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春光菜

作者: 宋殿儒

一味春光菜0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沐浴在春日的生机里,品读杜甫的诗时,忽就燃起了对家乡一味春光菜的思念。

我的老家在北方,每逢春情萌动,第一个“醒”来的就是在冻土中沉默一冬的荠菜。往往是春寒还在阵阵逼来的时候,它就开始萌动“肢体”,用那淡黄而又柔嫩的顶芽儿悄悄地“试探”地面。当春雪或春雨在它头顶上的冻土中响起“嘶嘶”声响的时候,它就会不失时机地趁着泥土的松软,毫不犹豫、一鼓作气地拱出地面,感受大地之外滚滚而来的春潮。因此,家乡人给它起了一个雅名一春光菜,意思是荠菜带来了春光。

荠菜长出4一6片绿叶儿时就会像纯真、迷人的少女,吸引着人们寻觅的目光。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儿,都会第一个去关注它、触摸它、采擷它,把它轻轻地放到竹篮里,然后在各家的炊烟袅袅中,变成一盘盘香醉心田的美味。

我第一次吃到荠菜,还是在吃大锅饭的时期。当年我们家人口多,每人每年分到的粮食十分有限,平日里多是吃红薯和萝卜缨子,但也常常接不上春荒三月。好在立春一过,大地就一派阳光明媚之气,地里的荠菜像涨了潮一样,在田野山岗争先恐后地拱出地面,给乡亲们的日子平添了不小的希望。

妈妈是家里的做饭好手,将田里的荠菜采回来后,会变着法子做出各种食物。用荠菜拌玉米面做荠菜馍馍、用荠菜下锅做糊涂面汤饭、用荠菜作馅包荠菜饺子、用荠菜拌荞麦面、清蒸荠菜等,大家都特别喜欢吃。

后来,乡亲们的日子好过了,就不怎么吃荠菜了。可是,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乡亲们就又喜欢上了荠菜。可能是因为大鱼大肉吃多了想换换口味,也可能是想追忆下往昔。

我到城里上班后,每年春天都会吃到母亲送来的荠菜,就如同张瀚吃到了莼鲈,我的心中会漾起一股生命回归之感。如今,给我送荠菜的母亲虽然不在了,但荠菜所赋予的乡愁、亲情却一直寄存在我的心中。每到阳光明媚的春日,我就会携家人到山野上采回荠菜做美食,一来是为了尝鲜,二来是为了缓解我的思乡、思母之情。

母亲说过,“荠菜是咱农民的最爱,那些桃花、杏花都很好看,可是它们都不救急啊,是荠菜第一个不怕寒冷出来报春的、救人的”我相信,荠菜在很多中国人心中都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价值,它不仅绿了春光,还美了味蕾,解了乡愁。

“城中桃李怨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荠菜不仅是百姓田园里的一点春光,更是大地母亲赋予我们的乡间美味。春天来了,让我们一起趁着春光去采食荠菜吧。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gsp20250831.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