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口越南水果的发展策略研究
作者: 谢荣昌 杨慧 韦凤婷
2022年中国进口水果总额超过了100亿美元,其中,越南主要通过广西口岸将水果出口至中国,中国进口水果量占越南出口量的75%以上。中越两南在边境线上的贸易历史悠久,广西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依托国家政策,基于自身独特的边境贸易条件,积极发挥区位优势,与越南进行水果贸易。本文探讨了广西口岸与越南进行边境贸易的现状,分析了双边贸易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促进未来区域经济合作的良性发展。
一、中越边境贸易现状分析
中越两国的陆地边界线长1347公里,山脉连绵起伏,气候潮湿,毒虫遍布,地势地形错综复杂,人迹罕至,因此需要有对开的口岸和通道。中越两国现已开放7对陆地边境口岸,位于广西境内的有四个,分别为:防城港市-东兴口岸、崇左市-凭祥口岸、崇左市-友谊关口岸、崇左市-水口口岸。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不断建设,中越边境贸易无论是从宽度还是深度上都远超此前。边境口岸地区在两国政策的支持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服务质量日趋提高,口岸法律法规也在紧跟时代发展不断进行调整,努力把边境口岸城市建设为“桥头堡”,吸引各国商旅云集于此,大力发展边贸产业及特色旅游产业。2022年,崇左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219.7亿元、同比增长4.4%,边境贸易进出口总额稳居全国第一。
1.凭祥口岸。凭祥口岸位于中国广西崇左市的边城凭祥,是“中国-东盟水果之都”。目前广西凭祥口岸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陆路水果进出口口岸,全国近一半的进口水果都经由凭祥口岸进口。凭祥口岸所在的凭祥市与越南一市三县接壤,边境线长97公里,有“中国南大门”之称。越南水果从口岸进入凭祥后,先运往凭祥水果集散贸易中心,再由全国各地的水果经销商、采购商前来采购,经二次分拣打包后,由货车和大卡车发往全国各地。自2021年凭祥(国铁)口岸物流中心办理首批进境水果直通运输业务以来,越南水果通过铁路直达凭祥进境的班列已开行62趟,累计运输水果1639吨。作为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的入境口岸,广西凭祥口岸共开通进境水果班列64列、614集装箱次进口水果1.05万吨,价值1.2亿元。
目前,凭祥(国铁)口岸物流中心已成为我国通往东盟国家最为便捷的陆路铁路大通道,集铁路货运、边检、海关功能于一体,可实现进出口业务的一站式服务。进境水果冷链直通班列将实现常态化运输,入境时间由1天压缩至1小时,通关时间可实现当天申报当天入境当天通关,全年进口水果总量将达到7万吨。
2.友谊关口岸。友谊关口岸位于广西凭祥市,是国家一类口岸,也是中国面向越南及东盟各国最大的陆路口岸。近年来,随着中越两国贸易合作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越南水果经友谊关口岸进入国内,包括干鲜瓜果、菠萝蜜、芒果、榴莲等东南亚水果。2022年9月越南首票鲜榴莲顺利运抵广西友谊关口岸,仅1个月,经广西口岸进口的越南鲜榴莲就达到了1277.9吨。2022年11月,全国首票进口的越南百香果从广西凭祥友谊关口岸通关,其中首批18.4吨的越南百香果以互市落地加工的方式流通。为了让新鲜、卫生的进口水果顺利入境,广西海关不断强化源头管控,推动双方签订了越南水果输华检验检疫议定书,要求输华的越南水果符合我国的检疫和卫生安全要求。口岸实行进口水果“绿色通道”“7×24小时”“即报即查、优先检测、即检即放”预约通关,通过一系列措施使通关速度大大提升,也提升了水果进出口在中越市场的竞争力。
2022年,友谊关口岸进出境的货车高达19.93万辆次,进出口货运量为311.12万吨,进出口货物总值2092.73亿元;凭祥海关共计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在内的各类原产地证书66060份,为2021年同期的305倍,累计签证金额136954.77万美元。
3.东兴口岸。东兴口岸位于东兴市繁华市区,通过北仑河大桥和越南芒街口岸连接,是中国唯一与越南海陆相连的国家一类口岸,也是我国通往越南和东南亚最便捷的通道之一。随着RCEP协议生效,东兴口岸将在中国对外开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借助这一优势,东兴市不断深化与越南芒街市在商贸、旅游、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特别是加强两市与中国满洲里市、俄罗斯赤塔市的交流合作,推动双方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打造中国东兴-越南芒街与中国满洲里-俄罗斯赤塔“三国四市”区域合作共同体。2023年3月东兴口岸单日出入境旅客破万,出入境客流量是广西陆地边境口岸之最。
东兴边民互市贸易区是广西规模最大的边民互市贸易区,由互市码头和浮桥两个部分组成。在中越边境的东兴边民互市贸易区浮桥上,从中国驶向越南、从越南入境中国的货车络绎不绝,一辆辆货车满载菠萝蜜、木薯淀粉、火龙果等货物,沿着指定路线驶入查验平台有序通关。当地口岸不断升级并完善智慧管理系统,提高货物通关效率,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了边境贸易的升级转型。
4.水口口岸。水口口岸地处广西龙州县西端水口镇与越南交界的边境线,与越南驮隆口岸仅有一河之隔,区位优势显著。水口口岸是国家一类口岸,是广西对外开放的四大公路口岸之一,也是果蔬产品进入越南及东南亚国家的重要通道。在水口边民互市贸易区内,一辆辆来自越南的货车驶入,货车司机卸货后会办理手续准备出关。目前水口口岸进口的货物种类有菠萝蜜、木薯干片、相思木单板、凉粉草、咖啡、腰果等产品。与水口口岸毗邻的越南驮隆口岸是越南农产品进口税费最优惠的口岸,所以水口口岸是水果交货地的最佳选择。
二、中越水果贸易存在的问题分析
广西盛产热带水果,收获期较为集中,但相较其他国家来说,仍存在较大的劣势。知已知彼、不断改善,是广西水果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1.精品果类数量少,品种结构有待调整。目前,广西香蕉、荔枝、柑橘等大宗果树品种单一,存在名、优、稀、新品种明显不足的现象。广西水果的季内熟品种多,早熟和迟熟品种较少,时令淡季水果发展缓慢,成熟期集中,导致应市不均衡。由于价格因素,广西水果出口越南的难度逐渐增大,而越南水果出口广西的总量增加。例如,我国有20种荔枝,越南仅有10种,但广西的水果企业却没有利用好荔枝品种的差异来提高市场竞争力,导致国内市场上充斥着大量越南进口荔枝。与此同时,广西出口水果在加工、包装、采收质量、保鲜工艺、运输包装方面与国际标准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2.信息化程度偏低,销售效益不明显。广西国际贸易水果产业有统一的信息系统,也有分支信息网点,但是由于对水果销售信息的了解不及时、对水果销售效益及销售途径的把握不充分,导致水果贸易信息的时效性受到影响。尤其是在进口信息方面,中国有需求,但广西水果行业进出口信息的供给却不及时,广西的水果生产商和经销商中真正掌握信息和运用信息的为数甚少,大多是依靠传统经验、独打单拼,他们在对零关税未来充满期盼的同时又无从下手,不会抢占先机,导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下风。
3.品牌意识不强,市场竞争力不高。越南名优水果的品牌较少且数量增长缓慢,越南水果产业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有所削弱,不利于其可持续性发展。近年来,我国进口的越南水果名优产品有天天果园旗下的天青椰子、洋果坊的张小状芒果、甘福园牌香荔荔枝、华圣品牌的京鲜生白心火龙果、采缇红肉波罗蜜、京愿悠汇园的龙眼等传统名优品牌。虽然越南近几年对水果名优特新产品的培植力度有所加强,但与广西丰富的水果资源相比,其品牌效益不强,优特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较低。
4.基础设施不完善,运输成本高。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加上交通物流不便,给中越水果贸易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越南货车只能进入边境的物流园,然后再换乘,由中方货车司机装车运进广西,最后运至中国的进口企业,这种运输方式增加了运输时长,无形中也增加了运输成本。另外,水果保鲜期短,长时间的运输会导致部分产品腐败,因此对运输过程中保鲜技术的要求也极高。
三、发展对策研究
1.促进电商发展,开辟国际市场。随着物联网的高度发展,电商平台的规模日益扩大,广西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加强互联网销售能力,借助天猫国际、美团优选等平台,设立越南水果专卖店,打造品牌形象,利用网红效益进行直播带货。同时,合理利用国际电商平台,在保障品质、物流、仓储的情况下,利用边境优势,积极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业经济效益。
2.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品质。通过统筹规划布局来推动示范园的建设,积极打造水果产业的标准化生产,根据水果品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包装,并对品种进行分类,构建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提升产品质量,增强水果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水果销售产业良好发展。
3.构建产业链,增强深加工。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社会团体入驻水果产业园,通过财政政策减免企业及个人的压力,在种植、生产、加工、包装、销售方面合理利用机械设备,加大对果汁、果干、罐头及其他农副产品的深层次加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加大对生产、加工、物流仓储、冷链等配套设施的资金投入,整合相关产业,打造集水果生产、加工、包装、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园,形成规模效益,助力水果产业高速发展。
4.加强品牌营销,打造世界知名品牌。加强消费者市场分析,了解消费者产品偏好,合理调整产品布局。增强对产品品牌的管理力度,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树立绿色安全的品牌形象。制定产品的市场准入标准,加强市场监督,规范市场销售行为。注册海外商标,入驻国际跨境电商平台,加大对外贸易力度。实行产品分级制度,维护产品形象,保障产品口碑,树立良好形象,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
综上所述,广西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边境线上建立了许多对外贸易口岸,在与越南进行水果贸易的过程中,口岸在水果运输、装卸、检验检疫、报关报检、分流仓储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口岸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有利于提高中国进口越南水果的对接能力,推动边境水果贸易产业的发展进程,使中越两国实现共赢。
基金项目:广西城市职业大学2022年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国进口越南水果的发展策略研究”(S202213920039)。
作者简介:谢荣昌(1999-),男,汉族,广西钦州人,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