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悠悠笋味长
作者: 刘年贵儿时的春月被母亲说成“荒月”,因为正月过后直至端午节,这中间几个月里一般是吃不到肉的。于是,春天里应季的各种菜蔬便成了我家餐桌上的“常客”。竹笋似乎是山里人在春季里最忠实的“朋友”,全程陪伴着我们走过了漫长的春天,而且年年不缺席。故而,春日悠悠笋味长,便成了儿时春天里最为直接的回忆。
竹笋既有独当一面的勇气,成为盘中餐的“主角”;亦能和其他食材融洽共处,屈尊为“配角”。
清炖是竹笋最简便、最相宜的吃法,烧开一锅清水,放入切好的笋片,哪怕不放一滴油,等出锅时撒上适量的细盐、味精,便可得到鲜嫩可口的清水煮笋片了,这种吃法能最大限度地保留竹笋的原汁原味。若是用猪或是鸡鸭骨头汤来炖竹笋,那味道更是绝了!
酸菜炒竹笋,最是让我念念不忘。故乡的酸菜是把大头菜和白萝卜的带叶茎秆放入盐水中腌制所得,有股独特的酸香味,十分下饭。取适量的酸菜洗净切好(茎秆和叶子要分切),起锅烧油(最好是猪油),等油热时投入切段的酸菜茎秆和拍碎的大蒜头,然后放入切好的笋片、干红辣椒段、酸菜叶子,大火翻炒几分钟后加上适量清水,盖上锅盖焖煮至水快干时加入适量的细盐、味精、酱油等调味品,再翻炒至锅内水干即可出锅。先看颜色,黄澄澄的酸菜、红艳艳的干辣椒段、雪白的笋片和大蒜头,若是猪油放得足,菜里还泛着晶莹的亮光。再尝味道,酸菜酸爽开胃,笋片甘甜鲜嫩,红辣椒辛辣刺激,大蒜头增香提味,让人食欲大增,饭都会比平时多吃两碗。
竹笋烧肉的味道就更绝了,一直为世人津津乐道。北宋大文豪兼美食家苏轼感慨道:“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近代文学家兼美食家梁实秋进一步戏谑道:“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若要不俗也不瘦,餐餐笋煮肉。”这道菜也是山里人待客的最高礼遇,平常是很难吃到的,每每说起便是口水直流,欲罢不能。

只可惜,这些年我漂泊异乡,即便在春日里,食笋也成了一种奢望。生活中没有了竹笋,春天也似乎不再是我记忆中的那个春天了。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gsp20250829.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