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验检测中样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作者: 李洁

食品检验检测中样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0

Discussion 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ample Management in Food Inspection and Testing

LI Jie

(Qinhuangdao Food and Drug Inspection Center, Qinhuangdao O66ooo, China)

Abstract: As food safety isues become increasingly serious,food inspection and testing plays a vital role in protecting public health.Sample management is a crucial partof food inspection and testing,which directly ffcts the accuracyand reliabilityof the testresults.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current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sample management in fod inspection and testing,analyzes common problems in sample collection, transportation, storage, distribution and other links,and proposes corr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aiming to provide effective support for ensuring food safety and improving the level of food testing.

Keywords: food inspection and testing; sample management; food safety; quality control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食品种类和消费量不断增加。然而,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引起了广泛关注。食品检验检测作为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的检验,可以有效识别和排除食品中的有害物质,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在食品检验检测过程中,样品管理至关重要。样品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合理的样品管理能够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代表性,减少外界环境对样品质量的影响,从而保证检验数据的可信度。因此,研究食品检验检测中样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不仅有助于提升检验的准确性,也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食品检验检测中样品管理的重要性

食品检验检测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的评估,而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则取决于样品的代表性和完整性。样品管理贯穿于食品检验的各个环节,从样品的采集、运输、存储到处理,每个环节的科学规范操作都对检验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个合格的食品检验结果依赖于能够代表整体批次的样品,只有确保样品的代表性,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真实反映食品的安全状况。根据统计学原理,样品的代表性和随机性是影响检验准确性的重要因素。食品样品的采集应遵循随机性原则,确保样品能够真实反映整个批次的特点。若样品选择不当,无法反映全批次的情况,则可能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偏差,进而影响食品安全评估的准确性。例如,采集的样品可能未能代表某种成分或污染物的高浓度区域,导致检验结果未能揭示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此外,样品的完整性也至关重要。无论是在运输、存储,还是在后续处理过程中,样品的质量一旦受到损害,就可能影响到最终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样品受到污染、破损或改变,可能导致错误的检测结论,甚至错误地评估食品是否符合安全标准。因此,科学、规范的样品管理至关重要。只有确保每个环节都不出差错,才能为最终的检验结果提供可靠保障,进而保障公众的食品安全。食品检验检测中样品管理标准见表1。

2食品检验检测中样品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2.1样品采集与运输中的问题

样品采集是食品检验检测中的第一步,也是确保检测结果代表性和准确性的关键环节。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样品采集常常存在不规范的情况。许多检验机构的采样标准和程序不统一,采样方法和工具的使用也缺乏严格的规定。不同人员在执行采样任务时,往往因经验、理解和操作方式的不同,导致采集到的样品无法充分代表整个批次的特性。例如,在食品批次较多时,采样点的选择不当或者采样数量不足,可能导致样品未能完全反映批次中潜在的安全风险。另外,样品的运输环节也存在一定问题。食品样品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等,尤其是对易腐食品而言,温控不当容易导致样品质量变化,进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尽管一些检测机构已经采取了温控箱等措施,但仍有部分实验室和运输公司未能严格执行这些要求,致使样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变质或污染。运输过程中的标识错误也是一个普遍问题,这可能导致样品混淆,影响检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2]。

2.2样品存储与保管中的问题

样品存储与保管是确保食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又一关键环节。食品样品的存储环境直接影响其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特性,进而影响最终的检验结果。许多实验室在样品存储和保管方面的管理仍显薄弱,存在温度控制不精确、湿度管理不到位、存储时间过长等问题。特别是在一些设备较为陈旧或资金投入不足的实验室,温控设备不稳定或缺乏必要的温湿度监控设施,这使得样品在存储过程中容易发生变质。例如,冷藏样品未能保持在规定的低温范围内,可能导致细菌和微生物滋生,或者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进而改变样品的原始特性。存储的空间条件也可能存在问题,很多检验机构没有足够的存储空间来满足样品分类存放的需求。混杂存放不同类型的食品样品容易导致交叉污染,尤其是在同一存储空间内存放易腐和耐存食品,温湿度的变化可能加剧这种污染风险。长期存放样品还可能导致样品的理化成分发生变化,影响后续检验的有效性。存储过程中的操作不规范,往往会导致样品的损失和检测结果的失真[3]。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spaq20250655.pd原版全文

2.3样品分配与使用中的问题

样品分配是食品检验过程中将样品分配给不同检测部门进行分析的过程。该环节管理不当,可能会导致样品使用不充分或分配不均匀,最终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例如,在多个检测项目中,若样品分配不均,部分检测项目可能因样品量不足而无法进行多次检测,使得检验结果的可信度降低。某些实验室未对样品进行充分均匀化处理,导致不同分样的检测结果存在差异,进而影响对食品安全状况的全面评估。此外,样品的重复使用也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一些情况下,样品在未完成首次检测时被多次重复使用,不仅可能导致样品的污染或质量损失,还可能引起检测数据的不一致。例如,样品在检测过程中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导致后续检测结果的偏差[4]。样品分配环节中,由于工作人员对操作规范不够重视,可能会发生样品标签错误、记录不全等问题,这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追溯性和有效性。

食品检验检测中样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1
表1食品检验检测样品管理标准表

2.4实验室设备与人员管理中的问题

实验室设备和人员管理不足,是食品检验中样品管理不规范的一个重要原因。许多实验室的设备老化,缺乏定期维护和校准,导致实验结果可能存在偏差。例如,某些检测设备的精度不足,无法准确分析样品的微小成分变化,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一些实验室缺乏现代化的自动化设备,导致样品处理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干扰增多,进一步增加了出错的风险。在人员管理方面,虽然大部分实验室拥有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但由于培训不足,许多工作人员对样品管理的规范性和操作程序理解不够深刻,甚至在一些情况下未能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执行。尤其是对于新员工,可能存在经验不足和对操作规范掌握不牢固的问题[5]。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样品管理环节容易出现差错,从而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

3食品检验检测中样品管理的对策

3.1改进样品采集与运输规范

食品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首先取决于样品的代表性和完整性。样品采集是整个检验过程中的起点,必须确保样品能够真实反映整个食品批次的特性。在实际操作中,许多食品检验机构面临采样不规范、采样工具不合适等问题,造成样品选择的偏差,进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改进样品采集规范显得尤为重要。为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应采用系统化的采样方法,如分层抽样或随机抽样,确保所采集的样品能够涵盖食品批次中的所有重要特性。各地和不同实验室应统一采样标准和方法,避免因标准不一导致的采样误差。运输环节同样不可忽视,尤其是对于易腐食品,温度和湿度的控制至关重要。如果在运输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温控要求,样品的成分可能发生变化,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此,实验室应采用冷链运输系统、温控箱等设备,并实时监控样品的运输状态,确保运输过程中温度和湿度条件符合标准。标识错误和样品混淆也是常见的问题,所有样品必须进行清晰、准确的标识,并确保运输过程中信息记录的一致性。这不仅能防止样品混乱,还能在出现问题时提供追溯依据,保证检验数据的可靠性。

3.2 加强样品存储与保管管理

样品存储和保管管理直接影响样品质量的稳定性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食品检验过程中,许多样品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存储,而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都可能影响样品的性质。实验室需要为不同类型的食品样品设立专门的存储区,并根据不同的食品特性设置适宜的存储条件。例如,易腐食品应存放在冷藏或冷冻设备中,温控系统必须保持稳定并经过定期校验,以防止因温度波动导致样品变质。为了防止交叉污染和避免样品之间的相互干扰,样品的存储区应根据食品种类进行合理划分,确保每一类食品样品在适宜的环境中存放。对于某些食品,存储的时间不宜过长,如对新鲜度要求较高的食品,应及时进行检验分析。为了确保样品的理化性质不受影响,实验室还应定期检查存储设备的运作情况,确保冷藏设施、气调设备等能够正常工作。样品的存储和保管还应考虑到检验前的准备工作,如在存储过程中定期对样品进行检查、抽取部分样品进行前处理等。这些步骤将有助于提前发现存储问题,及时调整样品管理方案,从而避免存储不当对最终检验结果产生不利影响。

3.3加强人员培训与实验室管理

人员培训和实验室管理是确保样品管理规范化和高效化的核心。在食品检验工作中,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直接影响样品的管理质量。因此,实验室应定期为工作人员提供专业培训,特别是对于样品采集、运输、存储等环节的标准化操作要求。培训内容应包括食品检验相关法律法规、最新的检测技术和标准操作程序、实验室设备的使用规范等,确保每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减少人为操作失误。在实验室管理方面,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是提高样品管理质量的重要保障。实验室应制定详细的工作规程,规范样品的接收、登记、分配和处理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和标准。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质量控制人员,定期进行内部检查和审核,确保各项操作符合相关标准,并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实验室设备的维护与校准同样至关重要。设备故障或失准不仅会影响检验结果,还可能导致样品损失和重复操作。实验室应制订设备管理计划,定期检查和校准各类检测设备,确保其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在设备更新换代时,应选择先进、符合国际标准的设备,提升实验室整体检验能力。

3.4统一采样标准和检测规范

为了确保食品检验工作的一致性和科学性,统一采样标准和检测规范至关重要。不同地区、不同实验室由于标准不一,可能导致样品采集、处理以及检测方法差异,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可比性。为此各地和行业监管机构应推动食品检验相关标准的统一,确保在全国范围内执行统一的采样方法、储存条件和检测流程。这样不仅能减少区域间的差异,还能提高检验结果的可信度。在统一标准的基础上,还应针对不同食品类别的特性,制定具体的采样和检测要求。例如,对于液态食品、固体食品或速冻食品,应该根据它们各自的物理化学性质,采用不同的采样量、存储条件及检验方法。这种具有针对性、灵活性的规范化管理,有助于提高样品检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行业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更新也是保证食品检验质量的重要措施。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检验方法和仪器设备不断涌现,监管部门应及时更新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确保食品检验技术始终保持在国际领先水平。通过不断完善标准和规范,能够确保食品安全检验工作始终保持高效性、准确性和公平性,进一步增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

4结语

食品检验检测中,样品管理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然而,当前样品管理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采样不规范、样品运输和存储管理不到位、实验室设备老化以及人员培训不足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样品的代表性和完整性,从而导致检验结果的偏差,最终影响食品安全的评估。为了提高食品检验的质量,必须加强样品管理各个环节的控制,特别是在采样、运输、存储和实验室管理等方面。通过制定统一的管理规范和标准,提升人员的专业技能,加强设备的定期维护和更新,可以有效避免管理中的漏洞,确保样品质量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这不仅有助于提升食品检验的科学性,还能为食品安全提供更为可靠的保障,增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

参考文献

[1]包文雯.食品检验机构抽检样品规范化管理及合格备份样品再利用研究[J].中国食品工业,2024(16):83-85.

[2]刘晓楠.食品检验检测过程中的样品管理研究[J]益寿宝典,2020(11):98.

[3]常芳.食品检测机构样品的风险识别与应对[J].葡萄酒,2024(13):70-72.

[4]郭国栋.食品检验检测中样品的管理和控制措施[J].中国食品,2023(10):74-76.

[5]雷竣杰.食品检验检测中样品管理和控制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食品工业,2024(3):72-74.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spaq20250655.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