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春天里的“健康使者”
作者: 涂宿幸 李昌勤
春风轻拂,蒲公英的绒毛小伞随风飘扬,散落在田野间,为世人带去了健康。
中医认为,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唐代《新修本草》记载,蒲公英“味甘平,主妇人乳痈肿”;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用“解食毒,散滞气,化热毒,消恶肿”12个字概括了其功效;《滇南本草》记载,蒲公英“敷诸疮肿毒,疥癞癣疮”。
现代营养学研究认为,蒲公英的营养价值较为丰富,含有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等。其中,蒲公英嫩叶中维生素C的含量明显高于柑橘类水果,钙含量堪比牛奶,β-胡萝卜素含量更是菠菜的3倍。蒲公英中还含有绿原酸,这是一种天然的抗菌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其乙醇提取物也可促进皮肤创伤愈合。此外,蒲公英的根部含有蒲公英黄素,是一种优质的天然色素,《天工开物》中就曾提及江南染坊用蒲公英根提取黄色染料。
作为药食两用物质,蒲公英可用于煮茶、做菜、作馅等。取干燥的蒲公英花10克、甘草片3克、冰糖10克,先将蒲公英花和甘草片放入锅中煮沸,后转小火炖5分钟,关火后加冰糖焖泡10分钟,即能得到一杯适合春秋季节饮用的蒲公英茶。还可将蒲公英干叶与话梅同煮,话梅的酸甜滋味可完美遮掩住蒲公英的苦味,还能使黄酮类物质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除了煮茶,蒲公英还可以凉拌成菜。将蒲公英嫩叶放入淡盐水中浸泡10分钟,焯水30秒后立即投入冰水中,捞出沥水后撒上芝麻,滴上几滴柠檬汁即可,吃起来脆嫩可口。还可将焯水后的蒲公英切碎,拌入炒熟的鸡蛋、盐、五香粉作馅,做成包子、饺子等,味道很独特。
虽然蒲公英的保健功效突出,但也并非适合所有人,且不能过量食用。正常成年人每日食用的蒲公英鲜叶不应超过55克、干叶不应超过15克;对于体质虚寒者来说,用蒲公英煮茶时可搭配生姜、红枣;服用华法林等抗凝血药物者应控制摄入量,因其富含的维生素K可能影响药效;首次尝试者建议少量食用,对菊科植物(如茼蒿、菊花)过敏者慎用,孕妇及幼儿食用前建议咨询医师。另外,食用蒲公英前先用沸水焯烫30秒以去除草酸与泥土味,根部需充分炒制或煮透,以免刺激肠胃。
自古以来,蒲公英这株小小的植物便如同一位“健康使者”,守护着炎黄子孙。当你在野外遇见蒲公英时,不妨将其带回家,为你的健康生活添点味、助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