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自制解暑药茶的设计

作者: 陈科 戴茗姝

几种自制解暑药茶的设计0

茶叶为茶树的叶,根据发酵程度不同分为绿茶、白茶、红茶、黑茶等。其中,绿茶是未经发酵的茶,具有外形绿、汤色绿和叶底绿的“三绿”品质特征,对预防衰老、杀菌消炎、防癌等具有良好效果。红茶属于全发酵茶,具有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富含多种特殊的营养元素,不仅能增加食欲、促进胃肠道消化,而且还有消肿、利尿以及增强心脏功能等特殊作用。中医认为,夏天饮用红茶有止渴消暑的功效,这是茶中的有效成分与唾液产生化学反应的缘故,会刺激口涎的分泌,从而使口腔内部变得滋润,产生清凉感。

薄荷又叫“银丹草”,是一种药食同源植物,在我国各地广泛种植。在某些地区,人们经常以薄荷泡水,据说有清心明目的功效。经过现代科学研究认为,适量服用薄荷能够兴奋中枢神经,同时扩张皮肤毛细血管,使机体散热加快,有发汗、解热、防中暑的作用,又被称为“解暑良药”。

菊花为菊科、菊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采摘后可以鲜用或晾干备用,有清热解毒之功效,适合用于治疗炎热季节出现的烦闷燥热、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眼目昏花等症。

忍冬的干燥花蕾称作金银花,带叶的茎枝常被称作忍冬藤,二者都能作药用,亦作观赏植物,是典型的药食同源植物,具有解毒清热、疏散风热的功效,多用来治疗风热所致的感冒。

本实验以市面上的绿茶、红茶及薄荷、菊花、金银花为材料,用排列组合的方式将两种茶与三种中药以相同比例混合并制成药茶,通过提取药茶中的有效解暑成分,对比自制药茶的解暑功效。实验结果发现,自制的解暑药茶不仅解暑功效显著,而且有较好的口感,能够中和中药的苦与茶叶的涩,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一、设备与材料

1.仪器设备。试管,小中型烧杯,大中小烧杯,玻璃棒,500mL超大容量测试瓶,水浴锅(金坛市杰瑞尔电器有限公司),吸量管,回流装置,量筒。

2.材料和试剂。无水硫酸钠(分析纯AR,西陇科学股份有限公司);乙醚(分析纯AR,江苏强盛功能化学有限公司);蒸馏水(广州市弘威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绿茶(碧螺春,福建泉州,安溪县好如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红茶(祁门红茶,安徽黄山,祁门县祁雅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薄荷(薄荷叶,福建泉州,福建省合盛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菊花(胎菊,浙江嵊州,亳州市尚禾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金银花(金银花茶,浙江嵊州,亳州市尚禾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二、实验与方法

1.泡茶方法。本实验选择市场最常见的茶和中药品种进行药茶混合实验。冲泡茶叶的水的温度大概率是以茶叶的品种为依据的。通常来说,如果要泡制较嫩的绿茶,水温最好较低,只可以用80℃水温的水来冲泡高档的绿茶。高一点的水温可以使茶香味快速透出及芽叶迅速地展开,花茶、红茶水温可以稍微偏高,适宜90-95℃。关于泡茶,茶叶和水的比例对药茶的物质含量有一些影响。一般来说,红茶、普通绿茶、花茶与水的比例为1:75,为减少实验复杂程度,本实验自制解暑药茶按花茶比例配制。为保障实验的安全性,本实验将采取冷泡的方法泡制药茶,中药和茶叶1:1,以1:75的料液比例加入蒸馏水。

2.配制药茶。秤取绿茶、红茶各15g,平均分成3组,称取薄荷、菊花、金银花各10g,平均分为2组,每份茶与中药都为5g。将绿茶与红茶分别与薄荷、菊花、金银花三种中药两两混合,混合后的六组药茶分别为薄荷绿茶、菊花绿茶、金银花绿茶、薄荷红茶、菊花红茶和金银花红茶,将药茶放入烧杯中,按1:75的比例准备六份150mL的常温蒸馏水。

3.挥发油的测定。(1)称取三份每份5g的绿茶,再取薄荷、菊花、金银花各5g,将绿茶与三种中药等分混合,加入150mL蒸馏水常温下浸泡1小时。接着连接挥发油测定器及回流冷凝管,从冷凝管的顶部加水直到溢流入烧瓶为止。将配置好的绿茶药茶放到水浴锅中缓慢加热直到沸腾,提取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微沸状态,提取完成后不再加热,随后放到室温下直至冷却。为了溶解挥发油,从挥发油测定器的顶部加入适量乙醚,分取乙醚层放到已知重量的蒸发皿里,使乙醚自然挥干,最后对挥发油进行称重,计算各个绿茶药茶的挥发油提取率。

(2)称取三份每份5g的红茶,再取薄荷、菊花、金银花各5g,将红茶与三种中药等分混合,加入150mL蒸馏水常温下浸泡1h。连接与绿茶药茶相同的提取装置,运用与绿茶药茶相同的提取方法,称取挥发油的重量,计算各个红茶药茶的挥发油提取率。

4.感官评定。为了更加直观地了解六种自制解暑药茶的感官效果及大众接受度,在皖西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中随机抽取50位评价员,每人每次得到6个样品,依次对六种自制解暑药茶进行个人感官评定。评定标准如下:外观占比20%、汤色占比10%、香气占比10%、滋味占比50%、杂质占比10%,每项最高分为10分,将各项标准所得平均分按比例求得各类药茶的综合得分,综合得分满分为10分。

三、结果与分析

1.自制解暑药茶的挥发油含量。通过实验可以得出,在相同条件下,薄荷绿茶相对菊花绿茶及金银花绿茶的挥发油含量要多,说明薄荷绿茶中的挥发性成分最多。薄荷红茶相对菊花红茶及金银花红茶的挥发油含量要多,说明薄荷红茶中的挥发性成分最多。综上可以得出结论,薄荷药茶中所含的挥发油最多。

2.感官评定分析。通过实验可知,在相同的制作条件下,菊花红茶的感官综合得分相对于薄荷药茶及金银花药茶的感官综合得分是最高的,菊花绿茶的综合得分紧随其后,排在第二。薄荷药茶的感官得分最低,金银花药茶的感官综合得分居中,因此可以得出菊花药茶的感官效果最佳的结论。

四、结论

本实验将常见的绿茶、红茶与日常具有解暑功效的三种食药物质混合制成自制解暑药茶,实验发现,薄荷绿茶挥发油含量较高,薄荷红茶次之。本次实验只是粗略地比较了挥发油的含量,挥发油虽然有一定的解暑功效,但不能因此断定挥发油含量越高解暑效果就越强。另外,由于条件有限,只能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选择相对适宜的泡茶方式及茶水比例,不排除偶然性的可能。针对不同的中药和茶,应选择更具针对性的泡茶方式和比例。

本实验除了对自制解暑药茶的挥发油含量进行比较外,也比较了各自的口感与色泽。通过感官评定发现,相对于薄荷、金银花,菊花与茶叶混合后的药茶接受度更高,可能与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喝菊花茶有关。

此外,在制作过程中发现,薄荷由于叶片干燥、易碎,所以薄荷药茶的清澈度较差,人们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进行调色调味,比如可以在制作过程中加入蜂蜜、甘草等辅料,在提升口感的同时也能增强解暑效果。

基金项目:2021年度皖西学院校级科研项目“一种菊花代用茶加工工艺研究”(WXZR202111)。

作者简介:陈科(1978-),男,汉族,安徽六安人,实验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为资源生物开发和利用、食品开发和利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