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标准在食品安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 孟庆俭

摘 要:确保食品安全是维护人们健康与生命安全的关键议题,而实施食品安全标准则是其中一个关键保障措施。这些标准对于食品安全管理至关重要,有效运用这些标准是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效能与品质的基石。文章将着重探讨食品安全标准在实际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如何优化这些标准的作用,以确保公众的饮食安全。

关键词: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安全管理;应用;优化措施

The Application of Food Safety Standards in the Practice of Food Safety Management

MENG Qingjian

(Qingdao Jimo District Market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 Bureau, Qingdao 266200, China)

Abstract: Ensuring food safety is a key issue in maintaining people’s health and safety, and implementing food safety standards is one of the key safeguard measures. These standards are crucial for food safety management, and their effective application is the cornerstone for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food safety management. The article will focus on exploring the application of food safety standards in actual food safety management, analyzing how to optimize the role of these standards to ensure public food safety.

Keywords: food safety standards; food safety management; application; optimization measures

食品安全标准是根据公众的需求设立,旨在指导相关机构以高效、迅速、精确的方式执行监督任务,确保公众健康。尽管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督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降低了食物传播疾病的发病率,但依然面临众多挑战。例如,使用问题肉做的梅菜扣肉、浸泡在福尔马林中的无骨鸡爪、更改食材有效期等,这些问题不仅对食品监管和检验部门提出了警示,还暴露了在实际操作中食品安全标准的局限性[1]。因此,有必要对食品安全的问题根源进行深入反思,并在食品的生产、加工到消费全链条上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以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1 食品安全标准

在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主要由卫生管理部门负责发布,其制修订不仅需要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还要充分考虑食品生产的实际需求。这些标准主要包括食品配套标准及操作规则、限定的量化标准及检测方法,以及基础标准与特定标准之间的协调配合。制定标准的目的在于为食品安全的监控管理提供明确的法规依据,相关部门需要密切关注公众对食品需求的变化,并结合市场上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物质,制定出更为具体和针对性的标准[2]。对于食品生产商而言,在计划和安排生产经营活动时,遵守食品安全标准是确保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基础,这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支持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 食品安全标准在食品安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2.1 食品安全检测工作

食品安全检验是一个关键环节,其目的在于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和微生物,从而保证公众的饮食安全。食品安全标准作为评价食品质量的重要参考,确定了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量等关键指标,为食品的监督、管理和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的基础。例如,在农贸市场的常规检查中,会着重查看食品销售者是否合法经营、是否实行透明定价,及其销售的肉类、蔬菜等产品的质量状况。对于那些不符合标准的食品,要求销售者立即进行整改,并加强对进货信息的查验和记录。此外,专项检查旨在打击过期食品、无标识产品以及假冒伪劣商品的销售行为,并监控市场是否销售活禽,以防止现场宰杀行为。对于销售不合格或过期食品的商家将施以行政处罚,并要求其立即整改。对于拒绝整改或整改不达标的情况,将依法采取进一步措施。

2.2 食品安全事件行政执法

食品安全标准在整个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占据着核心位置。这些标准覆盖了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及销售的各个环节,对食品的质量、安全、添加剂使用、产品标签等方面都有详细规定,是对食品产业各阶段法律要求的具体体现[3]。企业若未达到这些标准,其生产的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危及消费者健康。这些标准不仅是卫生管理部门进行监督检查的依据,还是评判食品安全状况的标准。对于违反这些标准的企业,执法机关将采取罚款、吊销生产许可、停产等措施进行处罚。综上所述,食品安全标准是确保食品安全不可或缺的工具,为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和相关部门对违法行为的查处提供了法律依据。

2.3 食品安全事件刑事司法

当前,我国在食品检测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有效填补了之前在食品检验方面的空白,并显著提高了检测结果的精确度。在刑事司法领域,当涉及对食品生产和经营主体及相关责任人的犯罪行为的判断时,必须依照国家标准来执行。需要说明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在某些方面的规定还未完全明确,导致在处理具体的食品安全事件时,需要由司法机构依据造成的社会危害程度来进行量刑,很少直接按照食品安全标准来判定。

3 食品安全标准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3.1 食品安全标准存在交叉问题

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中存在多个层级的标准体系,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及企业标准等。在实际应用中,标准的多样性和不统一性常常导致应用上的混乱,这不仅影响了食品安全标准的权威性,还给食品安全的监管和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3.2 标准使用意识不足

一些食品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中对食品安全标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法律意识和生产责任感较弱。例如,一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标准,甚至为了节省成本,使用非法添加剂代替合法食品添加剂,或者使用工业级原料来改善食品的外观和质量,这些做法对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若这些问题没有被及时纠正,将可能导致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给公众健康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

3.3 标准使用不规范

在食品安全管理的过程中,标准的制订与实施方面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现象,如标准的选取不恰当、与产品不符等情况[4],还存在工作人员对于标准术语的理解不够深入,对食品加工技术的掌握不全面等问题,这使得食品的分类界定变得困难。此外,由于食品安全标准的更新与实施之间存在时间差,使得一些工作人员对新旧标准的更替不够了解,这也会造成标准使用的不准确。产品与标准不符的问题可以分为两种——忽略了标准的适用范围或未对标准中的特殊注释予以注意,这些都会导致规定的指标限值难以被严格遵循。

3.4 食品检验检测技术问题

在食品安全管理中,检验和检测环节至关重要,正确的检测结果可以为之后的工作提供关键的数据支持。但是,当前在食品安全的检验和检测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检测技术与国际标准要求不一致,需要持续进行技术更新和改进。同时,部分检验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态度存在问题,导致检测结果可能出现人为误差。在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上存在明显短板,也进一步影响了检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另外,虽然现代信息技术为数据的交流提供了便利,但一些地区尚未建立完善的数据共享平台,这可能会让问题食品因信息不对称流入市场,威胁到公众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3.5 标准管理体系信息化建设有待推进

信息化建设的滞后直接影响了食品安全标准在实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在信息技术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应当加快标准管理体系的信息化进程,利用信息技术打破时空限制,促进食品安全标准的共享和交流,提高标准应用的效率和科学性,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坚实的支持。然而,现实情况是,许多地区在食品安全标准管理体系的信息化建设上还存在较大的滞后性。

4 食品安全标准在食品安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优化措施

4.1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在提升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的过程中,重视并改进食品安全标准的应用至关重要。这不仅涉及对现有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完善与优化,还包括确保标准之间的协调一致性,以及避免实施过程中出现标准不一或理念模糊的情况。改进措施可分为以下几个关键点:①明确食品安全标准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强化其作为食品安全管理核心的地位,确保标准的统一性和适用性;②持续对食品安全标准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通过问题汇总与讨论来不断调整和补充各级标准,以确保其适应性和先进性;③促进各监管部门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确保工作流程的无缝对接和执行标准的统一。

4.2 加强标准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管理质量和效率的需求日益迫切,这就要求相关机构和部门增强对食品安全标准应用的意识和能力。这包括加强监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确保他们充分理解和正确应用食品安全标准,最大限度地发挥标准在监管中的作用。为此,各相关机构需要采用多种手段,如网络宣传、培训讲座等,提高人员的标准应用意识;同时,通过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培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激励与支持,促使其更加专业和高效地执行食品安全标准,以提高食品安全管理的整体成效。

4.3 增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综合素养

为了彻底确保食品的品质与安全性,食品安全管理领域重视通过检测与监管等手段进行管理,这样能够有效遏制食源性疾病的出现和扩散。这些管理措施的有效执行,依赖于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确保每一位从业者都能够胜任自己的岗位职责,是确保食品安全管理得以有效开展的关键。因此,监管机构及检测机构应当将从业人员的持续培训放在重要位置,不仅要提升他们的专业操作技能和检验技术,还应该在培训课程中加入食品安全的专业知识,以此提高工作的严谨性和标准化水平。除了专业技能的提升,还应当加强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并且对违背食品安全规定的行为采取更加明确的惩处措施,鼓励所有从业者端正工作态度,以高度的责任感投身于管理工作之中。

4.4 优化食品安全检测方法

在确保食品品质方面,食品安全检测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采用科学方法,在食品的生产过程中对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细致、全面和精确的分析,是提升食品品质的有效方式。因此,加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提升检测效率和质量是十分必要的。①完善食品安全检测的技术体系,以求达到更高的效率和精准度[5]。②应当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强化对检测人员的培训与监督。③加大对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的投入,为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4.5 推进标准管理体系的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构建一个基于信息技术的食品安全管理信息平台至关重要。这样的平台不仅可以促进食品安全标准的共享和互动,还有助于强化应用标准化和提升管理质量。通过建立业务管理平台、数据共享与标准化系统、样本抽检和检验数据处理平台等,实现部门间和区域间食品安全信息的公开共享。这种“透明化”的做法有利于各相关部门和机构从整体视角出发,合理规划食品安全标准的应用策略,形成一个系统、协调一致的标准体系,从而在食品安全管理中提高标准应用的效率和效果。

5 结语

总结来说,食品安全标准的有效执行与社会的稳定及和谐发展紧密相连。这要求对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全面的评估,从而提升食品安全管理的效率。面对食品安全管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不仅需要增强食品安全标准的法律效力,还应当对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进行优化,强化对食品安全标准的宣传教育,提高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并改进食品安全的检测方法,以提高食品安全标准在食品检测、行政执行及刑法实施中的实际应用价值,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坚实的支撑和科学的指导。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解决食品安全难题的同时,确保公众的饮食健康安全,避免各种食品安全风险,推动社会向着更加和谐与稳定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燕娜娜,崔敏,徐伟杰,等.食品安全标准在食品安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标准化,2023(20):159-162.

[2]陈璇,胡继兵,钱骏峰.食品安全标准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3,14(8):1-4.

[3]李天雨,张潇,曲靖喆,等.食品安全标准在食品安全管理实践中的运用[J].现代食品,2021,27(4):166-168.

[4]苏比努尔·买乌兰.食品安全标准在食品安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J].现代食品,2019(24):120-122.

[5]付裕武,申婷婷.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在乳品质量控制中的运用[J].中国食品,2022(16):50-52.

作者简介:孟庆俭(1981—),女,山东莘县人,硕士,农艺师。研究方向: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