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爱的 翡翠琴弦

作者: 周丹

莴笋又称“莴苣”,属于舶来品。季时珍的《本草纲目》有云:“莴苣从呙国传来,故名。”唐代时,莴笋可能已经开始普遍种植,杜甫的《种莴苣》有云:“苣兮蔬之常,随事艺其子。”

每年的四五月份正是莴笋最鲜嫩、香脆的时候,这时如果来上一场春雨,雨后的湿意便浸润到莴笋里,用指甲盖轻轻一掐,便能看见碧绿的汁液沿着指缝流下来,染得满手全是草木清香。

中医认为,莴笋可以利五脏、通经脉,有清热、利尿等功效,所以,热衷养生的父亲很喜欢吃莴笋,母亲也会趁着莴笋上市时多买一些。每次母亲都是早早来到菜市场,往往是菜农刚支起竹筐,堆成小山的莴笋还带着晨雾的潮气,母亲便开始挑起来。母亲很擅长挑莴笋,她还告诉我一些诀窍:一要看粗细,太粗难以入味,太细口感会很柴,一定要粗细均匀,以3—5厘米为宜。二要看表皮,选择自然鲜绿、绿得发亮的那种,如果发黄或者有点蔫,就说明不新鲜了。

我最爱的 翡翠琴弦0

莴笋买回来以后,母亲就开始忙活起来。关于莴笋的做法,父亲爱吃炒的,我爱吃凉拌的,所以母亲会时不时地做其中一种,以满足我们父子俩的口腹之欲。因为莴笋比较新鲜,所以清洗过程很简单,只需用水冲去泥土即可,然后将根部切断,用刀或者瓷片将表皮刮干净,最好不要用铁器,容易伤色。

做莴笋片炒肉时,母亲会将去皮的莴笋放在案板上,刀刃轻推,纵向切成半透明的薄片,就像层峦起伏的山脉连绵一排,霎是美观;凉拌莴笋时,母亲就卧刀将莴笋切成细若琴弦的丝,因其绿得如翡翠,我便取名为“翡翠琴弦”。

莴笋的吃法实际上有很多,可凉可热、可莺可素,炖、煮、烧、炒、腌皆适宜。袁牧的《随园食单》有云:“食莴苣有二法,新酱者松脆可爱,或腌之为脯,切片食甚鲜。然必以淡为贵,咸则味恶矣。”这里讲究的是对味道轻重之拿捏。张爱玲在《半生缘》里写道:“这莴笋圆子做得非常精致,把莴笋腌好了,长长的一段,盘成一只暗绿色的饼子,上面塞一朵红红的干玫瑰花。”这和袁枚的吃法相似。

在外漂泊多年,我时常想念母亲,也怀念母亲做的凉拌莴笋丝。那日,我也买上一根莴笋,按照母亲的方法做了一回。看着青瓷盘里的“翡翠琴弦”,脑海中又出现了母亲当年教我挑莴笋的景象,不禁湿了眼眶。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gsp20250856.pd原版全文
上一篇: 母亲的蒸菜
下一篇: 故乡的面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