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淮北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作者: 杨娟 焦守峰 田文海 翟亚东

基于SWOT分析淮北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0

摘 要:本文基于SWOT法,对淮北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淮北市在该领域拥有诸多优势,如便利的交通、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良好的产业基础等,但也存在结构发展不合理、龙头企业少、品牌社会效应低及技能创新不足等劣势。而产业政策的支持、消费者需求的提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为淮北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食品监管体系不完善、食品质量安全要求提升、外部市场的竞争加剧也给淮北市绿色食品企业带来新的挑战。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树立品牌效应、壮大龙头企业;完善服务体系、提升冷链物流能力;共建科研平台;拓展营销方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绿色食品产业;SWOT分析;对策;淮北市

Abstract: This article conducts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reen food industry in Huaibei city based on the SWOT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Huaibei city has many advantages in this field, such as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abundant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a good industrial foundation. However, there are also disadvantages such as unreasonable structural development, few leading enterprises, low brand social effects, and insufficient skill innovation. The support of industrial policies, the increase in consumer demand, and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ve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food industry in Huaibei city. At the same time, the imperfect food regulatory system, the improvement of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requirements, and the intensification of external market competition have also brought new challenges to green food enterprises in Huaibei city.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this article proposes to establish brand effect and strengthen leading enterprises; improve service system and enhance cold chain logistics capabilities; co building scientific research platforms; suggestions for expanding marketing strategies.

绿色食品是我国对无污染、安全、优质食品的统称。特指依据《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所规定的程序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1-5]。经济发展带动人们食品观念的转变,更重视食品的安全与营养。绿色食品产业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优质食品的需求,还能推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增加农民的收益。近年来,淮北市将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作为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和促进城市转型的战略性举措,已经形成五大产业集群、五大原料基地,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经济效益。淮北市作为农业大市,具备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提供了优越条件。本文通过调查研究,运用SWOT分析方法,探讨了淮北市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内部优势、劣势以及外部机遇与挑战,并提出具体对策和建议,以期提升淮北市绿色食品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增强品牌竞争力。

1 淮北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状况

淮北市绿色食品产业按照产品加工深度聚集成五大特色板块,分别为农产品初加工类、烘焙类、休闲类、软饮料类和功能性食品。截至2023年底,全市新增绿色食品项目86个,项目投资额80.567亿元。全市已建成相山经济开发区、百善食品工业园和口子产业园这三大食品加工园区及14个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三大园区规模以上生产企业完成产值近124亿元,先后被授予“国家农业科园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安徽省谷物食品专业商标品牌基地”“安徽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

2 淮北绿色食品产业SWOT分析

SWOT分析法[6-9]由美国管理学家韦里克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是一种用于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工具。SWOT分别代表S(Strengths)即优势、W(Weaknesses)即劣势、O(Opportunities)即机会以及T(Threats)即威胁。该方法通过系统化的分析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制订方案。

2.1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优势

2.1.1 区位与交通优势

淮北市位于淮海经济区,南接长三角地区,北连环渤海地区,是华东区域重要的经济节点。该市交通便捷,距徐州机场50 km、连云港港口260 km。境内有多条高速公路环绕,包括京台高速、连霍高速、泗许高速和济祁高速。同时,京沪铁路、陇海铁路、符夹铁路交汇于此,形成了快速区域交通立体网络。

2.1.2 农产品资源丰富优势

2023年,淮北市粮食播种面积277 533 hm2,其中夏粮产量为103.08万t,大豆与玉米种植面积达到6 000 hm2,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 680 hm2,粮食生产实现了“二十连丰”。畜牧业资源丰富,肉蛋奶产量18.99万t,蔬菜产量45.09万t。截至2022年底,淮北市已拥有118 993 hm2标准农田,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镇1个、示范村3个,省级示范村20个。此外,该市还获评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6个、安徽省著名商标51个、安徽名牌22个。全市已拥有淮北石榴、黄营灵枣、段园葡萄、和村苹果等5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同时建立了国家级小麦、省级大豆良种繁育基地。

2.1.3 产业基础良好

2009年,淮北市被国务院认定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自此,淮北市开始产业转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和发展,其已在三区一县成功构建了五大产业集群。目前,淮北市拥有170家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88家,食品制造业60家,白酒及软饮料制造企业3家。近年来,淮北市食品企业的产值呈稳步增长趋势。具体数据显示,2018年,淮北市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约157亿元;2019—2021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分别为28.5亿元、31.7亿元和28.7亿元;2022年工业产值突破200亿元;2023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4.1亿元,同比增长6.1%。淮北市食品产业分类及分布区域详见表1。

2.1.4 产业政策支持

淮北市将食品制造产业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城市转型的战略性产业,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如《淮北市绿色食品产业规划(2024—2028年)》《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实施方案》《淮北市贯彻落实“食安安徽”品牌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等。同时,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印发的《安徽省“十四五”食品工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淮北市在长三角地区的战略地位,确立了提升产业规模,推动产业升级的发展任务,为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2.2 淮北市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劣势

2.2.1 产业结构不合理,龙头企业不足

淮北市绿色食品产业目前主要集中在初级加工领域,而高附加值、功能性产品比重小,发展相对滞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作不紧密,尚未实现园区内原料供应、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品牌营销的一体化模式。全市食品企业中,小微企业占比90%以上,科技创新型龙头企业较少,导致市场上存在“低端产能过剩、高端需求供给不足”的产品结构性失衡问题。

2.2.2 劳动基数大,技能型劳动者少

淮北市农业经营人员占总人口的48.5%,从业人群受教育程度偏低,其中初中教育比例占比58%,高中及以上占比不足10%。绿色食品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注重劳动者在种植、管理、加工和研发等各环节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创新技能。

2.2.3 品牌影响力不足,技术创新能力有限

淮北市绿色食品企业的品牌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认知度较低,市场占有率低,进而影响企业的销售业绩,限制其发展潜力。淮北市绿色食品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缺乏系统的品牌规划和营销策略,使品牌建设难以形成合力。此外,数字化营销手段应用不足,主要依靠传统的营销方式,这进一步制约了品牌的推广效果。部分企业过于注重短期效益收入,忽视品牌建设的长期性和持续性,对技术创新和研发的投入不足,园区的科研平台建设不足致使高校与企业合作不紧密,科技成果转化困难。

2.2.4 市场竞争激烈,带来新的挑战

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451个地市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绿色食品行业的市场规模及企业数量也在逐年增加。淮北市绿色食品企业多是小微企业,在融资渠道、市场营销、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具体表现为融资渠道上受限导致资金链紧张;市场营销经验不足导致市场占有率小;技术创新投入有限导致园区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成本控制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导致价格优势低。这些问题使得淮北市绿色食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3 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机遇

2.3.1 产业政策支持,带动产业发展

为推动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淮北市近年来持续加大对绿色食品产业的政策支持,依据《淮北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8年)》,政府对绿色食品产业进行了科学布局与优化,同时为保障产业的健康发展安排专项农业发展扶持资金进行财政支撑。在推动淮北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进程中,淮北市注重政策引导,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环境,先后建立百善物流园、淮北货运西站建设等配套设施。

2.3.2 消费需求提升,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食品安全是衡量食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从田间到餐桌,绿色食品的整个生产链均受到严格监管,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高标准的安全要求,从而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深入推进,人们在物质生活、医疗卫生、教育水平上都有了显著提升。消费者对食品的需求正逐步从传统食品向绿色食品转变,推广绿色食品并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成为维护公众健康的重要举措。

2.3.3 信息技术与产业技术更新,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现代分子技术与食品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升了食品产业的附加值和原料利用率,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这一融合推动了食品产业由粗放型传统加工业向高附加值循环性产业的转型,实现了产业升级转化。同时,数字人工智能技术的全面贯穿和应用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智力动能。从精准原料选择到严格质量控制,再到后期品牌宣传推广策划智能优化,这些技术的应用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数字化运营平台能够及时排除生产安全隐患,反馈消费信息,调整企业产品战略,进而推动绿色食品企业朝着高质量、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