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角下贵州特色小吃英译方法研究
作者: 吴丹贵州特色小吃种类繁多、风味独特,在推动贵州文化旅游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色小吃英译更能助力贵州文旅外宣工作的开展。不同于传统的翻译观,德国翻译理论家汉斯·费米尔(Hans J.Vermeer)提出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不再强调译文和原文的绝对对等,而是以翻译目的为导向,选择合适的策略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翻译效果。基于此,本文以贵州特色小吃为研究对象,从目的论视角出发,探讨合适的英译方法,以期助力贵州文旅外宣工作,提升贵州的国际形象。
一、贵州特色小吃英译研究现状
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上以“目的论、贵州特色小吃、英译研究”为关键词进行精确查找,仅搜索到相关论文1篇。孔倩茹(2012)以贵州特色小吃为语料,从目的论角度出发进行实用性翻译,提出了以下五种翻译方法:一是以主料为主、配料为辅的译法;二是以烹制方法为主、原料为辅的译法;三是以形状、口感为主,原料为辅的译法;四是以人名、地名为主,原料为辅的译法;五是音译法。
笔者再次扩大搜索范围,以“特色小吃英译研究”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共搜索到期刊论文23篇,其研究方向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论某地区特色小吃英译。比如,方筱婧(2011)以武汉热干面、豆皮、面窝三款小吃为例,探讨常见的英译本,认为译者应该结合不同的命名和地域特色,采取灵活的翻译方法以实现准确而形象的翻译。二是基于某一理论或视角,探究特色小吃的英译方法和策略。比如,袁滔(2014)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和审美标准,探讨了四川民族地区特色小吃名称英译策略,并提出了增译、归化及异化等方法;曾安安、何泠静(2020)从跨文化交际视角探究了贵阳常见的三种小吃名称英译现状,以促进贵阳本土文化的对外传播;肖德铭、姜伊铃子(2023)从框架语义学出发,阐释了如何从语言组织和认知建构两方面为贵州特色小吃英译提供翻译资源。
从目的论视角探析特色小吃英译的文献只有3篇。尚春瑞(2023)以天津地方特色小吃名称为研究对象,在目的论指导下提出了特色小吃英译应采用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策略,遵循目的论三原则,使用直译、意译、音译、加注、类比、多种混合翻译方法。安登贤(2018)以天水特色小吃“呱呱”为例,探析基于翻译目的论的地方特色小吃英译策略与方法。陆玉梅(2018)从目的论视角出发,在分析贵州小吃名称的文本类型、命名特点后,探讨了贵州小吃名称的英译策略,认为应该采用直译、意译、音译等翻译策略,以实现翻译的交际目的。
通过梳理国内学者对“特色小吃英译方法”的研究,笔者发现不同的学者均对中国特色小吃英译的策略、原则和方法提出了个人看法,所持观点有所异同。目前,从目的论视角探究贵州特色小吃英译方法和策略的相关论文各有1篇,均各有重点和研究价值。本文也将从目的论视角出发,以贵州特色小吃为语料,探讨其英译方法,以丰富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助力贵州文旅外宣活动的开展。
二、目的论介绍
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汉斯·费米尔 (Hans J.Vermeer)提出了目的论(Skopos Theory),他在《翻译行动中的目的与委托》(Skopos and Commission an Translational Action)一书中指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翻译目的决定着翻译策略和方法。目的语受众是决定翻译目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及交际需求。1984年,汉斯·费米尔和他的老师莱斯合著了《翻译理论基础概述》(Grund legungeiner allgermine Translations theorie),详细阐述了目的论三原则,即目的性原则(skopos rule)、连贯性原则(coherence rule)和忠实性原则(fidelity rule)。具体而言,目的性原则强调人类的一切行为包括翻译都有目的,翻译不再是简单的源语、译入语之间的转换,而是跨越了文化和语言鸿沟的有目的的行为;连贯性原则是指译本必须在语篇内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并符合语内连贯标准,这样才能使目的语受众理解译文所要表达的意思;忠实性原则是指源语篇与目的语篇之间的一致性。在这三个原则中,目的性原则位居首位,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从属于目的性原则。
在英译贵州特色小吃时,要首先分析原文,尊重源语语言和文化,选择最为贴切且目的语受众所能接受的英文译名,以推广贵州特色美食,提升贵州的国际形象,推动贵州旅游外宣工作的开展,这一目的决定了所采用的翻译方法与目的论中的目的性原则内涵不谋而合。
三、贵州特色小吃命名分类
熊欣在《中国菜名英译研究》中将中国菜名的命名方式归纳为两大类,一是写实型菜名,二是写意型菜名,贵州特色小吃也可分为这两类。
写实型菜名主要反映菜肴的食材名、制作方法、产地以及色、形、味、器等信息,这类菜名有固定的命名结构,如“风味+主料”“菜形+主料”“烹饪方式+主料”“主料+辅料”等。
写意型菜名多涉及文化典故、历史信息,会采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来命名菜肴。这种命名方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传达出一定的历史文化。
四、目的论视角下贵州特色小吃的英译方法
英译贵州特色小吃的目的是给目的语受众提供准确的小吃信息,同时传递小吃所蕴含的贵州特色饮食文化和历史人文风情,因此翻译过程中要考虑受众的文化背景、审美情趣等需求。笔者将根据贵州特色小吃的命名分类,从目的论的视角,探究贵州特色小吃名称的英译方法。
(一)写实型小吃名称的英译方法
通常情况下,写实型菜名均可采用直译法(literal translation)来传达菜肴的料、形和烹制方法等关键信息,使目的语受众能够明白、理解和接纳该英译名。直译法是异化翻译策略(Foreignization)下的一种翻译方法,特点是在词汇意义及修辞(如比喻)的处理上不采用转义手法,在语言形式处理上允许适当的变化或转换(如语序转换),以使译文符合目的语词汇。
1.“风味+主料”:酸汤鱼(Sour Soup Fish)、辣子鸡(Spicy Chicken)、糖醋芝麻冰凉粉(Sweet and Sour Bean Jelly with Sesame)。
2.“烹饪方式+主料”:油炸汤圆(Fried Sweet Dumplings)、凉拌米豆腐(Mixed and Stirred Bean Jelly)、蒸蒸糕(Steamed Glutinous Cake)。
3.“主料+辅料”:豆花面(Tofu Pudding Noodles)、豆沙粑(Glutinous Cake Stuffed with Red Bean Paste)。
4.“菜形+主料”:土豆丝(Shredded Potato)。
5.含地名/人名:但家香酥鸭(Dan’s Crispy Fried Duck)、雷家豆腐圆子(Lei’s Tofu Pellets)、水城羊肉粉(Shuicheng Rice Noodles with Mutton)。
(二)写意型小吃名称的英译方法
翻译写意型小吃名时,译者不能生硬地采用直译法,如将丝娃娃翻译为Silk Babies、将马打滚翻译为Horse Rolling,这类翻译会让目的语受众不知所云。译者应先了解这类小吃的食材配料、烹饪方式及背后的历史文化、典故,考虑目的语受众的接受能力,建议采用意译法(free translation)或创译法(recreation),以更好地传递小吃的内涵信息。
1.意译法。意译法是归化翻译策略下的一种翻译方法,指在处理词汇意义及修辞(如比喻)时采用转义的手法,以便再现原文意思。比如,“丝娃娃”是贵阳特色小吃,因外形宛如裹在襁褓中的婴儿而得名,这一命名方式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一张薄薄的面皮包裹住各种蔬菜丝、海带丝、豆腐丝、莴笋丝、土豆丝,再佐以特色酸汤酱汁,吃起来清爽可口,类似于春卷。为了准确传递“丝娃娃”的食材内容,并考虑目的语受众的接受能力,笔者建议翻译为“Vegetable Spring Roll”。
“马打滚”是贵州铜仁的特色点心,糯米经浸泡、研磨,揉制成汤圆状,水开煮熟后,滚上香甜的黄豆粉,入口软糯、香甜。因汤圆滚黄豆粉的过程恰似马儿打滚,故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其命名为“马打滚”。若将“马打滚”直译为“Horse Rolling”并不能实现传递信息的翻译目的,可意译为“Glutinous Rice Ball with Sweet Soybean Flour”。
2.创译法。部分写意型小吃名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典故,为更好地促进中西饮食文化交流,对于这类小吃可以采用创译法,这是一种由目的驱动的翻译法,可以抛弃原文的意义和形式,创造性地对原文进行处理。比如,“恋爱豆腐果”是烤豆腐的一种,相传在抗战时期,贵阳有对卖烤豆腐果的夫妇,他们为难民免费提供烤豆腐果,还有许多青年男女因豆腐果结缘牵手。为纪念这段历史佳话,便有了“恋爱豆腐果”。将豆腐从中间剖开至二分之一,加入特制辣椒水,外酥里嫩,辣香开胃。为了传播贵州本土文化、风土人情,笔者建议采用创译法,将其概括性译为“Lovers’Bean Curd Slice——Toasted Tofu for love and hope”。该译本不仅可以体现贵阳的本土文化,展现人们对和平、爱情的渴望,也能满足目的语受众对食物的渴望和期待。
“太师饼”是黔南州一种历史悠久的特色小吃,可追溯至商朝武王伐纣时期,为取得战争的胜利,闻仲太师制作了方便携带的糖烧饼,以作新军干粮。“太师饼”外酥里嫩、香甜可口,是文化的传承与情感的寄托。在古代,太师的职责旨在辅佐和教育皇帝,相当于宰相或是丞相。笔者认为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突出闻太师率军应战的贡献,彰显祖先的智慧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以便于目的语读者感受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可以将“太师饼”创造性地翻译为“Taishi Crisp Cake——Sweet Roasted Cake with Sesame for commemorating prime minister Wen Zhong in the Shang dynas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