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皮儿酿酱香 勤俭节约不能忘

作者: 高延新

前一阵,妻子说想吃辣酱,我也正好想换换口味,便从超市买回来一瓶。头两天,一家人还吃得津津有味,没想到后来就不待见它了,将其放置一旁,再也没动过筷子。周末,家里搞大扫除,妻子拿起那瓶放了近半月的辣酱,看了看后就扔进了垃圾桶。

这一幕正好被母亲看到,“这满满一瓶的辣椒酱,咋还扔了呢?”母亲不解地问妻子。“娘,这瓶辣酱开封后搁了半个月了,不新鲜了,还是扔了吧,别再吃出毛病来。”妻子回答道。

母亲虽然也理解妻子的担忧,但她苦日子过惯了,舍不得扔东西,最后还是从垃圾桶里捡回了那瓶辣酱。母亲擦了擦上面的灰说:“这才半个月,哪那么容易坏。要是搁我们以前,大家都得抢着吃呢。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是咱们也不能扔掉勤俭节约的老传统。”听了母亲的话,我和妻子羞愧难当。

不过,这瓶辣酱不好吃也是事实,这让我想起了母亲做的面酱。

我小时候,家里生活条件不是很好,母亲拉扯着我们三个孩子,全家人过着“鸡腕眼子当银行,地瓜干子当细粮”的艰苦生活。那时,我们穿的衣物大多是邻家大哥大姐替换下来的,吃的蔬菜瓜果基本是自家地里种的,就连面酱这种稍微复杂点的调料也都是自家发酵的。

我记得,母亲做面酱用的是家里蒸的大馒头。先将馒头掰成红枣大小的块状,放入盆内封好发酵,待其生出黑毛后取出,晒干后扫掉黑毛。然后把扫去黑毛的馒头块倒入盆内,加入凉白开水和盐反复搅拌成粥状,加入作料封好,放在太阳光强烈的地方曝晒,其间要每天早晚各搅拌一次。发酵时如果发现酱稀,可再加入扫黑毛后的馒头,搅拌成粥状继续曝晒。10一15天后,酱就会变成深黄色,闻起来有股香甜味。

馒头皮儿酿酱香 勤俭节约不能忘0

母亲做的面酱特别好吃,在刚出锅的馒头里夹上点面酱,再放上一截大葱和几片生菜叶,一口下去满嘴留香。如果是用大葱来炒,十里地外都能闻到香味。

于是,我对母亲说:“要不我们再做点小时候那种面酱吧。”母亲笑着对我说:“早做了,就是用你家孩子吃剩的馒头、包子皮几做的引子,现在上面生出的毛已有半个手指头那么长了。”

听母亲这么一说,我恍然想起确有这么一回事。两个孩子每次都把吃剩的一点儿馒头、包子皮儿放在餐桌上,妻子收拾餐桌时都是一起丢入垃圾桶。可母亲收拾餐桌时,总把它们晒干保存起来,没想到她是留着做面酱呢。

一想到再过一阵就又可以吃上母亲做的面酱了,我的心情就由阴转晴了。到时候,我一定要告诉孩子们,美味的面酱就是用他们吃剩的馒头、包子皮做成的,让他们也学习下奶奶珍惜粮食、变废为宝的精神和本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gsp20250923.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