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宝藏食疗方
作者: 张泽峰融天下事于一身的文学巨著《红楼梦》自问世以来,各种职业、爱好、信仰的人皆为之折服,它不仅是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其中也有发掘不尽的食疗宝藏。
《红楼梦》第十一回中,秦可卿生病,凤姐前来探望,秦可卿对凤姐说:“昨日老太太赏的那枣泥馅的山药糕,我倒吃了两块,倒像克化的动似的。”枣泥山药糕是北京的传统点心,主料是山药四斤、京糕一斤(揉成泥状)、土豆一斤、白糖一斤。先将山药、土豆去皮蒸熟后揉成细泥状,分成三份,用一块干净的布把其中一份揉成方形,然后依次铺上枣泥一层、山药泥一层、京糕泥一层、山药泥一层,厚约一寸五分,切开即成。枣泥山药糕的特点是滑爽、甘甜、柔软且易于消化,夏日冰镇后食用可消暑除热、益气生津。

《红楼梦》第十六回中,贾元妃被皇帝恩准于元宵节归省,为此宁荣两府大兴土木,盖建“省亲别墅”大观园。一天,贾琏的乳娘赵嬷嬷来到凤姐房中,为其两个儿子即赵天梁、赵天栋谋求差事,正赶上凤姐夫妇在房中用餐,凤姐便邀赵妈妈吃“火腿墩肘子”、喝“惠泉酒”。火腿墩肘子的制作方法是将火腿肉切成方块,入冷水中煮沸三次,去汤沥干,再放入清水中用小火煨之,加酒四两,投入葱、椒、笋、香蕈。另取一只肘子,亦切成方块,冷水煮沸两次去汤沥干,放上调料后与火腿肉一起煨,墩烂后香味浓醇、美味适口、荤而不腻,更适宜老年人食用。火腿由于腊制时间较长,在酶的作用下,蛋白质分解为人体易于吸收的多种氨基酸,而且含量都较高;肘子中则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灰分、钙、磷、铁等营养成分,两者结合营养加倍。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中,宝玉因结交戏子蒋雨涵、和金调情,致使金跳井身死之事被贾政知晓,被贾政打得皮开肉绽。王夫人心疼宝玉,向袭人问及宝玉吃了些什么东西。袭人答道:“只拿那糖腌的玫瑰卤子和了吃,吃了半碗,又嫌吃絮了,不香甜。”于是王夫人命彩云拿了两个小玻璃瓶,上面是螺丝银盖,每瓶上都有鹅黄笺,一个上写着“木樨清露”,另一个上写着“玫瑰清露”。王夫人向袭人交代说:“一碗水里只用挑一茶匙儿,就香的了不得呢。”“木樨清露”是用桂花(即木樨)蒸馏而得的原色液体,未加任何调色剂,其色清亮、透明,有疏肝理气、醒脾开胃的功效。明清时期,意大利传教士熊三拔(1575一1620年)所著的《泰西水法》、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1623—1688年)所著的《西方要记》中均有关于“木樨清露”的记载,称“西国市肆中,所鬻药物,大半是诸露水”,“凡为香,以其花草作之,如蔷薇、木樨、茉莉、梅、莲之属;凡为味,以其花草作之,如薄荷茶、茴香、紫苏之属。诸香与味,用其水,皆胜其物”。“玫瑰清露”是蔷薇科植物的花的蒸馏水原液,也有疏肝止痛的功效。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中,史湘云组织菊花社,宴请贾母等在藕香榭吃螃蟹,并饮合欢花浸的酒。黛玉因吃了一点螃蟹,觉得心口微微作痛,需要热热地喝口烧酒。宝玉听了忙道:“有烧酒”,便令人烫一壶用合欢花浸的酒。合欢花又名夜百合、夜合花,六月开花,微香,性平、味甘,治郁结胸闷、失眠健忘、风火眼疾、跌打损伤疼痛等症。清代汪灏受康熙皇帝的旨意,撰写《广群芳谱》,其中卷三十九“合欢”条引《女红馀志》:“杜羔妻赵氏,每端午取夜合花置枕中。羔稍不乐,辄取少许入酒,令婢送饮,便觉欣然。”又据《四川中药志》称,“合欢花,一朵云,泡酒服”,能治眼雾不明。庚辰本、己卯本《石头记》于此处有脂批云:“伤哉!作者犹记矮顱舫前以合欢花酿酒乎?屈指二十年矣!”可见饮合欢花酿的酒乃曹家的实事。合欢花不仅可以泡酒,还可以制作菜肴,据《四川中药志》记载,合欢花配鸡肝、羊肝或猪肝,蒸服,可治火眼疾,民间则用来治疗结膜炎、肋痛等症。

《红楼梦》第四十九回中,宝玉偕同湘云并邀众姐妹于雪天到芦雪庵即景联诗,烧鹿肉以寄兴。未到芦雪庵前,宝玉先往贾母房中吃饭,头道菜是“牛乳蒸羊羔”。贾母说这是有年纪的药,小孩吃不得,于是宝玉只拿茶泡了一碗饭,就着“野鸡瓜”忙忙地咽完了,一心想快到芦雪庵去联诗、烧鹿肉。鹿的全身都是大补特补的药,鹿肉可烧食或煨食,“烧鹿肉”是旧时北京冬令野味中极为名贵的佳肴,一般是先将肉下在冷水中煮七八分熟,过火则干燥无味,还可风干成鹿脯。京师宴席最重鹿尾,制作时用剃刀除去茸毛,注意千万不要割破尾部,破则红浆流出,鲜味尽失。鹿尾还可用菜叶裹好,上锅蒸熟后蘸椒盐吃,味道也很美。此外,鹿舌也是一种食用珍品。“牛乳蒸羊羔”的羊羔乃胎羊,一般蒸着吃,以使其肉嫩质美不走味儿。蒸羊羔时,在羊肉中略放些牛乳,再加上调料,肉味更加丰腴、香嫩。羊肉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肉质细嫩,容易消化,正如俗语所说“要想长寿,常吃羊肉”。“野鸡瓜”,就是将酱瓜、生姜、葱白、淡笋干、茭白、虾米和野鸡胸肉,用香油炒熟即可。
《红楼梦》第五十四回中,荣国府过元宵节,夜宵备有鸭子粥、枣儿熬的粳米粥、杏仁茶等,如此美食,贾母尚嫌甜腻,足见富贵人的口味是多么刁钻。杏仁茶也称“杏酪”,训话学家郝懿行所撰写的《晒书堂笔录》记载:“取甜杏仁,水浸,去皮,小磨磨细,加水搅稀,入锅內,用糯米屑同煮,如高梁糊法。至糖多少,随意糝入。”雪印轩主《燕都小食品杂咏·杏仁茶》有诗曰:“清晨市肆闹喧哗,润肺生津味亦赊。一碗凉浆真适口,香甜莫比杏仁茶。”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gsp20250908.pd原版全文
《红楼梦》第五十八回中,宝玉病初愈,在怡红院用餐,厨房送来一碗火腿鲜笋汤。这款火腿鲜笋汤源于清代童岳荐所著的《调鼎集》中的“九丝汤”,配料为火腿丝、笋丝、银鱼丝、木耳丝、口蘑丝、千张丝、紫菜丝、蛋皮丝、青笋丝,或加海参、鱼翅、蛏干、燕窝等。
《红楼梦》第六十回中,荣府厨娘柳家的从其兄处得到一些茯苓霜,欲将其转赠给怡红院芳官,以促成女儿柳五儿进入怡红院当差。茯苓可供食用,亦可入药,性平、味甘淡,具有健脾养胃、益气安神、利水渗湿的功能,主治脾虚泄泻、心悸失眠、小便不利、水肿等症。茯苓霜又名茯苓粉,是将茯苓用小磨磨细,类似藕粉、杏仁霜等,可以冲服。茯苓也可制成糕点,名曰“茯苓糕干”,即用上好的面粉加入等量的茯苓粉、米粉,拌以蔗糖、蜂蜜、糖渍桂花,再用温水拌至潮湿状,放入带有小方格的木模中,压实后用旺火蒸十几分钟,取出晾凉后即可食用。据称此物久放不干、不霉,四季皆可食用,且有食疗之功,清末曾选作宫中御用糕点。
《红楼梦》第六十一回中,三姑娘探春和宝钗偶然来了兴致,要吃“油盐炒枸杞芽儿”。这段是描写住在深宅大院的小姐只想尝新,却根本不知市面行情,同时也透露出枸杞芽几在当时已是一种流行的食疗菜。枸杞芽儿也叫枸杞头、枸杞尖儿,是枸杞的嫩茎叶儿,《生草药性备要》说它可“明目,益肾亏”,《本经逢源》说它能“降火及清头自”,《五华草药》记载它可“清热,解毒,明目”。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中,宝玉过生日,因芳官是宝玉的人,且与厨娘柳家的女儿柳五儿要好,柳家的特此派人给芳官送来一个盒子,“里面是一碗虾丸鸡皮汤,又是一碗酒酿清蒸鸭子。一碟腌的胭脂鹅脯,还有一碟四个奶油松穰卷酥,并一大碗热腾腾碧荧荧的绿畦香稻粳米饭”。虾丸鸡皮汤的制作方法在清代袁枚所著的《随园食单》中有记载:“虾圆(按,即虾丸)照鱼园法(按,即将肉斩化没,用豆粉、猪油拌,将手搅之,放微微盐水,不用清酱;加葱、姜汁作团;成后,放滚水中,煮熟撩起,冷水养之)。鸡汤煨之,干炒亦可。捶虾时,不宜过细,恐失真味。”酒酿清蒸鸭子与袁枚《随园食单》中干蒸鸭的制作方法相似:“把肥鸭一只洗净,斩八块,加甜油、秋油,淹满鸭面,放磁罐中封好,置锅中蒸之;蒸用炭火,不用水,临上时,其精肉者皆烂如泥”。胭脂鹅脯中的鹅脯即鹅的胸脯肉,明代韩奕所著的《易牙遗意》记载:“鹅一只,不剁碎,先以盐腌过,置汤锣內蒸熟。以鸭弹三五枚洒在内,候熟,杏腻浇供。”鹅经过盐腌,其肉呈鲜红色,切片透明,故名“胭脂”。清代朱彝尊撰著的《食宪鸿秘》中记载了奶油松穰卷酥的制作方法:“酥油十两,化开,倾盆内,入白糖七两,用手擦极匀。白面一斤,和成剂,捍作小薄饼,拖炉缩火燁……饼上载松子仁,即名松子饼。”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中,宝玉过生日当晚,怡红院众丫头出资给主子过生日,袭人向平儿要了一坛好绍兴酒。管家奶奶林之孝家的到怡红院查夜,嘱宝玉喝些普洱茶以助消化,晴雯为林之孝家的倒了一碗女儿茶。普洱茶是以云南普洱府(即今西双版纳地区)为茶市中心的名茶,具有药疗功能,《本草纲目拾遗·本部》载:“普洱茶清香独绝也,醒酒第一,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由于泰山无名茶,故采青桐芽当饮料,号称“女儿茶”。青桐即梧桐,落叶乔木,喜光,生长快,喜深厚、湿润的土壤。其种子炒熟可供食用,亦可榨油,叶可入药。
《红楼梦》第八十七回中,黛玉悲秋至疾,紫鹃特意命厨房给她做了一碗火肉白菜汤,再配点虾米、青笋、紫菜。火肉白菜汤中的“火肉”即火腿,以金华所产为佳,北京白菜亦闻名海内。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记载:“白菜炒食或笋煨亦可,火腿片煨,鸡汤煨俱可。”紫菜富含蛋白质、碘、磷、钙等,常食有养血补气的作用。
《红楼梦》中有关食疗的细节有很多,一部小说中包含如此丰富的药膳食疗,在古今中外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而且运用得又如此准确和地道,充分显示了曹雪芹深厚的中医药学功底。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gsp20250908.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