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却美味的面疙瘩

作者: 王同举

记得小时候,每当收获当季的新麦子,父亲就会背一袋去村口磨坊磨成面粉,那洁白的面粉细腻如沙,带着新麦独有的清香。母亲会将小部分面粉留着用于炸食物时裹粉,大部分都用来做面食,我最难以忘怀的便是面疙瘩。

面疙瘩的制作并不复杂。母亲先将面粉倒入盆中,慢慢地加水,同时用手不停地搅拌,不多时,面粉就变成了软软的面团。待锅中的水翻滚起来,母亲就用筷子挑起一小团面团丢进锅里,随即就被沸腾的水“拉扯”成不规则的面疙瘩。待面疙瘩熟透,加入盐、一勺猪油,再撒上一把葱花,一锅热气腾腾的面疙瘩就大功告成了。有时,母亲会用醋和辣椒调配出酸辣的汤底,做成酸辣面疙瘩;有时还会与豆腐、白菜等一起下锅,煮成素烩面疙瘩。

母亲做的面疙瘩汤头鲜美、汤色乳白、麦香浓郁,吃起来软嫩弹牙。在寒冷的冬日里吃上一碗面疙瘩,总能让人感到身心舒畅。那时,父亲从雪地里赶回家,往往顾不上掸去衣服上的雪,就从厨房端出一碗热气腾腾的面疙瘩,一边烤火,一边“呼噜呼噜”地吃起来,一会儿额头上就冒出了汗珠子。

因为那时候生活比较清苦,家里每年打下的粮食也不多,所以面疙瘩不是常能吃到,这使得即使后来生活条件好了,我依然对它念念不忘。汪曾祺先生在《咸菜茨菇汤》里提到:“自离家乡,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咸菜。”深究起来,咸菜能有多好吃呢,面疙瘩又哪能算是多好的美味呢。只是因为这些食物已经不再单纯是食物,而是一种情感寄托,是一种深深扎根的乡愁,是故乡的风、故乡的水、故乡的土共同孕育而成的独特风味。

好吃的美食往往采用最朴素的烹调方式,就像母亲做的面疙瘩,没有繁杂的工序与过多的调料,只是简单地将面粉与水结合,佐以常见的调料,却成就了我心中独一无二的美味。或许,美食的真谛并不在于食材的奢华与烹调的复杂,而在于食物中蕴含的那份关爱与温情。于我而言,面疙瘩里有母亲的关爱,蕴藏着我与亲人相伴的美好时光,它在年复一年的沉淀中愈发香醇,成为我记忆里永远的珍藏。

简单却美味的面疙瘩 0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gsp20250850.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