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小鱼干
作者: 刘群力我的家乡坐落在雪峰山东麓的洞口县,平溪江从这里流过,雨水资源丰富,池塘星罗棋布。世世代代的洞口人在这里依山傍水而居,过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日子。
我家门前有一口大池塘,父亲即使再忙,也会每天早晨出门前在池塘中放几个罾,里面放点香料,用来捕捉小鱼。晚上回家时,父亲将罾逐个收回来,里面总会有很多活蹦乱跳的小鱼,母亲就将它们晒成小鱼干。
刚捕捞上来的小鱼需要先处理下,这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心的活儿。每次我们都是一家人齐上阵,找个小凳子,或坐着或蹲着,用小剪刀一个一个地将小鱼的内脏挑出来。
将鱼处理干净后,母亲将盐、花椒以及各种香料混合在一起,均匀地涂抹在每一条小鱼上,静待它们渗入小鱼的肉里。到了第二天,盐把小鱼身体里的水分逼出来不少,母亲小心地把盐水倒掉,然后拿去晾晒,这是制作小鱼干的关键步骤。
母亲会找个筛子,里面铺上松针,将小鱼们均匀铺开,让其接受阳光的“抚摸”与风的“亲吻”。在阳光的照射下,小鱼们慢慢脱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鱼香,让我垂涎欲滴。
等小鱼被晾晒到微干时,母亲再把筛子挂在灶膛上。做饭的时候,灶膛里燃起熊熊大火,蒸腾的热气刚好可以熏制小鱼,不仅让小鱼变得金黄、油亮,还为其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香气。我总是趁母亲不注意,偷偷地拿一个塞进嘴里。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小鱼干是孩子们难得的美食。放学后,小伙伴们用报纸或写过的作业纸包上一包,与同伴一起分享。你一口,我一口,快乐与满足在童年的笑声中弥漫开来。

母亲还会经常给我们做酸辣小鱼干。先把小鱼干泡软,在锅里倒点菜籽油,放入小鱼干煎香,接着倒上米酒煮一会儿,最后加入酸辣椒和蒜末。尝上一口,小鱼干的香、酸辣椒的香与蒜末的香交织在一起,酸辣味十分浓郁,搭配米饭或馒头吃最好。每次吃酸辣小鱼干我都会撑得不得了,然后就搬个小板凳,双手捧着肚子,坐在堂屋前休息。现在想想,那样的日子真是惬意、踏实。
除了小鱼干,我和小伙伴有时也会自己去池塘里抓些小鱼烤着吃。我们学着大人的样子把小鱼的内脏去掉,然后将其串在棍子上,不放盐也不放油,放在火上烤。刚烤出来的小鱼香香的、黄黄的,吃进嘴里甜甜的,那一刻,任何烦恼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虽然有吃不完的美味,但是我对小鱼干的喜爱仍然丝毫不减。无论岁月如何流转,故乡小鱼干仍然是小时候的味道,是家乡的味道,是父亲和母亲给予我的爱的味道。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gsp20250841.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