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作者: 邱明芳摘 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基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认为,基层监管人员数量不足、技术设备匮乏、监管覆盖面有限及社会共治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导致了食品安全监管效果不佳。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针对策略,旨在改善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以更好地保障公众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关键词:基层单位;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社会共治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issues in current grassroots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The analysis identifies that factors such as insufficient regulatory personnel, lack of technological equipment, limited coverage of supervision, and an imperfect social co-governance mechanism have led to poor food safety regulation outcomes. In response to these issues, this paper proposes a series of targeted strategies aimed at improving the grassroots food safety regulatory system, with the goal of better safeguarding public health, maintaining social stability, and promoting healthy economic development.
在食品安全领域,基层食品安全监管是守护公众“舌尖上的安全”的关键防线。《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提升监管效能。然而,当前基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仍面临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深入剖析基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探寻有效的解决策略,对提升食品安全整体水平、保障公众健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实际问题出发,分析基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加强食品安全治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路径。
1 提高基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水平的意义
1.1 保障公众身体健康
基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作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前沿防线,对于保障公众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敦煌市沙州镇市场监督管理所为例,该所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在国庆、春节等重要节日来临之际,联合党河派出所、沙州镇行政执法大队等相关部门,针对超市、农贸市场、粮油店等民生领域开展食品安全检查。重点检查肉制品、米、面、油等产品的价格与质量,查看原辅材料索证索票、商品标签标识、储存条件以及购销台账等方面,严格排查销售“三无”、过期、变质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1]。同时,针对食品小经营店、小作坊开展食品添加剂使用专项检查,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行为,抵制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对发现的加工环境卫生差、食品添加剂使用记录不全等问题当场指正并督促整改。
1.2 维护社会稳定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仅是个体健康问题,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基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敦煌市沙州镇市场监管所在夜市监管过程中,不仅关注食品安全,还着力规范夜市摊点经营秩序,查看各摊点亮证经营、环境卫生、索证索票、加工制作等情况,当场发现并整改问题
27条[2]。若夜市中存在大量食品安全隐患未被及时发现和处理,一旦消费者集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可能引发消费者对政府监管不力的质疑,进而引发群体事件,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沙州镇市场监管所通过严格监管,确保了食品安全,维护了夜市的正常经营秩序,避免因食品安全问题可能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为当地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了力量。
1.3 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食品安全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提高基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水平对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基层监管部门对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监管,能够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以敦煌市沙州镇市场监管所助力夜市经济发展为例,在规范金山路夜市经营过程中,该所除保障食品安全外,还开展价格宣传执法、计量器具检定和消费维权工作,严查未明码标价、乱涨价、缺斤短两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2]。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能够增强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如果消费者对夜市食品安全放心,就会更愿意在此消费,促进夜市经济的繁荣。相反,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消费者将减少消费,导致夜市经营户收入减少,甚至可能使整个夜市经济陷入低迷。同时,规范的市场秩序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经营者参与,形成良性竞争,推动夜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当地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2 基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监管人员数量不足且能力有待加强
在基层食品安全监管领域,人员数量与能力层面存在显著问题。部分基层市场监管所经历改革后,职能范围不断拓宽,涵盖了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多个领域的监管任务。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专业人员数量却不增反降。原本负责食品安全监管的专业人员被分散到其他职能板块,导致食品安全监管岗位上难以确保具备专业技能的人员从事其专长领域的工作[3]。在一些乡镇、城乡接合部市场监管所,改革前可能有相对固定的人员专注于食品安全巡查、抽检等工作,熟悉食品行业的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的监管要点。但改革后,这些人员需兼顾其他领域事务,精力被分散,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投入时间和精力大幅减少。同时,新补充的人员往往缺乏系统的食品安全专业知识培训,在面对复杂的食品生产加工工艺、新型食品添加剂使用等问题时,难以准确判断和有效监管,严重影响了基层食品安全监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2.2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和设备设施匮乏
基层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和设备设施的现状不容乐观。在检测技术方面,多数基层地区仍依赖传统的检测方法,如感官检测、简单的化学试剂检测等。这些传统检测技术灵敏度低、检测周期长,无法及时准确地检测出有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在面对日益复杂的食品安全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在设备设施上,基层检测机构普遍存在设备陈旧老化、数量不足的问题。一些基层检测实验室的检测仪器使用年限过长,性能下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难以保证。而且,由于缺乏资金投入,先进的检测设备在基层地区极为稀缺。这使得基层在面对一些复杂的食品安全检测任务时,往往需要将样本送往上级检测机构,不仅耗费大量时间和成本,还严重影响了监管效率和时效性。
2.3 监管覆盖面和违法惩治力度不足
当前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在覆盖面和违法惩治力度上存在明显短板。在监管覆盖面上,基层监管部门主要将精力集中在小微型食品企业或作坊的监管上,对网络平台食品的监管存在诸多不足。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食品销售日益火爆,但基层监管部门在面对网络食品经营主体时,面临着诸多困难[4]。同时,一些偏远农村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监管力量难以有效覆盖,导致这些地区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盲区。在违法惩治力度方面,一些违法违规行为仅受到轻微罚款等处罚,违法成本极低,无法对违法者形成有效的威慑。而且,在执法过程中,还存在执法程序烦琐、执行难等问题,使得一些违法者未能得到应有的惩处,严重影响了基层食品安全监管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2.4 社会共治格局有待完善
基层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远未成熟,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公众参与角度来看,消费者、媒体和社会组织在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参与程度较低。消费者由于缺乏系统的食品安全知识和便捷有效的投诉举报渠道,在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时,往往不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和参与监管工作。媒体对基层食品安全问题的曝光和监督力度不足,未能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强大作用。社会组织在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参与机制不完善,缺乏专业的技术和资源支持,难以有效协助监管部门开展工作。
3 解决基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问题的策略
3.1 充实监管人员数量并加强监管人员专业培训
为有效解决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人员不足与能力欠缺的问题,基层政府及监管单位应积极行动。①应根据实际监管需求,科学合理地扩充基层监管机构的人员编制。通过向上级部门申请专项编制名额,或者在内部进行人员结构优化调整,确保食品安全监管岗位有充足的人员配备[5]。②要制定完善的人才招聘计划,优先招聘食品科学、食品安全、法学等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充实监管队伍的专业力量。③还应定期组织内部培训,邀请行业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内容涵盖最新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先进的检测技术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等,提升现有监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
3.2 加大检测技术和设备设施的采购维护投入
基层政府和监管单位应重视检测技术与设备设施对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①要设立专项财政资金,用于引进先进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引入快速检测技术,如免疫层析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等,提高检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②应加大对检测设备的采购力度,根据基层实际检测需求,购置高效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关键设备,填补设备缺口。③还需建立检测设备维护和更新机制,定期对现有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及时淘汰老化、性能下降的设备,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3.3 提高食品安全监管覆盖面和违法惩治力度
为提升基层食品安全监管的全面性和权威性,基层政府及监管单位需多管齐下。①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平台,整合网络食品经营主体信息,实现对网络食品销售的实时动态监管,填补网络监管空白。②应当优化监管资源配置,采用网格化管理模式,将监管区域划分为若干网格,明确每个网格的监管责任人,确保偏远农村地区也能得到有效监管,消除地域监管漏洞[6]。③还要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标准,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④应适当简化执法程序,加强执法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执法效率,确保违法者能够得到及时、严厉的惩处,净化市场环境,促进良性循环[7]。
3.4 引导媒体和消费者参与监管,构建社会共治格局
基层政府和监管单位应积极引导各方力量参与食品安全监管。①应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通过社区讲座、学校课程、新媒体平台等多种渠道,向消费者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辨别能力。②要建立便捷高效的投诉举报渠道,如设立专门的投诉热线、网络举报平台等,鼓励消费者发现问题及时举报,并对举报者给予适当奖励。③还要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及时向媒体披露食品安全监管信息,鼓励媒体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进行曝光,发挥舆论监督作用。④支持和引导社会组织参与食品安全监管,为其提供专业培训和技术支持,鼓励社会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监督等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食品安全监管格局。
4 结语
综上所述,基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在保障公众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虽然基层监管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增强监管人员力量、更新技术设备、扩大监管覆盖面以及推动社会共治等措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有望得到显著改善。未来,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将逐步走向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敦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敦煌市沙州镇市场监督管理所开展春节前肉类产品专项整治行动[EB/OL].(2025-01-22)[2025-02-10].https://news.foodmate.net/2025/01/707948.html.
[2]中国食品安全网.敦煌市沙州镇市场监管所:规范“夜市小摊点” 守护“夜间烟火气”[EB/OL].(2024-08-01)[2025-02-10].https://www.cfsn.cn/news/detail/471/259286.html.
[3]许璟.基层食品安全监管的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食品工业,2024(20):58-60.
[4]高琪.东营市垦利区基层食品安全监管研究[J].现代食品,2023,29(11):110-112.
[5]曹敏.浅析当前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薄弱环节及对策[J].现代食品,2021(12):137-139.
[6]朱炳璋,朱有刚,丁来国,等.高位推进、源头管控、基层自治打造农村食品流通安全监管沂源样板[J].中国食品工业,2023(13):26-27.
[7]赖诗攀,蓝燕敏.复合选择性执行:任务超载驱动的基层食品安全监管注意力再分配的效应[J].公共行政评论,2024,17(4):95-111.
作者简介:邱明芳(1988—),女,甘肃敦煌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食品安全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