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脆鲜嫩的笮草丸子
作者: 程广海故乡的微山湖是一个硕大的聚宝盆,湖中除了有百余种的鱼虾、莲藕、菱角,还有一种特别的草,名叫乍草。它不仅是草,更是一种食材,可以用来做丸子。
乍草的学名为金鱼藻,是微山湖特有的水草之一,通常生长在水质清澈的水域,其茎、叶有两三米长,细长的根茎为白色,叶子为碧绿色。当春天的微风从水面轻轻掠过,乍草也随风摆动,煞是好看。
刚一开始,人们并不知道乍草可以吃。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微山湖地区的很多村庄曾陷入无米之炊的艰难境地,甚至连槐树叶、榆树叶、榆树皮都被扒光吃净。饥饿难耐的人们从村里寻到野外、湖中,结果找到了乍草。村民们按照蒸菜团子的方法,将捞上来的乍草剁碎后掺入面粉揉成菜团再蒸熟,味道竟然清香、可口,后来人们便纷纷效仿。在那个缺衣少粮的年代,微山湖畔的人们就是依靠乍草度过了艰难和困苦。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乍草不再担任果腹的主要角色,可人们却喜欢上了它的美味,于是吃乍草的传统便保留了下来。
一年当中,春季和秋季是乍草的生长旺季,夏季一到,它就渐渐老化、腐烂,所以春天的乍草最为鲜嫩。在微山湖地区,人们一般从雨水节气开始吃乍草,可以一直吃到谷雨节气。立夏后的乍草逐渐变老、发硬,就不好吃了。微山湖区的人们为了品尝到第一口苄草,雨水节气一到便开始下湖打捞,这时候的乍草才开始长出嫩芽,一折就断,碧绿、脆生,很是勾人食欲。
乍草最常见的做法是凉拌,主要是吃它的根茎。先将乍草放入沸水中焯烫片刻,这样不仅能去除乍草的生涩味和湖腥味,还能保留脆嫩的口感。捞出后迅速过凉水,让乍草的温度降下来,锁住那份脆爽。接着把菲草的根茎切成小段,依次加入蒜末、生抽、香醋、香油、少许盐和白糖,用筷子轻轻搅拌,刹那间,清新的湖草味便弥漫开来,轻轻一咬,有一种开春野菜的气息。

其实,微山湖区的人们最喜欢吃的还是乍草丸子。制作乍草丸子用的是乍草新长出的嫩尖和草叶,要在清水中反复冲洗几次以去掉湖腥味,然后切细、切碎,加入蛋清、面粉、盐、葱末、姜末、花椒面搅匀,静置几分钟再进行下一步。
炸乍草丸子时,待油温升至 70∘C-80∘C 时就可以下锅了。丸子在油锅里上下翻滚,大概二三分钟,表面就会出现一层金黄的颜色,鲜美可口的菲草丸子就可以出锅了。稍微晾凉后尝上一口,外焦里嫩,不仅酥脆,乍草的清香更是让人啧啧称赞。
如今,乍草丸子已经成为微山湖区人们餐桌上一道不可或缺的美食,更成为闻名的微山湖特色美食。如果你有机会来到这里,一定要尝尝这道酥脆可口、鲜嫩解腻的湖鲜小吃。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gsp20250946.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