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营养与配餐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
作者: 张梦雅
2020年,教育部制定并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基于此,教师应当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作为高职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核心课程,饮食营养与配餐课程以就业为导向,关注营养与配餐相关知识对于树立健康生活方式和预防慢性疾病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营养知识和科学配餐知识,突出营养与配餐的综合技能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并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在此背景下,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饮食营养与配餐课程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设计并应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突出的实践能力、良好的创新意识和挑战意识、高度的思想觉悟和社会责任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
一、饮食营养与配餐课程
思政育人目标及及融合点
通过解读教材框架及项目内容,结合当下时政热点,教师要深挖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思政知识,并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日常课堂教学中,润物细无声地达成思政育人目标。经梳理,饮食营养与配餐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及其融合点设计如表1所示。
二、饮食营养与配餐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第一,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授课、教学研讨、作业论文等各个环节中,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有意识地整合思政内容,确保每个环节都能体现教学的德育目标。
第二,创新教学模式。教师可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数字化资源等,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使课程思政更加生动、贴近学生实际,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第三,改革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小组备课、学习通建课等,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提高教学质量,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强化教师责任。提升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责任感,鼓励教师主动探索和实践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并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
第五,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对教师的课程思政工作进行评估和反馈,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第六,加强实践环节。除了理论教学外,还应加强实践环节的课程思政,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七,注重学生反馈。学校及教师应积极听取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使课程思政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综上所述,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将饮食营养与配餐课程的知识内容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有助于在课堂教学中达成思政育人目标。在教学实践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互动质量,增强学生学习效果。未来,要继续优化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培育学生成为既有扎实专业技能,又有良好思想品德素质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