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探究
作者: 梅利
微生物检验技术是判断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能够通过检测食品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来判断食品是否符合卫生标准,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性和高效性等优点,在食品质量控制和安全监测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微生物检验技术主要有基于PCR技术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微生物培养和快速检测技术等,这些方法可以检测到细菌、霉菌、酵母菌等微生物,对于发现和追踪内源性微生物污染和外源性污染源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不同的检验技术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下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本文旨在通过文献综述,探究微生物检验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从而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一、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概述
微生物检验技术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并且不断进行着创新和完善。微生物检验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最早是通过肉眼观察细菌的颜色、形态、大小等特征来判断食品品质。20世纪初,微生物检验方法主要依赖于肉眼观察或显微镜下的形态学特征,如形态、色素、大小、生长速度等。这些方法的局限性在于只能检测到少数微生物,而且检测时间长、工作量大、操作繁琐。20世纪50年代,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PCR技术逐渐应用到微生物检验中,可以检测DNA或RNA片段,使检测更加快速、准确、可靠。
近年来,各种新的技术和方法也被应用到微生物检验中,比如基于质谱技术的微生物鉴定、生物芯片技术、基于气相色谱仪(GC)和液相色谱仪(LC)的微量残留物检测、多重PCR技术等。现在微生物检验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越来越多的快速检测和自动化设备也被研发和生产,大大提高了微生物检验的效率和准确性。在食品检验中,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可以检测到各种食品中存在的细菌、化学毒素等有害物质,对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微生物检验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重要性
1.确保食品卫生安全。微生物检验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重要性在于可以检测食品在生产、加工和贮存过程中的微生物生长情况,确定食品是否符合卫生标准和法规要求。微生物检验技术还可以检测食品中的各种微生物,如细菌、霉菌、酵母等,并确定它们的数量和种类,及时发现食品污染问题,防止食品中毒事件发生。如果微生物检验结果显示存在病原微生物,就需要及时检查原因,防止带来食品安全隐患。微生物检验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检验牛奶、肉类、蔬菜、水产品等各种食品中的微生物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2.监测食品加工过程。微生物检验技术可以用于监测食品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和繁殖情况,有助于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微生物检验技术可以检测出各种常见的食品污染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以及坏疽假单胞菌、芽孢杆菌等食品腐败菌。早期检测微生物污染有助于制定适当的预防控制措施,有效防止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繁殖导致的食品安全事故。此外,微生物检验也可以用于食品质量控制,比如确定食品的保质期、检测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和微生物含量等,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口感,帮助企业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3.使食品满足卫生安全标准。不少国家和地区都有食品卫生和安全标准,微生物检验技术评估食品是否符合这些标准,只有符合检验要求的食品才能上市销售,确保消费者食用到安全、卫生和高质量的食品。
三、微生物检验技术在
食品检验中的应用策略
1.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第一,了解食品安全检验标准和法规,特别是与微生物检验相关的标准和法规,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相应的限值标准。例如,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2-2022中规定了食品中微生物的限值标准,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标准。第二,根据不同的食品类型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不同微生物、不同食品所适宜的生长条件、检测方法也不同,在选择检测方法时要充分考虑食品的特性和样品的状况,而且不同的食品样品在检测前也要进行不同的处理,例如进行细胞破碎、浓缩、分离等操作。第三,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是判断检测方法的重要指标,敏感度高的方法可以更准确地检测微生物的存在并提供更可靠的检测数据,特异性好的方法可以排除其它微生物或非微生物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干扰。比如,实时检测技术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得到检测结果,有助于减少误差,提高检测的准确性。第四,建立评价指标和质量控制体系,有助于使用恰当的检测方法并得到正确的检测结果,从而控制检测的误差。
2.建立严格的质控体系。严格执行质量控制步骤,包括样品采集、样品处理、实验操作和数据验证等,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第一,样品采集和处理是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必须确保样品在采集、运输和处理过程中的卫生状况。第二,应基于准确性、可重复性和灵敏度等因素,确定合适的检测方法和标准。第三,质控样品的使用是质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使用已知和确定浓度的质控样品进行测试,可以帮助检测机构识别潜在的误差和变异。第四,要设置监督和评估机制,确保检测结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监督评估体系可由机构质量控制部门审核,定期对仪器进行期间核查,定期对检测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持续改进是建立严格质控体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检测机构应密切关注当前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和技术,不断更新质控体系,确保其始终保持最佳实践效果。
3.保持实验室环境卫生。保持实验室和设备的卫生和清洁,确保样品不会受到外界污染,同时也要保护实验人员的健康。第一,合理的实验室布局对于保持实验室环境卫生至关重要。实验室内的各个区域应该根据实验用途来分配,并在各个区域之间设立合适的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污染。例如,对于微生物检验,应将样品处理区域和纯化区域分开设置,并在繁忙时限制实验室内人员的流动。第二,实验室的清洁和消毒对于保持实验室环境卫生也至关重要。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使用推荐的消毒剂,根据剂量和时间进行消毒,消毒后要及时清洗并通风干燥。注意保持高级别的清洁和消毒措施,以避免微生物交叉污染。第三,温度和湿度对于微生物检验非常重要。应安装合适的空气调节设备和湿度控制设备,并定期检查和维护这些设备。第四,空气质量对于微生物检验非常关键。应采取适当的措施,例如安装合适的排气系统和过滤装置,以避免污染物和异味影响检测结果。第五,有效控制试剂和微生物菌株的使用及存储,及时更换较旧的试剂和培养基,及时处理已经过期的试剂和培养基。第六,实验室检测人员的知识和行为对于实验室环境卫生的管理至关重要。实验室人员要定期参加卫生和安全培训,了解相关的卫生和安全要求。
4.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检测结果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化处理,提高食品检测效率和质量。第一,可以考虑使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或者电子数据管理系统(EDMS)等信息化平台,对微生物检验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存储,建立合理的数据库结构也能更好地支持微生物检验技术的信息化管理。要对微生物检验样品、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等数据进行分类、规范、编码和标准化,以便在信息处理和数据挖掘方面提高其效率和准确性。第二,使用自动化设备进行微生物检验分析能够大大提高检测的速度、准确度和效率,还可以将检测结果直接输入信息化系统中,减少人为误差。第三,建立公共平台,促进微生物检验技术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提高数据的价值和意义。第四,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标准操作规程(SOP)、标准检测方法、资质认可等,为确保微生物检验技术信息化管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保障。第五,提供在线培训和技术支持服务,为实验室管理人员和检测人员提供常见问题的解答、技术方法的介绍和技术质量评价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
综上所述,微生物检验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保障人们身体健康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随着人们对食品需求的提高和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微生物检验技术在今后的食品检验中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从技术角度来说,未来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发展方向可能会更加注重快速、高效的检测方式,同时也会加强样品前处理和分离技术的研究,以提高检测的精度和准确度。此外,微生物检验技术还可能与其他分析技术联合起来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快速、全面的食品检验。然而,技术的进步不能完全替代人类的行动和管理,只有采取全方位、多层面的食品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加强对生产环节的监管、加强食品原材料和生产过程的控制等,才能提高食品安全的整体水平。需要强调的是,保障食品安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多方合作,才能实现可持续的食品安全保障,保证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作者简介:梅利(1983-),女,苗族,贵州三都人,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食品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