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骨质疏松,必须与咖啡说再见吗

作者: 阮慧娟 沈书怪 冯一 杨秀霞 李伟

数据显示,我国2020年骨质疏松患者已超过2.8亿,其中30岁以下高危人群占比达 20% 。更值得关注的是,年轻群体骨密度异常比例逐年攀升,35岁后骨质流失速度加快,每年平均减少约 1% 。这表明,骨质疏松已成为威胁年轻人健康的重要隐患。

除了因年龄因素导致的骨质流失速度加快,年轻人患上骨质疏松的原因还包括不良的饮食习惯,其中,过量喝咖啡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咖啡豆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绿原酸、咖啡因、单宁等,在烘焙的过程中,这些成分经过一系列化学变化会形成咖啡独特的香气,这也是人们喜爱咖啡的原因之一。

不过,有研究发现,摄入含有咖啡因的饮品对钙平衡有潜在的负面作用;还有研究发现,较高的咖啡因摄入量对老年女性骨质的负面影响在低钙摄入人群中更为显著。亚洲人因饮食习惯等因素,钙摄入普遍不足(400一500毫克/天),更易受咖啡因影响;而欧美人群的钙摄入较高(800一1200毫克/天),风险相对较低。

也正因此,由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CSOBMR)联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等权威机构共同制定并发布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版)》提示,应避免过量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

那么,靠咖啡“续命”的年轻人就不能喝咖啡了吗?

预防骨质疏松,必须与咖啡说再见吗0

当然不是!现实生活中,不同种类咖啡的咖啡因含量有所不同,虽然没有国际统一的计量单位,但是通常默认为每杯咖啡约含100毫克的咖啡因。在这个基础上,《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版)》指出,一名健康成年人(前提是钙摄入量达到800一1000毫克/天)每日咖啡因摄入总量应控制在400毫克以下 (约3一5杯咖啡);对已确诊患骨质疏松症者以及高危人群,建议每日咖啡因摄入量进一步限制在300毫克以下(约1一2杯咖啡),以降低咖啡因对骨代谢潜在的不良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咖啡因不仅仅存在于咖啡中,茶、奶茶、可乐及一些功能性饮料中也含有咖啡因,因此,此类饮品也要适量饮用。

综上可知,咖啡并非导致骨质疏松的元凶,关键在于适量饮用。在此基础上,人们平时还应加强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打好骨质“地基”。对于骨质疏松高危人群,应定期监测骨质的健康状况,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和膳食钙,并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每周3次负重运动(快走、爬楼梯等)以增加骨密度。对于已经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应尽量少摄入含咖啡因的饮品,保证每日摄入充足的钙与维生素,并配合适度运动与规律日晒,必要时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抗骨质疏松治疗。

资助: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科技基金雅培食品营养与安全专项科研基金——(2021-M06。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gsp20250913.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