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春滋味

作者: 雒伟

咬春之俗传承已久,其意在尝新,生机蓬勃中启万象更新;也图吉祥如意,迎新纳福中祈消灾祛难。

“咬春”二字,单从字面意思解释就很是有趣,颇有味道。“咬住”春天,春天有什么呢?有新生、新长,初露、初绽的各种美味,鲜嫩至极。一年复一年,一春又一春,咬住了厚重岁月的悠香韵味,也咬住了人们对新春的亲切期盼。咬春,绝对是人们对春天最热情、最欢愉的迎接仪式。

在我们家,咬春是一整个春天的故事,越咬越有春味,愈显得健康、精神。

咬春习俗颇多,北方人吃春饼,南方人叫春卷,古时称“春盘”。母亲做春饼时,先用温开水烫面,面团经三揉三醒后渐变光滑,然后揪成一个个小剂子,用擀面杖轻轻地顺着一个方向旋转,像擀饺子皮似的。就这样,一个个面剂子变成了一张张春饼最初的模样,又圆又薄。

接下来,点着麦草秸秆使大铁锅均匀受热,不能光图省事用炭火和柴火,火太硬的话薄薄的春饼极易变焦,吃起来就少了一份韧劲。铁锅烧热后,母亲伸出左手,手背朝下,靠近锅心浅探试温,这是平日里的经验所得。随后,母亲用烧火棍将灶腔内燃着的麦秸秆轻轻拨向两侧,火苗渐渐灭了,烧过的麦草灰刚好能保持恒温。母亲在围裙上擦拭双手后,给每张春饼滴上一滴油涂抹开,接着双手捧起一张顺势在半空中一甩,春饼就不偏不倚地掉进了铁锅里,和铁锅紧密贴合。约莫差不多了,母亲就用木铲子翻个个儿,文火煎焖至熟。整个过程,火候的掌控至关重要,母亲从不让我们帮忙。春饼一张接着一张出锅,张张洁白,闻着有一股熟悉的麦香。

春饼卷什么?萝卜是首选。这一堆的胡萝卜、水萝卜、青头萝卜都是爷爷刚从菜窖里刨出来的,还带着泥土的气息,虽然埋藏了一整个冬天,但看上去依旧鲜嫩、水灵。我最喜欢生吃水萝卜,一大口下去,萝卜显露出五彩斑斓的颜色,是名副其实的“心里美”;再咬一口,鲜嫩的汁液顺着齿间流出,舌尖上一股淡淡的清甜味;又一口下去,咬到了萝卜皮,微微的辛辣刺激着味蕾。就连古人也喜欢这种辛辣味,他们认为,萝卜的辛辣味有发散之效,有助于人们生发和保护阳气。

咬春滋味 0

奶奶把泡发得饱满的黄豆芽、绿豆芽摘拣干净,开水滚熟后和胡萝卜丝凉拌,外加热油淋汁,色泽鲜亮、脆嫩爽口。再来一盘酸辣宜人的炝拌土豆丝,几种菜整整齐齐地码在春饼上,看上去秀色可餐。一家人围着炕桌争先恐后地卷着吃起来,春天的味道便在舌尖上蔓延开来......

待羊角葱、春韭也齐刷刷地冒出来,打上几颗自家的土鸡蛋,与韭菜段一同翻炒,看上去金黄翠绿,甚是喜人,抢几筷子趁热卷在春饼里,那味道浓香、醇厚。此刻,再抿上一口罐罐茶,便是春日里最温暖、满足的享受。

后边紧跟着春笋、香椿,天生地长的春味越来越多,每一口都藏着春日的清新、鲜嫩。这些舌尖上的味道,传递着春的讯息,也定格着春天的美好。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gsp20250830.pd原版全文
上一篇: 春日悠悠笋味长
下一篇: 一味春光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