。
4.桃花鲈鱼。原料:鲜桃花10克(约15朵),鲈鱼1条,调味品适量。做法:鲜桃花洗净后沥干,鲈鱼去鳞和杂刺后洗净。将奶油放入锅中烧热溶化,加入姜片煸香,再加入鲜汤,然后放入鲈鱼、酒等煮沸,文火煮至鱼熟、汤浓白时加入调味品,再次煮沸后撒入桃花即成。2日1剂,可益气养血,适用于各种贫血、血虚痛经、月经不调等。
5.清蒸鲈鱼。原料:鲈鱼1条,生姜、大葱等调味品适量。做法:鲈鱼去鳞、杂刺、鳃等后洗净,鱼头连接部分划开,再在鱼身上打上花刀,用葱姜水腌制片刻,去除腥味并增香。将处理好的鲈鱼放在铺有姜片的盘子上,摆上葱段、姜片等,上笼蒸10分钟左右。去掉葱姜等,取适量盘内的汤汁烧热,放入葱丝、姜丝、花椒等,浇上适量的蒸鱼豉油,最后将热油浇在鱼身上即成。每日1剂,可健脾补气,适用于病后体虚、中老年人气血不足、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