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菌落总数能力验证结果分析
作者: 袁维道 冯晨韵 陈彩霞 王雪吟
摘 要:目的:为了加强食品中菌落总数检验能力,促进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本实验室参加了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测试评价中心组织的ACAS-PT1582(2023)食品中菌落总数计数能力验证。方法: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2—2022)和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对两个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样品A812菌落总数为1.4×103 CFU·mL-1,样品Y109菌落总数为5.0×103 CFU·mL-1。经评价,两个考核样品的|Z|值均小于2,结果满意。结论:实验室具备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检测能力。
关键词:能力验证;菌落总数;计数;食品
Analysis of Validation Results for Total Bacterial Count in Food
YUAN Weidao, FENG Chenyun, CHEN Caixia, WANG Xueyin
(Hainan Academy of Inspection and Testing, Haikou 5702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detect total bacterial count in food and promote internal quality control in the laboratory, our laboratory participated in the ACAS-PT1582 (2023) validation of the ability to count total bacterial count in food organized by the Testing and Evaluation Center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Sciences. Method: Two samples were tested according to the GB 4789.2—2022 and the capability verification operation manual. Result: The total colony count of sample A812 was 1.4×103 CFU·mL-1, and the total colony count of sample Y109 was 5.0×103 CFU·mL-1. After evaluation, the |Z| values of both assessment samples are less than 2, and the results are satisfactory. Conclusion: The laboratory has the ability to detect the total number of bacterial colonies in food.
Keywords: proficiency testing; aerobic plate count; count; food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食品安全与卫生问题逐渐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1-2]。在此背景下,食品检验工作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的挑战,这要求相关检测单位必须更加努力提升食品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公众的饮食安全与健康。在食品检测领域,菌落总数是食品卫生状况的重要评估指标,反映了食品是否符合卫生要求及受细菌污染的程度[3-6]。
为验证实验室具备相关技术能力[7],本实验室积极参加了ACAS-PT1582(2023)食品中菌落总数检测能力验证,在实验过程中加入质控样品,通过对不同人员和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确保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测试评价中心(ACAS)提供了两份能力验证样品,原始编号分别为23-A812和23-Y109,在本实验中分别用A812和Y109表示。此次能力验证样品是人工污染的食品样品,采用西林瓶真空包装,铝盖密封。菌落总数质控样品(QC-FD-001),来自ACAS。氯化钠,汕头市西陇科学有限公司;菌落总数测试片和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PCA),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 仪器与设备
PL-1001L电子天平(梅特勒);BSC-1000IIB2生物安全柜(苏州安泰);HVA-85高压蒸汽灭菌器(HIRAYAMA);LRH系列生化培养箱(上海一恒)。
1.3 实验方法
1.3.1 检测方法
依照ACAS-PT1582(2023)食品中菌落总数检测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2—2022)进行检测。
1.3.2 样品前处理
在生物安全柜内开启西林瓶,立即加入5 mL生理盐水进行再水化,待溶解后,将液体吸出至无菌瓶中,并用余下的55 mL生理盐水清洗西林瓶内壁2~3次,将全部液体收集到无菌瓶中,即为待测样品原液。
1.3.3 样品稀释
从样品原液中吸取1 mL液体至9 mL稀释液中,充分混匀,即为1∶10的样品匀液。按此方法分别制备1∶100、1∶1 000、1 ∶10 000的样品匀液。包括样品原液,每个稀释度分别吸取1 mL样品匀液于无菌培养皿中,每个梯度做2个平行样[8]。同时分别吸取1 mL稀释液加入2个无菌平皿中,作为空白对照。培养基融化并冷却至46 ℃左右,每个平皿倾注培养基约20 mL,转动并使其混合均匀。
1.3.4 培养
按照GB 4789.2—2022要求,待琼脂凝固后,在36 ℃培养箱中培养48 h,观察并记录结果。纸片法操作参照上述稀释方法,分别吸取不同稀释度的样品匀液1 mL,装入2个测试纸片中,正面向上水平放置在36 ℃环境中培养24 h,取出纸片进行菌落总数计数,计算平均值[9]。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落总数结果对比
检验人员A独立采用平板计数法和纸片法测定菌落总数,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2种检测方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说明纸片法在菌落总数能力验证检测过程中同样适用。
2.2 不同人员比对结果
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客观准确性,由3位检验人员单独完成实验。通过比较不同人员的检测结果,有助于减少可能存在的人员操作误差,确保检测工作的规范性和计数结果的准确性。人员对比实验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菌落总数计数结果与稀释度倍数成反比,且相同稀释度下的两个平板菌落数基本接近,这表明实验结果相对准确。空白对照无菌落生长,说明实验过程没有受到污染,检测结果是有效的。
2.3 能力验证结果与分析
纸片法菌落总数计数结果略高于平板计数法,因此最终上报的数据以平板计数法为准。
在实验中采用了3人独立操作,因此每个样品都有3个检测结果,但3个结果之间差异不大,最终以人员A的检测结果作为能力验证的上报结果。则样品A812的菌落总数为1.4×103 CFU·mL-1,样品Y109的菌落总数为5.0×103 CFU·mL-1。具体见表3。
综合上述检测结果可知,3个人员质控样品的检验结果均在区间内(质控样品QC-FD-001菌落总数的特征值区间为950~3 500 CFU·mL-1),人员比对结果满意,数据可靠。从能力验证组织方提供的报告中获悉,在菌落总数项目中,全国共有92家实验室参与,其中78家结果满意,满意率达到了84.8%。每个实验室收到两个菌落总数样品,全国共184个样品,满意结果数164个,满意率为89.1%。本实验室样品A812和Y109的Z值分别为-1.2和-1.1,结果评价均为满意,表明本实验室具备检测食品中菌落总数的能力[10]。
3 结论与讨论
虽然此次能力验证结果均为满意,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两个样品的菌落总数检测结果Z值均偏低、平板上菌落分布不够均匀、计数时发现霉菌蔓延覆盖等。影响能力验证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很多,但人为因素尤为关键。微生物检验工作非常注重人员操作规范性,应当加强相关培训,提高检验检测人员的操作技能,同时也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每一次微生物检验工作。为了不断改进和提高检验工作质量,确保检验数据的准确真实,应对影响检验结果的人员、设备、材料、检测方法、环境条件以及测量因素等进行全面控制[11-12]。
通过参加能力验证,不仅可以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增进客户信任、提升实验室核心竞争力,对实验室的生存和发展也具有长远的现实意义[13-16]。实验室应该积极参与、认真对待每次能力验证,并对能力验证结果进行总结,不断提升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检测能力[17-18],确保实验室检测结果的真实可靠,从而更好地为人们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胡壮荣,曾景娣,封霖,等.能力验证乳粉中菌落总数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J].广东化工,2023,50(18):178-180.
[2]张乾,徐爱民,任靖.食品中菌落总数计数人员比对的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J].中国标准化,2023(16):151-153.
[3]孙颖,张瑞.食品中菌落总数快速检测研究及其发展[J].现代食品,2015(17):72-74.
[4]何冬华,黄佳慧,崔碧玲.化妆品菌落总数计数检测能力验证结果与分析[J].中国口岸科学技术,2022,4(1):32-36.
[5]胡金玲,陈翠.乳粉中菌落总数能力验证与质量控制分析[J].现代食品,2020(16):204-206.
[6]彭萍,胡金珍,朱晓芳,等.三种菌落总数测试片的质量考察[J].现代食品,2023,29(9):164-166.
[7]王文洁,李莹.食品中菌落总数检测能力验证分析[J].现代食品,2023,29(5):160-163.
[8]马芳,王丽杰.食品中菌落总数检验方法验证结果分析[J].现代食品,2022,28(11):201-203.
[9]陈怡文,张晓东,任秀,等.两种不同检测方法分析不同类型天然和人工染菌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比较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2,13(11):3475-3479.
[10]许金榜.食品微生物实验室菌落总数能力验证与质量控制浅析[J].现代食品,2019(20):184-187.
[11]李静.食品中菌落总数能力验证结果分析与探讨[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0(4):30-31.
[12]许程,夏辉,张志然,等.奶粉中菌落总数测定能力验证与分析[J].现代食品,2021(17):184-187.
[13]林锏锐,庞晓林,丁秀琼,等.生活饮用水中菌落总数和大肠埃希菌检测能力验证[J].检验检疫学刊,2018,28(4):23-25.
[14]刘恩思,张丽娜,刘美秀,等.化妆品菌落总数计数检测能力验证结果与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0):147-148.
[15]卢福荣,李杰,邵悦,等.食品中菌落总数能力验证的结果分析与质量控制探讨[J].现代食品,2021(16):217-219.
[16]汪腊云,裴华,朱晓薇,等.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菌计数的检测能力验证结果分析[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1,12(3):1021-1025.
[17]周浩,凌秀梅,李俊霞,等.菌落总数与金葡菌检测能力验证结果与分析[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3,38(16):149-152.
[18]耿战辉,徐腾月,董雪,等.提高霉菌和酵母计数结果准确性的方法探讨[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11(17):6251-6254.
作者简介:袁维道(1985—),男,陕西兴平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药品、食品、化妆品微生物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