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云彩面”,一段祖孙情

作者: 陈黎珍

前些日子我去天津看望姐姐,晚饭时姐姐亲手做了一碗“云彩面”,看到它的瞬间,我的思绪一下子飞回到了小时候。

姐姐做的“云彩面”其实就是疙瘩面。有一年夏天,我们一家人在地里锄草,热得汗流浃背,我和姐姐便躺在草堆上休息。头顶上,一片片白云悠然飘过,我忽然发现,那丝丝缕缕的云彩特别像姥姥做的疙瘩面,便兴奋地指给姐姐看,她也开心地嚷噻起来。在一旁干活的姥姥听见后笑呵呵地应道:“又想吃疙瘩面了?行,今儿响午就做给你们吃!”听到这话,我和姐姐高兴地一骨碌爬起来,感觉浑身又充满了劲儿。从此以后,我便和姐姐约定好,把疙瘩面叫“云彩面”。

儿时,每到夏天姥姥就经常给我们“扇”疙瘩面,往往从早晨就开始准备。她先往一个大红盆里倒入面粉,撒上些许盐后分多次添水,然后揉成一块光滑的面团,再倒水没过面团,放在一边醒面。

一碗“云彩面”,一段祖孙情0

中午开始做饭时,姐姐就担起了烧火的任务,我则围在姥姥身边东看西看。当大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冒泡时,姥姥便把那个大红盆搬到锅台上,使盆微微倾斜着靠近锅口,再半弯着腰顶住盆边。只见姥姥从盆里扯起一小团面团,醒好的面团像是被施了魔法,越拽越长、越扯越宽,就像一匹白色的丝绸缎子。姥姥双手揪着面片的两边,不停地扯、扇,把水拍打得“啪啪”作响,陆续把面“扇”进锅里。然后,姥姥一边叮嘱姐姐多添柴把火烧旺,一边示意我用勺子贴着锅底搅动,以免面粘成一坨。我踞起脚尖,拿着勺子在锅里一顿搅合,看着疙瘩面“听话”地在里面翻腾,雨提多得意了!

这时,姥姥把盆里的面浆水倒入锅中,待水再次沸腾时,又把搅拌均匀的鸡蛋液缓缓倒入,然后撒上一些小茴香叶、小霍香叶、荆芥叶。黄灿灿的蛋花在锅里翻滚着,像是盛开的夏花在随风摇曳;一片片雪白的疙瘩面簇拥着青翠的菜叶,宛如一群甩着绿色水袖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姥姥又麻利地放入盐和调料,最后淋上芝麻香油,那混合的鲜香味儿瞬间钻进鼻子里,馋得我直流口水。

疙瘩面终于做好了,姥姥给我和姐姐一人盛了一碗,我俩边吹热气边吃,谁也顾不得说话,只能听得见“呼噜呼噜”的吃面、喝汤声。吃完一碗还不解馋,我们姐妹俩又都要了一碗。看着我们狼吞虎咽的样子,姥姥只是一味地笑,眼神里充满了温柔、慈爱。

离开天津的那天,我和姐姐合作又做了一次疙瘩面。看着这碗“云彩面”,我俩不由得想起了已经离开我们十多年的姥姥,顿时潸然泪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gsp20250922.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