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忆母亲的黄糕粑
作者: 夏文成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或几种难以忘记的美味,我也不例外,当年母亲做的黄糕粑就是这样一种存在。
黄糕粑的用料主要是包谷面,辅料是“白酒”(用包谷面或米发酵制成的一种香甜的食品,有的地方叫醪糟,也许做法有所不同)。包谷面有白包谷面和黄包谷面两种,前者做出来的黄糕粑颜色雪白,后者做出来的黄糕粑颜色金黄。我比较偏爱用黄包谷面做的黄糕粑,不仅颜色好看,吃着好像也更香一些。

制作黄糕粑时,母亲总是挑选颗粒饱满、品质上好的包谷,先用筛子筛除杂物,再用清水淘洗干净,晒干后用石磨磨成包谷面。然后,母亲在包谷面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白酒”和水,充分搅拌均匀后扣上一个盆放置在灶头,因为灶上随时有火,温度较高,所以有利于其快速发酵。
差不多半天的时间,原本生硬的包谷面就发生了质的改变。它犹如十月怀胎的女人,身体迅速膨大,并散发出一种醉人的甜香。一两天之后,包谷面充分腐熟,母亲便将盆端到屋外,开始制作黄糕粑。温暖的阳光斜斜地、温柔地照在母亲身上,为母亲的发丝和全身镀上了一层金灿灿的光芒,她手里的黄糕粑也如同金锭一般诱人。
母亲做的黄糕粑如拳头大小,用清洗干净的包谷壳包着放进蒸笼里,只需用大火蒸上半个多小时,一种绵软、香糯的美味就诞生了。虽然刚蒸出来的黄糕粑已经很好吃了,但还不是最好吃的。我最喜欢吃的是用炭粑粑火(用细碎的褐煤做成的球状燃料)烤到焦黄的黄糕粑,不仅甜酒香四溢,还外酥里软,特别解馋,也特能充饥。那时候,母亲每天早上都给我烤一个让我带着去上学,我一边走一边吃,能吃大半个,剩下的一半就装在书包里留着课间饿了吃。每当我在教室里吃黄糕粑时,同学们就会投来艳羨的目光,这时我就一点给关系要好的同学解馋。
光阴如白驹过隙,当年那个强健能干的母亲如今已经老迈,再也没有力气和精力制作黄糕粑了,黄糕粑的美味已经成为了一种遥远的乡愁,深深铭刻在我的记忆之中。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gsp20250859.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