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的杂粮春卷

作者: 李星涛

晨雾未散的校门口总有一缕暖黄的灯光亮着,那是老胡四轮手推车上挂着的电瓶灯发出的。灯罩上虽然积着经年的黑色油垢,却把“杂粮春卷”四个字的招牌映得锂光发亮。

老胡四轮手推车的左边有一只煤炉子,上面放着一只铁螯子;右边放着一个面盆和六七个玻璃缸,面盆里盛着和好的面,玻璃缸里则码着各色切碎的腌制野菜,有荠菜、蒲公英、香椿头、鱼腥草等。

老胡的杂粮春卷确实是用各种杂粮做成的,有小麦面、玉米面、高梁面、绿豆面,有时候还会适量加点芋头干子面。面一般是头天晚上就和好了的,不稀不稠,醒了一个晚上,稀软、柔和,散发着五谷淡淡的香味。

看老胡摊春卷是一种艺术享受。别人摊春卷用的工具都是一块儿薄木板儿,而他用的却是半扇河蚌壳子。只见他手持蚌壳,用壳尖从面盆里挖出一小团面,往凸起的圆形鏊子上边“啪”地一甩,随即翻过蚌壳,用整个壳身顺势旋转一周,再逆时针向着铁中心旋转一周,一张圆如满月的春卷便呈现在黑色的铁整子上了。

老胡放下蚌壳,又拿起一把小铁铲子,顺着春卷的边缘悬腕曲肘,快速掀铲一遍。随着小铁铲的旋铲而过,春卷的颜色也在急速地发生着变化,伊始寡白,接着又变成干白,继而氤氩出浅浅的淡黄,升腾出一股浓烈的面香味。

放下铲子后,老胡左手拿起一颗鸡蛋,在鏊子边缘轻磕一下,掌心向下,无名指和二拇指熟练地向两边一分,蛋清和蛋黄立刻就滑落在春卷上。老胡右手又迅速抄起蚌壳,对着蛋液左旋一周、右旋一周,蚌壳旋出的波纹恰好能让蛋黄推挤在春卷中心,像一枚金灿灿的日晷。转眼之间,蛋液和春卷就珠联璧合起来,一张淡黄的春卷又魔幻般地变成了一轮金黄的月亮。整个过程,行云流水,节奏明快。

老胡的杂粮春卷0

待春卷的边缘微微翘起来,表明它已经彻底熟透。老胡从一个个玻璃缸里夹出一小撮腌好的各种野菜,摊放在春卷上,接着放上几块煎酥,趁热把春卷卷成筒状,再用小铁铲拦腰一切两半,套进纸袋里递给顾客。

老胡的杂粮春卷外焦里脆,咬一口,香气缭绕在口腔,久久不绝。野菜的清爽融合在众多香气中,宛若一声柳笛穿行于春野上空。

来买春卷的大部分是学生,老胡也会根据对象的不同适当调整一下春卷的厚薄。给毛头小子摊时,春卷就适当厚一些,鼓得像小胖墩的脸蛋;遇到细声细气的小姑娘时,就摊得稍微薄一些,但一定会多加一些野菜和几块煎酥,有时还会从铁皮罐里捏出一撮炒熟的芝麻粒,点缀在野菜上。有的学生急着上课,他就顺应着学生的心情,抄起铁铲在鏊沿敲出一串脆响,仿佛是在催着春卷快些熟。

有一次,我问老胡摊春卷时为什么不翻过来再摊另一面,老胡答道:“两面都焦吃起来固然可口,但小孩子吃饼极快,长此以往很容易伤到胃。”听了老胡的话,我心里一热,他的杂粮春卷之所以好吃,原来不仅仅是因为用料新鲜、火候把控恰到好处,其间还蕴含着一颗慈善的爱心啊!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gsp20250848.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