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协作 共同开创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

作者: 徐以成

餐饮行业是民生行业,是市场经济兴旺发达的“晴雨表”。新形势下,餐饮行业如何应对不利环境挑战,破解生存发展难题,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需要探究解决的课题。

餐饮行业面临的困难及挑战

近年来,受经济环境变化、消费习惯转变、经营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餐饮行业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市场竞争惨烈,餐饮经营主体数量快速增长,同质化竞争严重,部分企业陷入低价竞争,影响行业整体利润水平。二是经营成本攀升,房租、人工、食材等成本持续上涨,挤压行业盈利空间。三是消费需求多元,消费者更加注重健康、品质、体验,传统经营模式难以满足新需求。四是监管要求趋严,食品安全、生态环境、消防、广告、价格等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对企业规范化运营提出更高要求。

餐饮行业的发展前景和机遇

尽管困难、挑战重重,但餐饮行业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机遇,主要基于以下三点判断。

一是餐饮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餐饮收入突破5.5万亿元。随着经济复苏和消费升级,行业仍将保持增长态势。二是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消费、扶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利好政策,如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等,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新技术赋能新业态。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如外卖平台、智慧餐厅、供应链管理系统等,正在改变传统餐饮模式,提升运营效率。

政企协作 共同开创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0

高质量餐饮服务的未来趋势

高质量发展是餐饮行业壮大、成熟的必然趋势,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高质量的餐饮服务至少需具备三种能力。

一是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食品安全是餐饮行业的生命线,也是经营管理的立足根基,不论何时,餐饮企业必须把食品安全放在首位。为此,各餐饮经营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强化源头管理,严格筛选供应商,建立食材溯源体系,确保原材料安全可靠;规范加工流程,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要求,加强从业人员培训,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相关制度;落实主体责任,企业负责人要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职责,定期开展自查,及时整改隐患。

二是顺应市场的品质和品牌。餐饮企业要形成自己的品牌,必须从以下三点做起:开展差异化竞争,结合本地文化、消费习惯开发特色菜品,提升品牌辨识度,避免同质化竞争造成内耗;优化消费体验,从环境、服务、菜品等多维度提升顾客满意度,培养忠实客户群体;进行数字化转型,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消费需求,优化菜单设计、库存管理和营销策略。

三是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构建令消费者放心、满意的餐饮消费环境,是餐饮企业长远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此,餐饮行业经营者需兼顾经济、社会双重责任,将社会责任融入商业经营之中。比如,构建守法诚信的行风、遵守环境保护的要求、贯彻执行文明餐饮和制止浪费行为等制度,这些都是高质量餐饮服务应该满足的基本要求。

政企协作 共同开创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1

打造高质量餐饮服务的若干举措

一是团结协作,增强行业抗风险能力。比如,各地广泛建立行业联盟,让各餐饮企业可以掌握餐饮市场发展动态、交流企业管理经验,从而杜绝行业无序发展、内耗行为,维护行业整体利益。

二是宣扬推介,打造区域餐饮品牌特色。不少地方都有独特的品牌美食,单靠餐饮经营者去吆喝,往往起不到太好的效果。这就需要通过政府支持、企业联动,吸引更多消费者,形成集群效应,铸造餐饮行业的特色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比如,安徽滁州有天长秦栏卤鹅、定远卤鹅、来安县老鹅头等多种特色品牌,这几年随着政府及企业宣传力度的加大,逐渐走出本市、本省的营销区域,销售范围不断扩大。

三是提升监管模式,激发餐饮市场的经济活力。针对餐饮企业反映的痛点、难点问题,各级政府部门要转变思路,以“服务 + 监管”的理念,助力餐饮企业高质量发展。比如,优化行政审批服务,大力推行“一网通办”“证照联办”“一屏注销”等改革,尽量缩短企业开办时间和提升退出效率;加强政策扶持力度,落实餐饮企业的减税降费、融资支持等惠企服务政策;完善法律法规制度,规范执法监督检查,避免“一刀切”的粗放监管方式,对发生轻微违规的餐饮经营者,尽量以教育整改为主,不搞“一棍子打死”,充分保护餐饮市场活力。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gsp20250904.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